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881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下面我就讨论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一、精心设计好阅读教学中的讨论内容
  阅读教学中用于讨论的内容应该精心安排,有所取舍,一目了然的、可有可无的、高深莫测的问题,都不需要安排讨论。教师应选取文本的“精彩点”、思维碰撞的“分歧点”、问题的“疑难点”、解题的“错误点”等作为讨论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增强讨论效果。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从课本和学生质疑中选取精要问题呢?
  1.抓脉络讨论思路。如教学矛盾的《白杨礼赞》,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作者在写白杨树之前为什么先描写高原风光?文中的白杨树有怎样的形貌和气质?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说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通过讨论,学生能理清作者的思路:扣题——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之美——白杨树的形神之美——白杨树的象征之美——点题。理清了思路,就有助于理解全文。
  2.抓文眼讨论主旨。题目往往是文眼,紧扣文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变色龙》一文,紧扣题目可提出如下的问题:这篇小说取名为“变色龙”,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思考后讨论,经过教师的启發点拨,就会明白这篇小说的情节、线索和寓意。
  3.抓笔法讨论表达特点。如教学《口技》一课,在熟读成诵疏通了句意之后,我这样提问:作者本意是描写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口技者的高超技艺,为什么还用一定的笔墨描绘听众的神态动作和反应呢?学生经过讨论,理解了正面描写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审时度势把握阅读教学的讨论时机
  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解决之时,教师应恰当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思考了很久,但尚未考虑成熟,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愤、悱”之时就是最好的时机和火候,也是让讨论“实”而“活”的重要条件。为了切实抓住这个时机和火候,教师就要善于揣摩学生心理,体察学生需求,熟悉教学内容、要求和目的,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例如:出现了新的语文知识、需要新的语文能力之时;遇到了既是大家希望解决的,又是有一定难度的语文教学范围内的问题;遇到了学生的意见不一致且有必要争论的问题;遇到了大家都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当机立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时教师仍然要善于引导并时时关注形势发展;在时间上,尽量做到宜短则短,切忌时间过长。
  三、发挥好教师在讨论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讨论不是教学的点缀,不是“花架子”,所以要扎扎实实地推进。讨论前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讨论时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组,例如:同桌2人讨论、前后相邻4人讨论、按意见分组讨论、按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程序规范,讨论之前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行预习,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各位组员善听善言。在“实效”而“灵活”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关键性主导作用。时机的把握、内容的选取、形式的应变,都需要教师的沉着机智、敏锐眼光、厚实功底、科学理念与职业灵光。即使在讨论前,教师也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信息,课堂上充分阅读和思考,必要时的提示点拨,等等。讨论时,教师要始终发挥主导和调控作用。如果学生的发言离题了,或者学生在枝节问题上争执不下,教师要及时并善于拨正方向;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疏导,以推动讨论上层次。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收束,及时小结,或肯定,或指出其优劣,或补充己见,对于意见一时难以统一的问题,留待课后继续探讨。
  四、组织好讨论教学的形式
  在讨论式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与个性创新整合的学习形式。因为讨论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我一般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课文问题特点设计一个大问题供学生们精读文本讨论分析,而这个问题应该就是本堂课的重点所在,整堂课就这样一以贯之。比如在教《一双手》一文时,考虑到单元教学目标其中之一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圈划评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大问题:文章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双怎么样的手?他如何刻画出这双手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研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勾画圈点,然后学生自由发言。很快学生就掌握了这双手的特点,了解了文章在描写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写作手法。既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又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应用讨论式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教材和环境的实际情况,让讨论的时机、内容和形式灵活而具有实效,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正确理解、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立霞.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J].六盘水高等师范学校学报,2003,(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用点拨五步法、传统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腰
摘 要:“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规律,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角度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为专业服务    “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作为文化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目的:观察活血柔肝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波动性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以期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失去了生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体验性的教学模式已深得人心,我也在此方面作了点滴探索。  一、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新课程观认为,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能替代学生将文本条分理析,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因为学生对小说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不断被创造出来,许多人认为古文晦涩难懂,生活中又用不到,没有必要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古文无可取代,在语文教育中,强调学习古文的必要性,教导学生如何学好古文,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古文学习 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语言同样不断发展,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有新词在不断被创造出来,古文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许多
摘 要: 针对目前中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原因,并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从作业的类型、作业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作业 设计     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做作业能够有效巩固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作业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给学生的学习以明确的方向指引,更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
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课堂、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激起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强化语文教学成效。  一、端正语文教学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