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鉴赏之价值观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文学鉴赏课程是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日语语言使用水平的重要课程。作为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亦是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之一的文学价值观分析,包括如社会观、人性观、女性观等的分析具有一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日本文学鉴赏;价值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99-02
  引言:日本文学鉴赏课程是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文学价值观分析,包括如社会观、人性观、女性观等的分析,既是日本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亦是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竹林中》为例,对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以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和可推广的方法。芥川龙之介在日本近代文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以及优秀的小品文、随笔、评论、诗歌等。例如《罗生门》《秋》《河童》《鼻》《竹林中》《地狱门》《某傻瓜的一生》等。其中,《竹林中》因被黑泽明取材拍成电影,广為人知。
  一、芥川龙之介与《竹林中》
  芥川龙之介1915年10月在《帝国文学》上发表《罗生门》,并在同学铃木三重吉的介绍下拜入夏目漱石门下。1916年发行了第四次《新思潮》,夏目漱石高度欣赏其在创刊号上发表的《鼻》,由此芥川作为新进作家在文坛华丽登场。
  小说《竹林中》创作于1922年。小说情节由四个证人(樵夫、行脚僧、捕快、老妪)和三个当事人(多襄丸、真砂、金泽)的陈述构成。强盗多襄丸看到美人真砂后,被色欲所驱,利用武士金泽的贪欲,将其带进竹林中。真砂被强暴后,金泽死亡。小说围绕认定谁是犯人展开。三个当事人关于这件事各自陈述,其中武士是借巫女之口进行的。由于大家都承认自己是犯人,使得不能清楚判断事实到底怎样。
  二、社会观分析
  小说表达出对当时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的讽刺。从老妪说的话来看,主人公之一的武士是具有温和个性、不可能招恨的人。根据老妪的想法,正是因为强盗的恶,才招致了武士的死。在当时的社会,老妪代表一般的老百姓,是敬佩并羡慕像武士一样拥有高地位的人的。但是,作为强盗的多襄丸利用了武士的贪欲,将武士夫妇带进竹林中。武士作为力量的象征却不能抵御多襄丸。这样的武士可以说是无能和有贪欲的。另外,多襄丸对推官说:“只不过我杀人用的是腰上的大刀,可你们杀人,不用刀,用的是权,是钱,……要讲罪孽,到底谁个坏,是你们?还是我?鬼才知道。”
  武士是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重要构成部分。小说中武士被描写成无能和有强烈贪欲的人。芥川通过对此武士形象的塑造并借强盗之口,表达了对日本现实社会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武士的死意味着封建体制和封建思想的必然灭亡。“竹林外”“竹林中”“竹林深处”这样的词在小说中出现好多次。“竹林中”象征着有许多纠纷的人世间,“竹林深处”象征着现实社会黑暗的部分,“竹林外”象征着可以舒缓现实社会中的压力的部分。小说中四个配角和三个主人公构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有贫民樵夫、代表统治阶级的武士、招人憎恶的强盗、不服输的美人真砂、抱有无常观的行脚僧、充满母爱的老妪以及在官府里工作的推官。在这个小社会当中有满足不了自己欲望、自私的人,也有抱怨和伪善的人。除了对世间抱有释然态度的行脚僧以外,大家对社会都有不满和怨言。芥川把在现实社会中难以言表的东西在小说中尽情述说。
  三、女性观分析
  《竹林中》有两个女性人物——老妪和真砂。老妪被描写成极其温和且富有母爱的母亲形象。对于女儿的失踪十分担心,哭到说不出话来。对富有母爱的女性形象和对母爱的渴望在芥川其他作品中也能看到。《点鬼簿》中写有“我一次也没有在我的母亲那儿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芥川一生活在不安定状态下,与其自幼缺乏母爱密切相关,对他来说具有母爱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女人。《竹林中》的老妪说过这样的话:“不管怎样,恳求青天大老爷,不论好歹,老生一生的愿望就是务必找到小女的下落才好。”
  真砂十九岁,皮肤微微发黑,左边眼角有黑痣,小小的瓜子脸。这个是老妪对自己女儿的叙述。多襄丸觉得真砂的脸看起来像女菩萨一样,他在瞬间决定即使杀了男人也一定把女人弄到手。真砂的性格是好胜心极强。通过多襄丸说的话,他到现在为止,像她这样好胜心强的女人一个也没看到过。一直缺乏母爱的芥川喜欢塑造能给人安全感的女子形象。小说中的真砂一看到丈夫被绑在杉树根上,就立刻在自己怀里掏出小刀,既是为了自救,也是为了救出自己的丈夫。从芥川的爱情史来看,从吉田弥生到秀茂子基本上都不是传统的女子,都是有特别个性的女子。她们和芥川一样不附和大众化的价值观,依据自己的想法做该做的事。与其说芥川喜欢那样的女人,不如说他喜欢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思想。
  封建社会是男尊女卑的世界,芥川对封建社会中生活的女人抱有同情。真砂被强盗强暴后,“就在那一刹那,我看见丈夫眼里,闪着无法形容的光芒……他那灼灼的目光,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哀——只有对我的轻蔑,真个是冰寒雪冷呀!挨那汉子一脚不算什么,可他的目光,却叫我万万受不了。”她心痛地说出这样的话。被强盗侵犯后,自己本来是被害者,本需要安慰,却被丈夫用蔑视的目光羞辱了。真砂决定杀死自己的丈夫,是芥川为在当时社会下活着的女性表达愤怒和不满的一种辩解。以上是芥川对女性善和美的一面的价值评价。
  从多襄丸和武士的角度看,真砂是冷酷无情的女人。从芥川的爱情史看来,有过和秀茂子交往的经历,秀茂子生下孩子并且利用这个孩子威胁芥川。因为这件事情,芥川第一次感到女人的无情和自私并得了很重的精神衰弱疾病。这件事和小说《竹林中》创作的时间大体一致。依据小说,真砂被强盗强暴后,想要跟着强悍的男人。不过就算跟着强悍的男人,也想杀死弱势的那个男人。体会到女人的背叛和冷酷的芥川借武士和强盗之口进行了阐述。
  四、人性观分析
  人性有善恶两面,芥川通过小说阐明了自己对人性的认识。   从一般老百姓的立场来看,武士因为有高的地位而被羡慕。但是,进入竹林之中的武士本质上是被自己的贪欲所欺骗的。武士不及强盗的智慧还具有更强的贪欲。一般说来强盗必定是十分坏的人。但是,依据小说,强盗武艺十分高强且具有大胆的性格,敢于说出政府的不公。“可以说因为陈述芥川的思想,是最具有理智性格的。他之所以在作品中是最放光彩的,是因为让作者觉得亲切并善于被描写的人物。这个理智家也同时具有背叛这个人性的弱点。他高洁的心性或者对女人的随便导致他走向灭亡。”
  依据强盗的陈述,真砂说过这样的话。“不是你强盗死,便是我丈夫死,你们两个总得死一个。让两个男人看我出丑,比死还难受。”接着,她又喘吁吁地说,“你们两个,谁活我就跟谁去。”依据武士的陈述,真砂上了强盗的当并打算和强盗一起到竹林外的时候,强盗杀死了她的丈夫。真砂表面上看起来像女菩萨,内心却是冷酷无情的人。芥川通过这样的人物,想要说明人是善和恶的集合体。人除了具有活着的生命,还有追求自己面子和理想的另一个生命。武士为了掩盖自己的贪欲和软弱,将所有的错误都怪罪到自己的妻子身上。武士之所以承认自杀,大概是想要在大家面前树立自己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出色的武士的形象。强盗为了隐瞒自己的色欲和炫耀自己的武艺,才陈述出自己想要把真砂作为妻子,并和武士堂堂正正决斗后自己赢了。芥川通过对人性善恶两面的描述,表达出为了在他人面前展示理想的自己,人是十分有可能撒谎的事实。
  结语:通过对《竹林中》芥川价值观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抨击当时社会统治者腐败、憎恶封建社会黑暗的社会观,富有母爱的温柔女性形象、喜欢独立且不受其他价值观影响的独立女性形象的善及冷漠无情女性形象并存的女性观,人性具有善恶两面的人性观。日本文学鉴赏过程中,通过分析作品探究作者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价值观包含多个层面,且具有历时变化的可能。因此,对文学作品作价值观分析时需要充分结合作者的生涯、创作履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舞台背景、作品在其整个创作作品群中的位置及其作品间的关联等各个方面,是具有综合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日]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集[M].角川書店,1970.
  [2][日]关口安义.芥川龙之介实像与虚像[M].洋洋社,1990.
  [3]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芥川龙之介Ⅱ[M].1981.
  [4]任常毅,张达.芥川龙之介与其周围的女性——关于芥川之死[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1):47-52.
  [5]陆忠武.人性的烛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样本分析,探讨美国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程规划和课程设置结构,通过分析不同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衔接,从中探索学生专业素养成长的内在逻辑,以及摸索对我们的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学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197-03  一、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及其药学院总体课程设置  北
摘要: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平台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形成了学科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经济法作为专业平台课往往在较低年级涉及,相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往往不太受到学生的重视。但是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的总结,经济法课堂导入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经济法教学课堂导入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旨在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探讨课堂导入在经济法教学中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关键
摘要: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善于细腻地描述普通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而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宽容。本文着重分析作家笔下的男主人公们是如何以宽容和忍耐、忠诚和责任维系家庭的完整,进而指出无论是年长者的尽心竭力还是年轻者的在挫折中成熟,最终帮助他们实现精神升华的是源自东欧传统犹太村落对家庭的尊崇。  关键词:家庭;完整;责任;道德  中图分类号:B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本文以我校現有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现状为起点,分析了我校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大纲的设计、学生分层教学、训练及考核形式、教材的选择等角度阐明了其在我校的可行性,最后笔者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模式,希望对以后的ESP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语教学;ESP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
摘要: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新课改以来我校开展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总体情况,分析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不断提高我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水平,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西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28-02  
摘要:专业认证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论述和介绍了如何通过学习专业认证的精神与标准,执行PDCA循环管理,构建“有财力支持、有机构负责、有策略推进、有成果体现”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专业认证;质量保障体系;策略推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我国的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正处于探索发展期,为了促进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从组织机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的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25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基础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首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介绍该课程考核创新的思路,最后找到具体的考核创新途径,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影響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达到课程考核目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化;考核改革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独立学院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构建独立学院困难生的心理资助模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087-02  一、
摘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须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研究生的诚信价值观十分清晰,但在相关利益驱使下,部分学生也会出现了不诚信行为。据此,本文对调研和访谈数据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学校应从引导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和诚信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加强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教育;问卷调查;实施策略;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