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e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学生长知识长智慧,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还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规律、探索研究数学问题、敏捷灵活解题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
  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有了欲望,才能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兴趣能保持他们的学习欲望,促使自己主动地学习,并感觉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反之,当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一点好感,怎么愿意学习呢?面对抽象的数学,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学习,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引入到课堂上,形成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成功的导课,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入到设置的情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科的学习。
  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我制作了小刺猬背苹果的课件,有5个苹果,来了一只小刺猬背走了2个苹果(动态显示),然后引导学生说说演示过程,试试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就不由自主地参与到了学习当中,使课堂“活”起来。
  二、问题引导学生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没有问题就是学好了,如果没有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知道如何去问,二是学生没有深入学习,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会问问题,并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我们要切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并提供适当的探索机会,并在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加以指导,给他们适当的帮助,让他们的探究更为顺利,并让他们学会探究的方法。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我给学生出了14-6=?的例题,但我并没有根据教材上的教法去教,而是把这个问题先留给学生去算,发现有很多同学已经会了,而不会的同学我就给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第一,可以用小棒摆,先摆14根小棒,再一根一根地减去6根,得出14-6=8;第二,把14分成10和4,10-6=4,4 4=8;第三,把6分成4和2,14-4=10,10-2=8;第四,想一下6 ( )=14,因为6 8=14,所以14-6=8。当学生对这四种算法了解之后,我问学生,你认为哪一种更为方便呢?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比较与感觉,给出答案,从而形成自己的算法。这种教法把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较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把生活引入教学中
  数学是以思维为主的抽象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需要借助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创设创新性的应用情境,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观察事物,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建立更灵活的知识结构。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书本上的知识上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一日24时活动内容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思考用加法还是减法。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又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我还要求每个学生把家中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进行计算。这样,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会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培养,慢慢形成创新意识。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主动探索、结合生活等一系列活动的精心设计、指导和延伸,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让他们能寻求多种策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集团聚亨路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平肝饮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CHB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予抗病毒、抗炎保肝、免疫调节和对症治疗,连续治疗6周
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现在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很好,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到了初中以后,虽然照样用功,可成绩却像溶液达饱和状态一样很难更进一步,出现一种徘徊停滞状态。致使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畏惧,动摇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有的学生甚至还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方面出现了问题
《考工记》既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总结手工业生产工艺的典籍,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记述乐器制作工艺技术的著作。笔者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齐国乐器制造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所处的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指数及血清瘦素(Leptin)、脂蛋白水平变化,探讨EH患者IR指数与血清Leptin、脂蛋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EH患
摘 要: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综合板块的教学应定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结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的特点,将H板块诗歌教学融入综合板块的整体教学,以提高学习的实效。  关键词:诗歌板块;综合板块;整体教学  近年来,一线教师在不断进行着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E、F、G、H综合板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也非常值得研讨。实践发现,H板块的诗歌教学很是欠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   一、重视课堂,激发体育兴趣   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低落的情绪往往是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在排球接传球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动作要领未掌握,有的学生因有不
道德的中心问题是善.在儒家文化体系里,善、仁与圣都具有这一含义.善何以可能这一道德哲学的问题,在儒家思想体系里,也就演变为仁、圣何以可能的问题.仁的本义是爱亲人,因此,
经权观是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孔子就将仁道原则作为经的具体内涵,并讲求在具体情境中因时权变,透显出了儒家的卓异智慧.同时,他自身的价值理念与处世之道亦是对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活动骨瓣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45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活动骨瓣,对照组57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去除减压,统计比较两组术后颅内压、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中学语文“好课堂”,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育理念如果改变了,则素质就会增强,教学技能也能得到提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