回归儿童本体的古诗文教学初探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选取的古诗文短小精练而又富于儿童情趣。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国特有的古诗文,充满着生生不息、独具魅力的风韵。
  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写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任。二兒子年纪尚小,只能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小学古诗文教学不应该过于强调词语的理解、句式辨析等文言知识的传授,而应从儿童本位出发、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新鲜感、好奇心,让小学生喜欢古诗文,热爱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独特魅力。
  一、循师范读,享读之乐
  小学生记忆能力强,理解能力弱,由于古诗文语言的特殊性,讲解大意相对难度较高,教学不当就会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背诵有其合理性,特别是低年级,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可见,大声诵读,读准字音,读熟诗文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何让小学生一接触古诗文就爱读、会读呢?笔者认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一种有效方法。这样有节奏、有韵律地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古文和现代文的区别,产生好奇心,从教师“要我读”到“我要读”。
  范读是教师通过对古诗文的理解,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朗读方式。教师不仅要自己做好功课,还要对学生提出要求,除了听清字音,还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字词的重音、朗读的节奏和语速。古诗文中有很多与现代文大相径庭的字词,要加以强调,如《清平乐·村居》中的“亡(wú)赖”,《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有些是现代文里不用的字词,如“峨峨兮若泰山”中的“兮”,也有一些是现代常见的多音字, 如 “为设果”的“为(wèi)”, 此时可用借助译文判断读音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自己分析,判断读音,在尝试中找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掌握了字音、停顿、字词的重音、朗读的节奏和语速,这时候就要把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朗读,比如转换角色读。如《杨氏之子》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机械的读,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从模仿教师的范读,到大胆展示自己的朗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意象还原,鲜活感知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用语言塑造意象,用意象传达诗情。比如作者不会直接说“我很不舍”,而会借用意象说“离恨恰如春草”。读者可以凭借直观的意象,从而了解诗人的情思。因此,如果不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诗歌的情感就无从体会,创设真切的情境,声、形、色等诸要素与文本匹配,文生境,境生文,文境共生,师生得以“披文入境”而“携文出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画讲文
  卢梭早在《爱弥儿》中就讲过:“知识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者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营造与教材内容形成回流的学习情境,让荡气回肠、莺歌燕舞、婉转悠扬的语言文字鲜活于学生的理解之中。
  小学阶段很多诗文都是“诗中有画”“文中有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画讲文”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动手画诗,画画形式不限,可采用简笔画、水彩画等,把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创造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2.化字为文
  中国古典诗文言简意丰,腾挪跌宕,非联想不能领悟其意境。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实现他们本身的成长和提升。
  改写诗文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比如可以把叙事性较强的诗文改写成故事,如《牧童》《舟过安仁》《所见》等。
  3.化文为剧
  朱光潜先生说过,一首好诗,可以是一幅“画境”,也可以是一幕“戏景”。 小学阶段古诗文的直观性和故事性使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具有戏剧性,把课文变成剧本,用表演展现出来,可以化抽象的语言符号为具体生动的动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贾岛和童子,他们在松树下偶遇。当贾岛询问童子师父的情况时,童子指向远方,正要回答,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大声读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子使全班学生产生共鸣,融入到诗歌的意境当中。
  三、缘意学文,内化运用
  美国诗人庞德说:“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只不过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者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古诗文的精练文字若生硬地用白话直解,就会意境全无。教师可以用模糊的思维,引导学生意会感悟,不要将单个字词脱离出来做非此即彼的讲解分析,更不要逐字逐句把韵味无穷的诗文翻译成大白话。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若非要把“残阳”解释成不完整的太阳,那么诗意美也无从谈起了。
  化言就是用古诗文的言语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拓展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能力。古诗文教学必须在得意的基础上化言,不能把得意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会内化,并且恰当运用古诗词的言语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语言的继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运用则是实现得意化言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情境填空的方法是古诗文运用的方法之一,以下是训练案例:
  1.来到浙江湖州天荒坪山,漫步蜿蜒的山间小路,抬头一看,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
  2.李老虽然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难怪大家称他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上面案例主要采用两种训练方式:其一,提供诗文意境所描绘的语境,把训练与领悟诗情结合起来,此法适用于课文教授时以练导学。其二,把所学到的诗句迁移到新的语境中,此法适用于课后练习。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古诗文言语的能力,久而久之,所学古诗文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自己的言语之中,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用情境拓展法,以下是名师王崧舟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词句“身向榆关那畔行”的片段:
  师: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身在哪里?
  (生言说,师归纳:身在山海关,身在崇山峻岭上,身在船上,身在军营中……)
  师:孩子们,这里站着七位同学,作者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体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王老师没有直接从“身向榆关那畔行”的字词中让学生感受词人情感,而是先将“身”转化为“身在何方”的设想,化文字为具体的画面场景,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让学生从形象中领悟诗句的情感意蕴,从而能够真正地理解并学会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淡化古诗文知识传授,尊重并调动儿童已有知识体验,让儿童整体感悟古诗文的文化情感,回归儿童本体,这样才能达到文化启蒙、使学生了解并热爱古诗文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绘本不仅可以用来讲故事、学知识,还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本学期,笔者执教了一节一年级的绘本阅读公开课《花格子大象艾瑪》。此绘本系列图书由欧洲“寓言大师”大卫·麦基所著。故事的主角艾玛是一头花格子的大象,它善于将自己的与众不同转换为独特的幽默感,带给大家欢乐。在艾玛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人性中的美丽与单纯,也能因此发觉自己潜在的真性情,因而收获颇多。  下面笔者就以该绘本教学为例,
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喜欢识字、乐于识字。识字是一个人语文学习的基础,不仅关系到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是一生阅读的坚实基础。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情境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开学初,互认姓名。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同学之间还不熟悉,我就让家长帮忙制作名片,写上孩子的名字和爱好。一方面加快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之中;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就这样
“大道至简”,在提倡教学要回归本真的今天,简约的语文课堂应是简单而不失精彩,简化而不失实在,简便而不失高效。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品味、思索、动笔,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目标简约,明而易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统领着教学的全过程。但许多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总觉得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一个都舍不得放弃,结果一节课下来哪个目标都没落实好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如果拿朱熹的《观书有感》打比方的话,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那“半亩方塘”,其清澈抑或污浊取决于“源头活水”的力量。我们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一起去欣赏“天光云影”的过程,更是与学生一起主动探寻语文“源头活水”的过程。教育,不是单纯地授予知识,而是有目的地激发兴趣,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
提起课堂评价,也许有点老套,但对于生本课堂的构建来说,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课堂评价,不仅是教师主导课堂的体现,更是课堂中师生互动、情感交融,乃至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怎样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呢?笔者结合《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片段,浅析自己的思考。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读一读狐狸的话,仔细品析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同桌间低声交流。)  生:老师,我感觉狐狸的确狡猾,说
体重超过平均标准体重的20%就算肥胖。
有一只小恐龙,她的名字叫球球,球球住在一个很大的森林里,她每天在森林里吃着青青小草和嫩嫩的树叶。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球球长得又高又大了,长得跟森林里最高的大树一样高了。  有一天,球球发现自己的肚子很大,好像里面装着一个小宝宝似的。球球很高兴,跑了好远的路去请教她的妈妈,妈妈告诉她,这是她长大了,要下蛋了。她肚子里鼓鼓的就是蛋宝宝。球球很高兴。急忙跑回家里,把自己的床上加了好多好多的草,将床铺得跟棉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需要教学主问题,教学主问题需要图画性的表达,“整体把握”“问题导向”是将教学主问题图像化的两大立足点,以此实现学生言语智慧和言语能力的生长。在自主学习日益成为各学科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自主学习内容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在传统和现代教学理论的冲击之下,课程性质的定位、课程目标的确立一直处于众说纷纭之境,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相对繁复的语文教学中,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课程,作业的设计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补充,更是对课堂所学的延伸与运用。在“课程生活化”和“全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作业的布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体验,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创新,在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动手实践,可以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一、让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深入体验  语文教材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作业的布置要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但在当前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把精力花在了作前指导上,很少重视作后修改。统编教材一改传统,尤为重视作文修改。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语句段运用”栏目里,就列举了三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这意在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作文修改,尽可能消除自己习作中的“明显差错”。  从表面上来看,教材中只列举了三句话,指出了三种错误类型,但这并不仅仅是修改病句,教师应该对此进行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