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教学的 “研讨式教学法”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资本论》教学面临诸多挑战,笔者在多年从事《资本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实施《资本论》选读课的“研讨式教学”,以求改进《资本论》选读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 《资本论》 挑战 研讨式教学法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四十年精力而写就的百科全书式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我国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尤其是经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均直接或间接地开设了《资本论》选读课。作为一部纯理论性论述占有很大的比重的科学巨著,在教学中,如果就理论讲理论就会使课堂气氛变得单调而沉闷;加之《资本论》相对晦涩的语言风格,更让《资本论》选读课给人一种“理论是灰色的”感觉。因此,改变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行“探讨式教学”,从而增强《资本论》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必要。
  一、《资本论》教学面临的挑战
  《资本论》开始创作于19世纪中期,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为典型而进行的解剖分析,实际上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性总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生产的总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科学地分析了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某些基本特征。
  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加强,动摇了一些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备受冷落,高校的《资本论》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理论受到严重挑战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西方各种经济学流派的学术观点逐渐传入国内,一方面拓宽了我国经济学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又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带来冲击,各种歪曲、曲解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声音甚嚣尘上,使《资本论》教学和研究面临不利的舆论环境。”[1]
  2、教师队伍建设缺失
  由于近年来《资本论》显学地位每况愈下,在一线授课的教师数量锐减,于是很多并不一定对《资本论》有很深理解的教师“客串”《资本论》选读课,如此一来,教学质量难于保证。再加之《资本论》原理相对抽象,实用性较弱,这对于喜欢追求实用主义、讲究短平快的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3、教学方法陈旧
  《资本论》本身有严密的体系,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对“资本论”进行片断式解读,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失去学习《资本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完整准确地把握《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与学生研讨的方法真正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水平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面对《资本论》教学中的各种挑战,《资本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注意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实行“探讨式”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
  二、“研讨式”教学内容
  1、要研讨《资本论》所蕴涵的丰富的内容
  《资本论》揭示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较为野蛮残酷,劳资关系紧张;一百多年后今天,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多数劳动者拥有和可能控制的财产在增多,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得到缓解,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平等权利也有所改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立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又要从当代资本主义现实出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看到资本与劳动的剥削关系并没有改变,剥削程度并没有减少,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依然存在。
  2、研讨《资本论》的整体结构、方法
  从方法论上看,《资本论》通篇是“巧妙的辩证的结构”,“是一个艺术的整体”。马克思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资本论》的研究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首先从具体现象出发,经过思维抽象出一些简单的范畴,然后再探索这些范畴是如何发展为更具体的范畴。在研究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再按照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来进行叙述,可见,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尽管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形式不同,但都是抽象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介绍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弄清马克思在剖析问题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原理。因此《资本论》不仅创立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水乳交融地结合于一体,把历史的客观进程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深入剖析了资本运动过程,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各种复杂矛盾。这种分析方法也为我们今天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复杂矛盾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研讨《资本论》和现实经济的关系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也不例外。所谓“精”就是安排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即在精读原著的基础上力图把握其精神实质,使教学达到一定的学术程度。“管用”就是提高《资本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有效性。针对性就是抓住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疑点开展教学;时代性是紧扣经济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探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有效性就是要夯实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正如2000年9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爱姆赫斯特分校举行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所指出的:“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解读马克思的文本,而是结合当今社会历史运动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研究《资本论》在于着重探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经济理论及其在今天的意义”。同时,从建构意义上看,所谓“管用”还表现在《资本论》不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完全适用的。有商品交换才会有市场,有市场才会有市场经济。试问哪一种市场经济,不需要商品、价值、价格、货币、工资、积累、再生产、利润、等经济范畴?市场经济难道不都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吗?因此,我们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资本论》“探讨式教学”的具体操作
  《资本论》所阐述的原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采取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教学过程枯燥而单调,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然后从“分组研讨法”、“头脑风暴式研讨法”、“案例式研讨法”三个方面开展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1、分组研讨法
  “方法论讨论”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不多于二十个人,教师首先提出一个要研讨的问题,三个小组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各自就这个问题在自己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每个小组自我研讨,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两个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基本观点,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小组代表和教师之间的研讨,然后,教师根据三个小组的六个代表的观点进行点评,同时进行《资本论》总结性发言。
  比如,关于《资本论》方法论的研讨,教师在提出这个问题在学生进行充分小组研讨结束后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第一,明确《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资本论》的方法包括许多方面,其核心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把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来应用,就是自觉地按照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进行思维,就是在它的指导下,具体地揭示对象自身的辩证法。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应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作为方法论,它显示出如下的特征:在联系和运动中、特别是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对象:“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当然除了唯物辩证法法以外,《资本论》的方法还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的科学抽象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等。第二,要具体剖析方法论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和叙述过程中的运用。这里仅以《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和货币》为例略做说明: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对商品货币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私人劳动”“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动”的逻辑过程中。而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最后又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而货币的产生又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货币的产生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通过层次分析法、由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等方法揭示了商品这一经济关系自身的辩证法,为我们树立了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揭示客观对象的辩证法的典范。
  实践证明,“小组研讨法”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头脑风暴式”研讨
  “头脑风暴式讨论”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主要是启发思路、讲解要领、解释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相互研讨和提倡学术争鸣。比如在讲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的“劳动价值论”时,根据商品的概念,启发学生开展关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关系的自由讨论,促使学生加深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再比如在讲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时,针对社会生两大部类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资料的生产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协调问题,我们组织进行讨论,使学生普遍认识到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片面理解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认为通过国家的强制规划,就可以达到供给与需求的比例协调。只侧重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结果不但生产资料的生产没上去,反而使消费品市场供应严重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案例式”研讨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尽可能地将《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不仅可以昭示《资本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强大生命力,而且为学生树立起运用《资本论》原理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范例。《资本论》中的一些语言比较难以理解等特点,笔者改变了以往就理论讲理论的单调作法,把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研讨,这就拉近了《资本论》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第一卷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时,我们就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研讨,讲解资本本质以及资本运动的特点。通过案例研讨使学生认识到:长期以来造成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较差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树立资本经营的理念,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树立资本经营观念,以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建立国有资本营运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总之,《资本论》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是颇具成效的。通过研讨实现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不仅消除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极易形成的逆反心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建,黎元生.《资本论》教学改革探讨.教学与研究.2004(7).
  [2]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 聪(1975— )男,山东东平人,泰山学院政法系,讲师。
  注:
  本文系泰山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本论》研讨教学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39).
其他文献
[摘要] 拓展运动作为当前一项时尚兼流行的运动项目,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培训当中,而它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根据新课标的进一步完善,能否将拓展运动更好的应用于体育课堂,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思想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将从中小学体育课堂开设拓展运动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课堂 拓展运动 可行性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
[摘要]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 要求既能体现这门学科本身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又能体现它服务于相关专业课的作用。因此,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应围绕培养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合理选择教材,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优化教学手段,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大纲 教学方式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
[摘要]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仪器仪表和机电等各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将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典型事例,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完成任务后,能够对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孔、轴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粗度与检测,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等知识达到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教学目的。  [关键
[摘要]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关系到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按照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明确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科学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 存在问题
本文对桥梁建设和维修中混凝土铺装砼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对桥面系破损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改革创新
以天津市西北半环与复康路立交节点绿化工程为例,探讨北方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 Taking the greening project of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northwest half ring and F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合作型、应用型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方式 定性评价 项目 应用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
本文主要就郊区公路常见的路拌法基层施工中从备料、拌合、碾压等方面的施工控制与工艺要求作了系统的说明,具有一定的是实用性。 This article mainly on the suburban roa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是城市道路建设中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简单的阐述了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其对路面的影响。合理选择摊铺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