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玻璃折射率误差的几种典型情况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原理简单,操作简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在处理这一类简单实验的时候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实验结论出现了不必要的误差.而近几年针对学生画图能力薄弱,实验时操作不规范等特点编写出了相应的考题.本文通过例析的形式整理当前几种典型问题.
  1 所画平行界面与玻璃砖不等宽
  学生在实验中作图时平行线和玻璃砖宽度不相等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发生错误后也往往对产生的误差无从下手,下面举几个常见的不等宽的情景.
  下图中玻璃砖是封闭轮廓的规则体,而作图所画的直线是aa′和bb′,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P3、P4的连线表示出射光线.实线表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虚线代表作图时得到的实验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用字母i和r表示.
  1.1 玻璃砖宽度小于平行界面宽度,如图1(a)、(b)和(c)所示.
  由图1(a)所知,在入射角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实际折射角γ小于测量折射角γ′,导致n实际值 =sinisinγ>n测量值 =
  sinisinγ′,即测量值小于实际值,结果偏小.对于(b)图,入射角仍不变,此时的实际折射角γ小于测量折射角γ′,得n实际值 =sinisinγ>n测量值 =sinisinγ,
  结果偏小.同理在c图中,结果仍然偏小.
  1.2 玻璃砖宽度大于平行界面宽度,如图2(a)、(b)和(c)所示.
  由图2(a)可得,由于实际折射角γ大于测量折射角γ′,因此有
  n实际值 =sinisinγ  (b)和(c)图由于玻璃的折射率和入射角的不确定性,在作图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光线可能从P3、P4连线出射,也可能从P5、P6连线出射.但是仔细分析下不难发现,(b)和(c)图中从P5、P6连线出射不符合实际,如果满足的话,就得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这显然不符合光的折射定律,因此不考虑其误差情况.(b)图中如果从P3、P4连线出射,则实际折射角γ2大于测量折射角γ′,因此有
  n实际值 =sinisinγ  2 所画平行界面和玻璃砖错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情况的玻璃砖和平行线的宽度是相等的,只是由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砖上移或者下移了一小段距离,如图3(a)和(b)所示.
  由图3(a)所示,此时的实际入射角和测量入射角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到中间这个由实际光线和测量光线构成的四边形很规则,通过数学的几何关系可以很快证明,这个四边形是个平行四边形.这个结论的得出意味着实际折射角γ等于测量折射角γ′,即
  n实际值 =sinisinγ=n测量值 =
  sinisinγ′
  ,没有产生实验误差.同理(b)图中也可以证明中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实验时也不会产生误差.
  3 所画两界面不平行
  3.1 梯形玻璃砖
  一般来说实验室提供的玻璃砖我们可以近似的看成是规则的长方体,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玻璃砖在多次使用以后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磨损轻微的我们我们可以忽略,当某些玻璃砖明显呈现不同时,比如梯形又该如何处理折射率的误差呢?如图4(a)、(b)和(c)所示.
  对于图4(a)和(b)中,不难发现,不论玻璃砖是不是规则的(例图中用的是规则的),只要满足上下两个边缘与所画直线aa′和bb′重合,则实际的光路图与测量图必然重合,这也就意味着实验过程中只要作图规范就不会产生误差.
  但是此时的测量情景如(c)中所示,情况便又有所不同,入射光进入介质后可能存在三种路径.情景一:如果光线从P3P4射出,那么根据前面的讨论,满足
  n实际值 =
  sinisinγ>n测量值 =
  sinisinγ′
  ,即测量值小于实际值,结果偏小.情景二:光线才P5P6射出,由于此时P5P6垂直玻璃下表面,因此不会产生误差.情景三:如果光线从P5P6的左边位置射出,那么这类属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一侧,不符合实际,因此不予考虑,在画图时要注意区分.
  3.2 界面穿过玻璃砖
  这种情况比上面的都要复杂点,这时候我们为了使研究方便,假定玻璃砖仍然是规则的,但是在操作时不小心将bb′直接穿过了玻璃砖,而且此时aa′和bb′又不平行.如图5(a).
  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从图线中可以看到,实际光到达玻璃界面以后可能会有三种传播途径.当然图中的c点很特殊,它是玻璃砖边缘线和所画直线重合的点,根据上面对不规则玻璃砖的误差讨论可知,光从c点出去情形是不会产生误差的.但是对于c点左右两侧c1和c2出去的光路图则会有误差.从图中可以得到,如果光线在c点左侧出去.那么实际折射角γ1小于测量折射角γ2,导致
  n实际值 =sinisinγ1=n测量值 =
  sinisinγ2,即测量值小于实际值,结果偏小.如果光线在c点右侧出去,那么实际折射角γ1大于测量折射角γ2,导致
  n实际值 =sinisinγ1  综上所述,想要正确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作图不当产生的误差,关键在于作图,而好的作图习惯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逐步培养的结果.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是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学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在课堂前,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学生完成知识的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形成互动,包括答疑解惑、对知识重点难点的运用等,并完成作业.  1 “翻转”课堂的内涵  1.1 教育理念的“翻转”1.2 教学目标的“翻转”目标更加细化,分阶段,分层次,更加明确,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
高中物理学教学是为我国培养理学人才的重要阶段,高中物理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物理课程中主要涉及的电磁学以及机械运动等知识,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些高中物理知识是为了物理继续教育做铺垫,需要高中学生熟练的掌握物理的解题技巧,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1 高中物理的学习特点  1.1 高中物理课程特点  高中物理具有
生态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诸要素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统一
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多对象、多过程问题一直都是高考的重难点和热点,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题目类型以计算题为主,大部分试题都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知识及电磁学知识相联系,试题过程复杂、灵活性强、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下面的一个典例分析将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程序化、具体化,并结合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有利于科学选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宽、高”.设计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后知道: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需要制定一个标准;而要与他人交流测量结果,则需要进一步找到公认的标准——单位.。  为此,教材为该活动安排了两个环节。  1.目测课桌的长、宽、高,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目测的结果?写出你的
1 中学物理教材中常见的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1.1 用塑料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值种方法引导学生实验,测出的大气压误差较大,测量结果不精确.  1.2 用注射器测量大气压的值FS=GV/L=GLV。  由于活塞与注射器之间还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此测量方法将其忽略了,从而导致了实验结果误差也较大。  为了使测得的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我们对上述的第二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新的设计,改进的测量仪器可使大气压测量结果更加精
高中物理家庭作业设计的本质在于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体验物理在生活中的乐趣和能够客观地认识世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1 高中家庭作业设计现状  1.1 以获取高分为目的  通过对多所学校的物理家庭作业的分类汇总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物理家庭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
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等地方都存在着学校及其分散,同头学科教师人数极少,教师备课无人研讨、无人商量,教研活动难以进行,特别是同头学科研究更是无法进行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对于图1的装置大家都不陌生,那么这样的装置到底可以做多少种实验呢?每个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笔者结合教材和考题对设计此类装置的实验进行总结如下:根据教材顺序此类装置可涉及以下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探究加速度、合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探究合外力做的功与动能之间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对实验装置的要求又略有不同,这也经常是
1 问题的提出  物理实验是一个重要的辅助物理教育,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严谨的表述、严密的体系、严格的推理验证,无一不显示这一点.加之中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验匮乏,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程度不等的困难,这就必须借助教师在课堂上做好演示实验去补偿.通过演示实验,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