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构建精彩高中历史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打造高效、精美、藝术性高中历史课堂,首先要以境引情,融乐于课堂,真正实现历史课堂因学生参与而精彩,以学生展示而高效。要在设置的丰富多彩的动态情境中,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有效问题,培养学生解读问题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能力。通过动态的影视图画的展示,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认知历史故事的情感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放飞学生对未来青春的梦想,使学生更加热爱历史,学好历史,从而使历史课堂生机盎然。
  关键词:高中历史;趣味课堂;优质课堂
  历史承载着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内容广博而深邃,涉及着悠久璀璨的文化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这些犹如摆在学生面前丰厚的美味菜肴,就看历史老师这个“烹饪大师”的手艺如何,如果手艺拙劣,很可能使学生分享起来感觉“索然无味”,如果手艺高强,“烹饪”的佳肴就色味俱全,香溢全场,使学生享受无穷。那么把历史课上出味道、上出魅力、上出情趣、上出高效,这就是我们高中历史需要孜孜以求的课题。在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下,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了,老师是否搭台,学生唱戏成为主角,课题氛围是否轻松、快乐但又不缺严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否被调动了,学习历史欲望是否被激发了,这些都是历史优质课堂的重要体现。下面结合我自己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经验,小议一下如何上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一、 转化历史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载体
  传统的历史课堂,老师是课堂的载体,学生是听众,老师“洋洋洒洒”灌输到底,什么是振奋人心的虎门销烟,什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什么致远舰竭力冲向日旗舰的黄海风云等等精彩历史内容,在老师“填鸭式”中无不成为学生的催眠曲,这样老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痛苦。在新课改下,历史老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要适时进行师生角色转变,从事事越俎代庖到学生我参与、我思考、我自主、我快乐的转变,例如,从电影《雪豹》《亮剑》等影视资料中,饶有兴趣地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国共两党要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国民党的那次大会战体现了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之战?从《亮剑》国民党军队团长楚云飞和共产党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斗法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此时历史老师只要精心地组织,细心地点拨就OK,而此时的学生不知不觉地眼看、耳听、脑思、手动起来,自主融入《抗日战争》这课历史教学中,比起老师挥汗如雨地照本宣科,其效果事半功倍,在这样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老师教得顺心、顺手,学生学得开心、舒心、自主,我们老师为什么还抱残守缺,何乐而不为呢?
  二、 实施情境化教学,使学生融乐于历史教学
  历史课切记不能平铺直叙,缺乏情境感、趣味性。兴趣是学好历史的源动力,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历史也是同样道理,为此要充分展示历史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兴趣,历史老师要精心备课,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实行情境化教学,目的就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融乐、融情于历史教学中。例如,我在讲中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三段外交的历史画面,首先第26届联合国通过决议后的场面,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仰天大笑,亚非拉各国联合国代表激动地唱起歌,跳起舞,而欧美代表则显得情绪低落。正当学生被这个视频深深吸引时,我不失时机地设置了问题情境?1. 此视频反映一个什么历史事件?2. 各国代表的表情为什么迥异不同呢?3.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呢?由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自主地融入教材,陷入思考了。讲中美、中日关系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伟大的世纪握手图画——毛泽东和尼克斯亲切握手,我围绕这个情境设置问题:1. 毛、尼在当时两大阵营的代表为什么能够实现跨洋握手?2. 握手意味着什么?3. 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通过构建情境设置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这样老师省劲、学生省力,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而且效果高效。
  三、 开展动态合作探究,激活师生互动
  课堂因学生参与而精彩,课堂因学生展示而精彩,要想课堂一波激起千层浪,使课堂生机盎然,就必须激活师生互动,开展生动地富有成效的小组探究活动。小组组成要科学,要男女搭配,心中不累;成绩要分A、B、C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合理搭配,每组组长为主持人,还要有一个中心发言人,此外小组每位成员都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时历史老师俯下身去和学生一起参与问题讨论,让师生互动有效的运转起来。例如我讲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后将何去何从时,这是历史老师直接讲授,学生兴趣不大,很可能打空拳费瞎劲。我是这样设计的,用幻灯片播放水兵起义、农民暴动等图片,他们打着反对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口号。此时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他们分组讨论:1. 水兵起义、农民暴动说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带来什么问题?2. 假如作为苏俄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宁,你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积极地讨论,展现不同的观点,这样在讲新经济政策必然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效果要好得多。
  四、 放飞学生的青春梦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我的历史课向来都是开放式,是轻松、民主、和谐的,允许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有自己观点,特别对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我鼓励学生参与百家争鸣,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用发展的、创新的历史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轻松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在课改下优化课堂结构,把历史的魅力展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从沉闷的历史课堂走出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我想这样的历史课想不高效、优质都难。
  参考文献:
  [1]常淑敏.浅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J].学苑教育,2016,(03).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技能,熟练运用技能知识去解决技术的各个任务。在学到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要能自己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作用应该是引导。许多教学实践都证明任务教学法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教学法运用成功与否还在于教学任务设计上。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方法各有千秋,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总结出“任
摘要:高考成绩的好坏与备考工作开展如何有直接的关系,经历数年的高三地理备考,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同行交流学习备考心得等活动,试图探讨高效的高三地理复习方法,争取进一步做好高考地理备考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文章以为要在学生思想动员、谋划复习计划、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等方面做足工夫,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关键词:地理备考;思维导图;题目分析;热点专题  高三一年的冲刺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不同,那么学习方式也应该不同。基于地理学科的特性,笔者通过创设多种条件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开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期每个学生得到最好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堂;言语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美国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因材施教”,既要求“各因其材”,更要求“各尽其才”。笔者将这段时间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的所做
摘要:本文主要從地理科代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拔和培养地理科代表、地理科代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地理科代表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以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科代表;选拔;培养;职责;作用  百度的定义是:“科代表”,又称“课代表”,指教学班中负责跟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沟通教学情况的学生代表,一般每门课程一名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融合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还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主题教学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教学方
摘要:结束了初中生活,学生们又踏上了高中的新旅程。让学生在高一时期就学好历史知识,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能使学生将来的学习路途更加平坦。本文就以高一历史教学为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历史;高一;教学;兴趣;方法指导;基础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高一是学生高中生活的开始,在这一年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状况会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技能,因此,在高一年级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历史
摘要: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教学的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本文从微课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微课在历史课堂上的初步应用,最后提出了微课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信息时代;历史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逐渐应用于历史的教学之中。微课主要是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授课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