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政治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最大的转变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教师以单向式、满堂灌等教学模式为主,课堂乏味、枯燥。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学生的学习地位十分被动,这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初中政治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策略
  初中政治构建高效课堂,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是课堂的决策者,教师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根据学生学情,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突出一个“活”字,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 现阶段初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阵营,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高效初中政治课堂的前提是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然而,现阶段初中政治课堂气氛却不容乐观,主要氛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部分教师过分高估自身的主导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课堂以单向式、满堂灌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想走,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课堂机械、单调,教师成了教书“机器”,学生成了“复读机”。
  2. 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理素质偏低,导致他们怕回答错误,或者怕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不敢举手,甚至干脆不举手;过分的自卑,导致质疑自己的判断,明明脑中的答案是正确的,却不相信自己,只等着教师宣布答案,自己强行记忆,这也从侧面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会下降,长此以往,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
  针对上述教学弊端,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刻不容缓。政治教师应当革新教学观念,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情,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多样化教学手段,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提升教学效率。
  二、 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
  1. 信息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初中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上有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初中政治教师应当认知信息化教学的多维度教学优势,与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结合,增加课堂容量,扩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初中生天性活泼,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定故事情节,以故事之声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相关内容时,政治教师可以在课下精心剪辑历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资料,并且呈现在学生面前。发挥多媒体辅助功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对民族精神进行深入探讨。
  2. 构建生活化课堂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生活中到处弥散着政治的气息。这也是“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构建生活化初中政治课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审视政治知识,思考相关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善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度,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比如(1)提醒学生留心周围发生的趣闻趣事,自己亲身经历,自己去感悟。(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读想结合,密切关注社会,这也是间接体验,间接感受。(3)注重情感教育,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让学生经历情感变化。(4)懂得从生活中去挖掘知识,也懂得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去观察生活,以生活的眼光去观察和审视问题,逐渐让学生懂得“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奥义。
  鲍波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这句名言揭示了疑问与求知欲之间的关系。政治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生活眼光去看待问题。例如,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校园中打击斗殴的事件频繁发生,在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化问题:“别人午休的时候,作弄他人算不算尊重?”“别人回答问题,不打断算不算尊重?”“借人东西,语气强硬,算不算尊重?”“拿他人的身体特征开玩笑,算不算尊重?”让学生对这些生活事件进行探讨,探讨什么是“尊重”,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3. 科学优质教学方法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优质教学方法引入校园,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有一个共同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下文以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简要阐述:
  例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环节:
  (1) 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4到6人最佳,并且为学生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队长。
  (2) 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分別分配记录、整理资料、搜集信息、汇总报告等职务。
  (3) 将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制作成PPT,引导学生讨论中国文化的时代意义。最后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封建文化进行探讨,如(男尊女卑、封建思想、女缠足)等进行辩论。
  (4) 写下一篇随笔,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
  给学生制定相关任务,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去进行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慢慢给学生灌输合作意识,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总之,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对学生的发挥有积极意义,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深读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制定出符合时代特性的教学模式,扩展学生的视野,构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刘飞.“政治核心素养”意涵解构与培养路径重构——基于名师课堂的思考阐释[J].语文知识,2017(01).
  [2]邵拯.高中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3(12).
  [3]“导学制”:教育管理名家培养路径的实践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3):131.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技能,熟练运用技能知识去解决技术的各个任务。在学到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要能自己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作用应该是引导。许多教学实践都证明任务教学法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教学法运用成功与否还在于教学任务设计上。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方法各有千秋,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总结出“任
摘要:高考成绩的好坏与备考工作开展如何有直接的关系,经历数年的高三地理备考,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同行交流学习备考心得等活动,试图探讨高效的高三地理复习方法,争取进一步做好高考地理备考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文章以为要在学生思想动员、谋划复习计划、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等方面做足工夫,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关键词:地理备考;思维导图;题目分析;热点专题  高三一年的冲刺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不同,那么学习方式也应该不同。基于地理学科的特性,笔者通过创设多种条件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开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期每个学生得到最好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堂;言语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美国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因材施教”,既要求“各因其材”,更要求“各尽其才”。笔者将这段时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的所做
摘要:本文主要從地理科代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拔和培养地理科代表、地理科代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地理科代表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以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科代表;选拔;培养;职责;作用  百度的定义是:“科代表”,又称“课代表”,指教学班中负责跟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沟通教学情况的学生代表,一般每门课程一名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还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主题教学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教学方
摘要:结束了初中生活,学生们又踏上了高中的新旅程。让学生在高一时期就学好历史知识,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能使学生将来的学习路途更加平坦。本文就以高一历史教学为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历史;高一;教学;兴趣;方法指导;基础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高一是学生高中生活的开始,在这一年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会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技能,因此,在高一年级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历史
摘要: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从微课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微课在历史课堂上的初步应用,最后提出了微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信息时代;历史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逐渐应用于历史的教学之中。微课主要是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授课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要:要想打造高效、精美、藝术性高中历史课堂,首先要以境引情,融乐于课堂,真正实现历史课堂因学生参与而精彩,以学生展示而高效。要在设置的丰富多彩的动态情境中,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有效问题,培养学生解读问题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动态的影视图画的展示,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认知历史故事的情感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放飞学生对未来青春的梦想,使学生更加热爱历史,学好历史,从而使历史课堂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