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社会精神文明领域的诸多问题,学校也深受影响,其中中职学生由于文化低与年龄小在人文素养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十分多元,不同文化会产生不同价值观,坏的价值观导致中职学生出现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的问题。本文通过概述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探讨使用怎样的方式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希望对我国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中职语文 人文素质 培养方法
  中职学生有着如下特点:对社会缺乏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缺乏应有的意志力与承受能力;缺乏对学习与生活的驾驭能力与创造力。社会多元化的原因影响中学生的思想价值塑造。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思考,找到自身价值观的最佳时机,人文素养教育是人文、自然、历史、科学、人格综合塑造的一门系统性学科,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般素质教育中,教师强调的是发掘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中有价值的部分,并通过宣传与解释,引导学生加深对人文的理解。
  一、中职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意义
  杨叔子院士曾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提出过极具启发性的评述,简称“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这不仅指出当今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而且提出培养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人文素养一般也称为人文精神,其涵盖甚广,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都属于其教育范围,因此,提高学生其中一种也能单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培养学生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语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有一定帮助。阅读是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能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内涵与人文素养[1]。
  二、从阅读角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一般进行阅读时,教师都会帮助学生了解此文的写作背景、作者背景、文章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当学生对文章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讲述阅读中故事的情节与发生原因。一般阅读中人物的刻画与情节的发展都可以表现出人性、历史、经济、哲学等知识,学生可以从自身讲述中对文章加深了解,并同时对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有一定积累。进行阅读内容解构的时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先从故事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2]。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研究与解构,了解相关题材的写作方法,通过分析各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地的习俗与人物性格,加深对人性的了解,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我国课文中的阅读都是从名家名著中挑选出来的,它针对性地对不同学校年级的学生进行设计,十分符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文章从人文、自然、经济、历史、政治、科学中任选一个视角对文章进行研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灌输人文素养观念,在进行综合性强、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有效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与多媒体进行结合,或者号召学生进行情境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有效性。
  (一)通过对比方式教学
  对比教学,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对比,还可以是不同文学体裁形式的对比,我国文学形式十分多元化,它包含小说、歌曲、诗词、戏曲等几大方面[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把握教学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与竞赛的方式动员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比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与审美品位。
  (二)通过结合方式教学
  通过结合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结合文章背景知识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现文章的影像、图画、声音等,增强教学的方便性与课堂的生动性。例如,中职教师在进行沈从文《边城》教学时,应该清楚虽然此篇文章的文字优美,立意深刻,对学生理解生活与提高文学素养有很大帮助,但是单纯的文字,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当代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高速信息时代,他们使用最先进的工具,因此,教学时应该结合多媒体,播放《边城》的电影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画面感让学生深刻了解当时的人文信息与时代背景。
  (三)通过引申方式教学
  引申教学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角色扮演;②情节改变;③结局续写。这种教学方式是借鉴与网络文学的发展形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对原有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或者直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续写。不仅需要学生对文章的人物背景进行分析,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拓宽知识面。这样对培养学生综合文学能力有着重要帮助[4]。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并通过对比方式教学、结合方式教学、引申方式教学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厚知识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国输出一批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希望以上研究对有关工作人员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秋瑞.高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4):148-150.
  [2]王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36-37.
  [3]张宪颖.试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飞(素质教育版),2014(3):201-201.
  [4]刘民光.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4(10):117-117.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下的教学中,每个高中语文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经过几年的探讨,我就谈谈对语文新课改的一些建议。  1.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解决课堂中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培训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资源,培训形式及考核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与分析“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并总结与提炼“内外结合培训模式”及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对今后温州市体育教师培训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培训模式 实效性  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于2011年4月组织开展了“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本
摘 要: 目前高校在招生管理方面的问题重重,为了让高校教育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推动再就业和就业服务,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对当前高校招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提高高校招生录取的报到率。  关键词: 招生管理 高校招生 存在问题 报到率 有效对策  一、规范招生宣传管理  最近几年中,伴随生源的减少、高校的扩招,各个学校的招生工作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问题,
背景:  咽喉部喉镜窥视及气管内的机械操作刺激黏膜感受器,引起反射性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体内儿茶酚胺随之分泌增加,造成血压(BP)升高、心率(HR)加快,血流动力学波动,这是麻醉
摘 要: 要让学生接触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设身处地地体会、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当中蕴含的道理、思想,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品德,成长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内容顺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增强政治学科的兴趣性,让学生感觉到上思想品德课有意思,有使用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整合内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肝脏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效应。 方法:80例ASAⅠ~Ⅱ择期行肝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行PCEA(背景剂量4ml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注重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创新教育 教育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
摘 要: 波斯史诗《列王记》讲述了罗斯坦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对波斯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中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与波斯传统英雄人物罗斯坦、索拉博有明显互文关系。小说通过爸爸、哈桑和阿米尔身上具有及缺失的英雄特征,重现并改写了《列王记》中的波斯英雄人物,在文化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波斯英雄人物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