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创新教育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突出创新思维特点和注重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创新教育 教育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方法。我们要结合中学语文的学科特征、学生年龄及教材具体特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一、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若能灵活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位教师在上《五人墓碑记》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教师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众多凡夫俗子或高爵显位却贪生怕死者,那么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有效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成分,萌发创新欲望。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都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后来多了一块小黑板、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总吃菠菜豆腐会腻的,因为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走进人们的生活,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学生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极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在课外阅读中创新
  阅读是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未来学习成就有密切关联。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学习,而且越早越有利。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活动,任何有成就的人无不从阅读中并继续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性情,汲取营养和前进力量。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创新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将得到充分展示。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从教材中延伸
  把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大量内容转移到课外阅读,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六、异义相析,启发学生创新
  “学贵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问题就会越积越多,不仅限制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更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应“相机诱导”(叶圣陶语),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内蒙访古》一文后,学生问:“修筑长城,巩固国防,抵制外敌入侵,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而胡服骑射也能算是英雄的表现吗?如果这样讲得通的话,那么邓小平同志也是一个大大的英雄,能这样讲吗?”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深度,说明这位学生很善于思考,能够进行类比联想。教师对这类问题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定学生的提问,恰恰相反,应鼓励这种钻研精神和灵活思维方式,然后对“英雄”这个概念加以界定,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七、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个性通常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个体心理过程,影响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因此,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沿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总之,我们要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语文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能增进学生对某个语文知识的发现,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超乎寻常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积极带领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并给他们提供施展语文才华的舞台,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凯洛夫主编.沈颖等译.教育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定性检测急性胸痛来院急诊的患者的H—FABP,研究定性快速检测H—FABP能否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同时检测cTnⅠ,CK-MB,比较各种标志物在AMI中的诊断效能。  方法: 
遗传基本定律的应用在高考考纲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在考试中因知识点的缺陷和解题技能的欠缺很难得以突破,究其缘由是不能对遗传定律做到真正理解,对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方法掌握不到位,而且现如今的题活,题新,变式题层出不穷,怎样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类的题做到新题当做程序来推呢?在高三三轮复习中,我发现有几道多倍体生物杂交遗传题学生失分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对这种题
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发现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2.9%[1]。临床上乳腺癌的病理分型
新课程下的教学中,每个高中语文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经过几年的探讨,我就谈谈对语文新课改的一些建议。  1.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解决课堂中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培训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资源,培训形式及考核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与分析“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并总结与提炼“内外结合培训模式”及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对今后温州市体育教师培训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培训模式 实效性  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于2011年4月组织开展了“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本
摘 要: 目前高校在招生管理方面的问题重重,为了让高校教育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更好地推动再就业和就业服务,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对当前高校招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提高高校招生录取的报到率。  关键词: 招生管理 高校招生 存在问题 报到率 有效对策  一、规范招生宣传管理  最近几年中,伴随生源的减少、高校的扩招,各个学校的招生工作都面临或多或少的问题,
背景:  咽喉部喉镜窥视及气管内的机械操作刺激黏膜感受器,引起反射性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体内儿茶酚胺随之分泌增加,造成血压(BP)升高、心率(HR)加快,血流动力学波动,这是麻醉
摘 要: 要让学生接触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设身处地地体会、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当中蕴含的道理、思想,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品德,成长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整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内容顺序呈现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杜绝“照本宣科”现象,增强政治学科的兴趣性,让学生感觉到上思想品德课有意思,有使用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整合内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肝脏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或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效应。 方法:80例ASAⅠ~Ⅱ择期行肝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n=20)。术后行PCEA(背景剂量4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