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复习导入策略的研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如同序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就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导入;导入艺术;求知欲
  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如同序幕,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这里归纳出几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直接点明要学习的内容,即开门见山。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目的要求,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心中有数,诱发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开门见山导入法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凡属学生所熟知的事物或一点就可以大致了解的教学内容,可采用開门见山法。
  二、温故知新法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生对与新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旧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必然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出发,在课堂导入时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建构,从而理解掌握知识,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难又不十分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做法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练习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从“旧的”过渡到“新的”,从“已知的”拓展到“未知的”,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并且在解决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法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继实施作好准备。例如,在“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的教学导入:我先让学生分组去收集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地砖和墙砖的图案,介绍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一天,小明到他爸爸开的瓷砖厂里参观,发现各色各样的地板砖令人目不暇接,他走到样品展览区,发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地板砖铺成的样板,你看,那由三角形铺成的井然有序,由正六边形铺成的像盛开的花朵,由四边形拼接的错落有致。象这样的引入,从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入手,由学生自己去计算,思考,很自然,亲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道理,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学习,使学生更加明白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不要急于提示课题,而是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数学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来提示课题,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状态,他们急切地盼着老师把“谜底”揭开,由此非常巧妙地导入了新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急于释疑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先由学生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发现很复杂,然后老师再提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在两相比较下,学生很容易发现此问题用方程的办法解决比较简单。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际上,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在平时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介绍,有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导入有多种方法和形式,诸如还有归纳导入法、演示导入法、综合导入法、转换导入法、逆向导入法、情景创设法、一题多变法、错例讲评法等,但要注意,无论什么样的导入都不能偏离主题,而应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连。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并不是容易的,一要靠老师钻研教材,二要靠老师平时挖掘积累生活生产中应用数学知识,方法的实例,广泛猎取数学信息,动脑筋想办法组织素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观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愈来愈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数学是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理解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其中的公式与定理去计算结果,还应培养其根据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并主动提问的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还有利于促进数学思维的养成与发展。本文结合提问能力养成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对教师提出以下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保障中职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不再厌烦数学学习,能够从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推动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职数学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问题;有效对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其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存在一定的难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也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中一个新提出的教育理念,也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开了思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一直无法摆脱“传统机械式”教学的标签,教师成了“杂货铺”,学生成了“复读机”,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也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不难发现,想要彻底根除数学教学的“顽疾”,就需要一种灵药带来生机,“数学核心素养”便是
摘 要:数量和图形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初中数学解题思维的一种方法。纵览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各式各样的知识点都需要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答。培养中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运用  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在从事近十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后,
期刊
摘 要:人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具备显著的运用价值。现阶段下数学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摆脱理论层面的约束,不断锻炼学生本身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列举较为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明确介绍此类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带来了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电子白板以其多种功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被有效利用,教师利用白板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生活。  关键词:电子白板;语文教学;有效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也开
摘 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知识颇显枯燥乏味和深奥难懂,逻辑性极强。如果能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一、数学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