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1 1 1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yun99a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 1语文阅读”以一篇课内阅读带动一篇课外阅读,从一个单元主题延伸到整本书或者一系列书的阅读。在国家基础课程的语文课中,扩充和整合教材的内容,调整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系统学习阅读策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将原来单一的片段式的课文教学延展开来,延伸学生的阅读广度、深度和厚度,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的成长。
   一、从封闭式阅读走向开放式阅读,拓展阅读的广度
  (一)生活化閱读
   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文中列举了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使人读后增长见识,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在完成课内阅读教学之后,进行了两篇课外阅读拓展: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切实体会同一内容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但是都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向同学们推荐整本书的阅读——《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使学生从狭窄的课内阅读走出来,关注生活中的文化。拓展阅读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延伸性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把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学校向家庭延伸,从书本向生活延伸。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实际上是通向更多课外阅读的桥梁。我校推行的“1 1 1语文阅读”研究就是延伸性的阅读:其一,由篇及章(一篇课内精读文章带动一篇课外文章,读好一组的文章);其二,由章及本(学完一个单元课文后,阅读一本同主题的经典儿童小说,读好一本书);其三,由本及人(从阅读文本中吸收知识和智慧,读好一段人生)。一篇课文学完了,不能让学生的阅读随着课文的结束而停止,应该开展由此及彼的延伸性、扩散性阅读。“1 1 1语文阅读”打破了常规下的特定阅读空间,打破了单位时间的限制,把阅读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校园生活成为了阅读的乐园,家庭生活成为了阅读的温床,社会生活成为了阅读的天地。
   二、从点状阅读走向网状阅读,推进阅读的深度
   阅读教学指向体验、表达、思考、策略,阅读策略是为了达到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我们在“1 1 1语文阅读”研究中开展策略性阅读,首先在课内的阅读中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习得的阅读策略,从学会阅读,走向用阅读学习。“1 1 1语文阅读”研究在每个学期初就会对整册的语文教材制订出阅读策略,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为例:
  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读书热情,热爱读书;好的读书方法来自于课堂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1 1 1语文阅读”把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转变为策略性阅读,注重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三、从单一性阅读走向立体化阅读,丰实阅读的厚度
   (一)综合性阅读
   2017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提到“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基于此,“1 1 1语文阅读”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有机整合各学科各领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拓展宽广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拥有更为丰富的土壤。如我校三月份的主题阅读“青青校树”就是一次跨学科的语文阅读活动。
  综合性阅读活动,使原本单一乏味的语文学习,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体验,知识的生长性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学生学习也更加富有意义。
  (二)发展性阅读
   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端庄的形象,淡泊名利,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外表美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断褪色,但人格美反过来会影响外表美,明白一个人拥有高尚的人格远比拥有美丽的外表更重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接着老师拓展了《居里夫人的两个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即使在过了百年之后依然能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随后老师向学生推荐阅读居里夫人的传记《玛丽亚·居里:她的一生》,以及其他一些人物传记,如《轮椅上的天才——霍金》《喜剧大师——卓别林》等,旨在引起学生对阅读传记类文体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思索生命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接近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識去尝试该任务,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与乐趣。“小小设计师”是【2015】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四阶段,进行任务驱动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度,让学生
过去的2008必定在耀我中华的振兴之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国家经历冰冻灾害、四川大地震等重大磨难,也经历了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巨大荣耀。而对于客车及其相关的客运行业来说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孩子对父母却并无感恩之心。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中小学生感恩情怀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缺乏感恩的氛围   现实中,时常出现路人好心帮忙却被受害者家属无理要求赔偿的事情。社会如此,孩子们又怎
2010年11月23日,亚洲工程机械与建材机械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China 2010)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
一、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学习能力,是智力结构中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那一部分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类比、演绎等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并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导与判断,获得新知识和产生新技能,并能解决新问题。数学的学习能力并非总等于解题(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唐朝是一个诗的朝代,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送别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本文主要就唐诗中送别的时间、仪式、思想感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欲把他们塑造成材,首先必须懂得欣赏。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只有懂得欣赏、学会欣赏、善于欣赏,教师才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喜欢、喜爱、静待花开;孩子也会因为被欣赏、被关注、被认可,进而自立、自信、自强。  下面结合一次意外小事故来阐述4F引导法的操作步骤:一天,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坐在椅子上玩耍,她左摇右晃
我国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已经从数的运算过渡到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运算。经过学习,学生基本上记住了课堂教授的公式,也对图形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固守公式和知识点的状态。如何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贯通融合,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实践:一、点亮火花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小学生同样具有創造性思维。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并不照搬老师教授的方法,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使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压力倍增。尤其是随着公路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制度的逐渐规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