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承的民俗文化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w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陶艺家黄永创作的沂蒙民俗陶艺作品生动形象地艺术再现了原生态民俗生活画卷,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契合和滋养着新时代趣缘群体的“审美回归”,浸润和丰富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需求”,教化、调节和延续着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与文脉认同,成为带领观众“文化寻根”和“精神返乡”的民俗文化大餐,也是国际交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和靓丽名片。
  关键词:民俗陶艺;沂蒙;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104-03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齐鲁文化之星”的聋哑青年陶艺家黄永和他的沂蒙特色民俗泥塑现在很“爆棚”,很“圈粉”。近年来,其民俗泥塑作品连续斩获国家级大奖,譬如雕塑《沂蒙民俗雕塑群》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作品《江南民俗》在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选为银奖等等。设计完成的大型民俗泥塑作品,诸如临沂《沂州府》《老济南》《杭州拱宸桥民俗》《东北二人转》以及新疆丝绸之路民族风情、拉祜族葫芦民俗、沂蒙红嫂、兰陵王酒文化、宁波善文化、道德故事馆、杭州非遗馆、老北京民俗等相继问世,被国内大型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宫等收藏或永久性展出。黄永这些民俗泥塑突破民间泥塑的传统桎梏,取材日益跨界融合,极大契合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圈粉”的背后是黄永陶艺蕴涵的丰富民俗文化内涵。
  一
  黄永民俗泥塑生动形象地艺术再现了原生态的过往生活画卷,带领观众“文化寻根”和“精神返乡”。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巨大变迁,民俗陶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俗陶艺也被社会日益淡化和边缘化,甚至一度被遗忘而尴尬和没落着。但是,青年陶艺家黄永却用善于创造美的双手舞动着一把泥刀,用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睿智眼睛,运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审美情趣,借用陶艺这种高度凝练的区域传统文化符号,对沂蒙地区传统民俗陶艺文化进行了颠覆性的传承与创新,让一块块泥巴通过泥塑艺术语言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使一件件泥塑在人们心中不仅“活了起来”,而且成为了有思想、有内涵、有文化意味的生命的存在。在民俗陶艺的呈现形式上,黄永创新陶艺展示方式与手段,用“清明上河图”全景式的宏大场景,艺术再现了一幅幅已经消失的民间生活场景画卷,将一个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高度凝练和极度传神地定格成为一件件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以近年来黄永创作的《沂州府》等大型泥塑作品为例:泥塑“烙煎饼”塑造了久违而亲切的场景,仿佛让人闻到手工煎饼的淡淡清香;泥塑“拔牙”和“剃头”,形象设计得富有情趣,极度张扬和夸张的动作、表情,令人忍俊不禁;泥塑“货郎”真切而巧妙的手摇拨浪鼓的肢体语言,使人耳畔仿佛传来阵阵远逝而熟悉诱人的拨浪鼓声;喜庆的泥塑“娶亲”场面,又把人依稀带回青春萌动的争抢“栗子枣”的幸福孩童时代,更有那井边打水的,打卦算命的,赶集上店的,抬猪售卖的,敬天祭祀的,针灸理疗的,杂耍卖唱的,号脉寻诊的,出征送行的……一件件带有浓郁的沂蒙区域地方色彩的泥塑作品,都在精彩的艺术瞬间定格,生动地艺术再现了原生态的区域民俗生活情趣。
  取材于沂蒙山区广阔的现实生活的黄永民俗陶艺作品,是对沂蒙区域风俗生活场景的高度凝炼和概括,延续着一方水土的共同审美血脉,彰显了民间陶艺质朴、自然和生活化的审美风格。根植于民俗文化的丰厚土壤,保持着乡土化的艺术本色,故事性、情节化成为黄永民俗泥塑创意的突出特色,是黄永泥塑能够走进全国大型博物馆、展览馆,为广大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与浅尝辄止的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不同,黄永民俗泥塑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产品与文化的高度融合,通过对历史生活的本真理解与深刻认知凝结进、灌输到泥塑作品中,每件作品都被植入了简明易懂的故事情节,既体现出陶艺家的美学理念,也增强了观众对泥塑民俗故事的认同。其时代文化价值无疑首先在于能够唤醒人们尘封的原生态生活习俗记忆,成为人们聊以慰籍的精神港湾,是记得住乡愁的文化大餐,追寻心灵故乡的精神家园。
  二
   黄永民俗陶艺具有凝炼的审美语言,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契合和滋养着新时代趣缘群体的“审美回归”,浸润和丰富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需求”。
  黄永民俗泥塑作品无论是表现生产、生活、节日的民俗陶艺,还是表现礼仪与游艺、精神与观念的民俗陶艺,不仅原生态艺术再现了区域民俗生活场景,而且寓意丰富,寄托了人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愿景。譬如,泥塑鱼娃娃、泥塑马上封侯、泥塑福娃、泥塑觀音等等无不赋予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特别是黄永创作的善文化专题泥塑作品,传统道德故事专题泥塑作品,除恶扬善的泥塑人物作品以及庆祝丰收的泥塑作品等等,皆以原生态化民间文化与生活为表现载体,其背后无不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以及“天下一家”的平等思想等精神文化内核,无不体现了黄永用泥塑艺术语言表达内心真善美的审美关照。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变迁无时不在发生,移动互联网时刻颠覆人们生产生活工作方式,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需求正在成为新的精神选择。走进博物馆、登上大雅之堂的黄永民俗泥塑,之所以赢得趣缘群体的追捧与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动契合适应了广大趣缘群体的节日休闲理念和文化消费方式的转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渴望的时代主题。
  黄永民俗泥塑脱胎于久远的传承历程,从传统的农耕文明中走来,沉淀着历史传承的沧桑,渗透着岁月更迭的陈酿,经过凤凰涅槃化的浴火重生,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平面的存在,而是流淌着浓郁的文化血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传承着丰厚的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取向。黄永正是通过民俗泥塑这种载体,使观众在与民俗陶艺的互动交流中能够深刻解读、诠释、汲取与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去浸润时代生活。   黄永民俗陶艺所承载的精神层面的审美内涵,更是建立在极其凝炼与传神的艺术美、形式美之上的,具有强烈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美学内核。欣赏黄永的陶艺作品,不难发现其陶艺在写实手法基础上,既遵循了陶艺本身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段,又将油画的色彩、漫画的夸张与传神、书法的线条造型等艺术手法融为一体,尤其注重采用漫画变形夸张的表现方法,依此来突出表现人物形态特征,或憨厚,或开朗,或樸实,或天真,或怒目,或娇嗔,或羞涩,或喜形于色……栩栩如生,妙趣天成,意境深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民情和文化特色,呈现出了沂蒙山区民间陶艺质朴夸张、粗犷豪放、幽默风趣的艺术魅力。黄永民俗泥塑的这些美学要素,同样契合了时代审美需求。
  三
  黄永民俗泥塑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教化、调节和延续着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与文脉认同,成为中国文化的靓丽名片、国际交流的文化符号。
  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评判和衡量民俗陶艺的价值和标准,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功能有多强大,而在于能多大程度融入新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方式,多大程度实现了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和以文化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永民俗陶艺,凝聚着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蕴藏着先人认识世界的智慧,在我们与民俗泥塑的心灵对话与精神碰撞中,就会触摸中华文化的脉络,就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就会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就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获得更为清晰的认知,就会在“润物无声”教化与调节之中增添了更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审美认同。
   中国传统陶艺发展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依托丝绸之路而名扬世界,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陶艺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 在中华文化层面上其意义已完全超越了陶艺的本身艺术价值。在今天“一带一路”文化融通背景下,我国富有特色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承担着“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中华文化走出去、开展不同特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在本质层面上讲,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黄永民俗泥塑,如何用汉民族最本真的原生态的民俗陶艺语言去表现异域民俗风情、异国民俗生活生态,展示中国民俗陶艺的艺术魅力,如何擦亮中国陶艺这张国际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真正把沂蒙特色民俗陶艺推向世界,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共谋人类命运的文化共同体,让我国民俗陶艺成为国与国相通、民与民相亲的“全球通用语”,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中国对话世界的“文化解码器”等等,已经成为黄永正在面对和追求的时代梦想与行动!
  责任编辑:陈向阳
其他文献
保持水土的完好   白日,一再把黑夜的容量排空,于是,睡眠包裹着我们,爱上多梦的黎明。  不知是要憎恨还是要感恩。每一个清晨,总有丰富的鸟鸣洒落窗前,迫使我们诀别一个期待邂逅的人。同时也提醒着,生命的一种坚持与生活沟通的方式。  甘愿做一个建设的人。把苏醒放进露珠的肉体,把睡眠交给未来的黑。此时,我需要跟体力做一次交谈,把中年的雌性,重新测量、固定。  家有高堂与儿女,尚有轻匀的鼻息,正迎着美梦的
当庞娟这组《俯瞰记》放在面前,给人以足够的震撼,她震掉了我之前的经验,也让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审视自我。我深陷她预先设置的庞杂的叙事、断裂的语言、陌生化的词语的泥潭,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诗人在生存的话语和经验的话语中来回穿梭,生命、灵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震荡。她以“他者”和“在场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所经验到的事物,以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讽喻人身毒瘤与社会毒瘤,人的病态与社会的麻木不仁,面对物欲、
虽然VOLVO已经被划归为吉利旗下品牌,但是其国际化战略并未受到影响。今年的上海车展上,VOLVO推出了着眼于未来的“DRIVe”的绿色驾控战略,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C30纯电动车是车展上展出的最新成果,不过电动车毕竟距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是对于环保的努力不能停歇,就在S60即将国产之际,VOLVO在国内推出了一款装备1.6T高效发动机的DRIVe车型,作为该战略的首款量产车,S601.6T
大海  用通透的琉璃杯比喻太过单调。大海荡起层层涟漪,阳光和涟漪混在一起,视覺中便出现了红色、白色、粉色、紫色,或者混合在一起的颜色,这些因为我的存在而诞生的颜色,大雁齐行所去的方向,金字塔的顶端指向,和涟漪所去的方向一致。  天空  我在等火车的时候进入了终点,开始了大海终点以后的旅行,渡过海平面的位置,继续上升,越过蓝色,越一过繁星。身后是游客的呼喊,可我没有一句回应。海豚越过群星将我撞回,它
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具有理念先进、结构科学、素材丰富和学术严谨等特点,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理想教材。在使用新版教科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知识的单元整合、素材的研读追问和活动的向心打开等教学策略,努力实现历史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将教材使用与素养培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评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历史教材;编写特点;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2011年的世界拉力锦标赛(WRC)是2月10日在北欧瑞典拉开战幕的。已经六夺厂商冠军的雪铁龙车队遇到了一个新挑战——将选用第三代赛车出战WRC,这就是刚上市不久的DS3。从决定使用新车到新赛车落地,雪铁龙运动部只有5个月的时间,而且有消息说,勒布将在2011年退役?雪铁龙车队的命运如何,谁也不知道    从2003年雪铁龙车队坐定WRC冠军宝座之后,“法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拉力锦标赛(WRC)的
笔直慢慢变成弯曲,谁还能唤醒波光中的眼泪?   随铁轨远去的时间停下来。   云朵压低封存的渴望,这一刻,我将不能穿越往日的流水。   既然春天不尽,光阴就不能成灰烬,沉默的露水——终会化为星辰。   我只要天空给予我无限的光明。   在黄昏,风不吹,你不动情;   水不流,我不弹拨琴弦,走出纯粹的包围。  九月菊   红袖不许添香,刀可以继续锋利。   我不相信我的这些流水,能够
钓鱼岭上看到雨在远方   盲目的单纯和天然的黑白,塌陷的诅咒和衰老的命运……大风来临,蛮石突起。   于是我相信,获赠已甚于付出。   如果此时,正好有旅者归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云在近处,雨在远方,他脚步后,当有一条鞭痕,沿路抽来。   而钓鱼岭上,人仍然如一棵墓草,站在高处,看深渊日渐平复,小河绕过后村……   沧海桑田,无非些许微调。  相遇九曲巷   骑一辆旧单车,进入老街。  
嘿!草叶,你缀满星光,伸展。秋天之外,人和非人。  滿天云朵正和我诉说想念。  要用多少年才能到你身边?不可知处,蝴蝶在庄周梦里纷飞。  人间几十年,看自己的皮囊有些倦了,迦陵频伽,藏身何处?一人一世,有云私语,有风熠熠,有光昭昭。掠夺者啊!日夜窥视。在草木浅睡的夜晚,太阳和泥土一起歌唱。  陶潜日悠然见南山,菊花却不识我。天外有天,有繁花成海,我只摘取一片星光,冷冽彻骨、人心。  我们在夜之初、
在雨夜,想人是幸福的  雨是朗读者。  她会吟《声声慢》,她会诵《鹧鸪天》,她会一字一顿读着《长恨歌》,她会朗声吟哦“风萧萧兮易水寒”,送壮士过河,送秋水入海。  雨是音乐家。  她会弹拨《十面埋伏》,她会演奏《高山流水》,她会拉《二泉映月》,她会指挥《命运交响曲》……  雨是声乐的祖先,雨是天籁的情人。  雨是画家。  她会工笔勾勒,她也会大写意。千里长卷,她会慢慢摊开往事的卷轴……  雨会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