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就要手段硬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文宗太和初年,薛元赏任司农少卿,后外放为汉州(今四川广汉)刺史。当时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辖成都、汉州等三十多个州府)节度使,适逢维州(今四川理县)吐蕃归降,李德裕接受该州后上报朝廷,说政敌为了陷害他,败坏计议,坚持要求把维州还给吐蕃。
  之后,薛元赏旗帜鲜明地支持上司李德裕,他上书朝廷,反对把维州归还给吐蕃。他说,趁机招抚维州,可让吐蕃腹心之地溃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此,薛元赏得到李德裕的赏识和重用。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长安城的恶棍流氓、宦官掌握的禁军横暴不法,仗势扰乱府县。而京兆尹懦弱无能,执法不严,被宰相李石罢免。李石知道薛元赏作风过硬、为官刚直,便升他为京兆尹。
  当时,长安流氓、恶棍遍布,且特征鲜明:第一,他们都剃光头。古人奉行孝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除了出家的和尚和囚徒,其他男人剃光头便是不孝,但这些流氓、恶棍却不把孝道放在眼里。第二,他们都有文身,且文身图案千奇百怪。
  有个流氓叫张干,体壮凶横,在自己的双臂上刺了两句话,“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招摇过市,公然向政府挑衅,经常在大街上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看谁不顺眼,便扑上去一顿毒打。违法犯事之后,他们便躲避到禁军的兵营中。因此,几任京兆尹都十分头疼,但薛元赏不怕他们,准备扫黑除恶,除恶务尽。
  薛元赏上任后的第三天,就对黑恶势力进行了一次毁灭性打击。他出动了五千多个士兵,在长安城抓捕光头、文身的流氓,最后清理出三十多个首恶,审讯完毕后,命令彪形大汉用棍子痛打他们,刹那间,公堂之上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很快,三十多个黑社会头目全部被活活打杀。随后,薛元赏又命人将这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摆在闹市示众,以做效尤。
  面对薛元赏的霹雳手段,张干等人的余党十分恐惧,争相用火消除文身。短短一个月内,长安城里就再也看不到光头、文身的流氓了。
  有一次,薛元赏因为公事到宰相府,听到一位禁军将领正在和宰相大声争吵。而禁军将领之所以如此放肆,是因为有大太监仇士良为他们撑腰,于是他决心打击一下禁军嚣张的气焰。
  薛元赏喝令卫兵拿下那位无礼的将领,押回衙门,扒掉军服,让他跪在地上。这位将领的同伙知道后,赶紧向仇士良求救。仇士良马上派宦官召见薛元赏。薛元赏不理,先用乱棍打死了那位无礼的将领,再穿上囚服去见仇土良。
  仇士良质问薛元赏:“你這个痴书生竟敢杖杀禁军大将,胆子不小啊!”薛元赏回答:“您是国家的大臣,宰相同样是国家大臣,宰相部属如果对您无礼,该怎么办?而您的人对宰相无礼,怎能宽恕呢?您和国家是一体的,应当为国家树立法律的权威,我已经穿着囚服来了,生死由您决定。”这番话有理有节,义正词严,仇士良无法反驳。仇士良知道那位禁军将领已经死了,而且薛元赏有理,加上他是宰相、中书省侍郎李德裕派系的人,狡猾的仇士良收敛凶态,假惺惺地赞赏薛元赏,还安排酒菜款待了他。从此禁军官兵的暴行有所收敛,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其他文献
不会种地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这位40岁的铁腕强人经历了多年的艰难搏杀,把无数难逾越的沟沟坎坎全数霸气踩在脚下,此刻君临天下,他有了全新的目标:将这个此刻饿殍遍野的国土,改造成民富国强的盛世!  这个目标十分伟大,要完成也十分困难,因为经历元朝几十年的糟蹋和十多年的战乱,乡间满眼都是荒地,城市大多成了废墟,扬州这个烟花三月常热闹的好地方,在明初只剩下18户老弱病残。大
在化学史上,有一位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开端。他就是被奉为“化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按如今的标准,波义耳称得上是一位地道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最有权力、占有广大封地的李察大公爵。优裕的家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波义耳却不留恋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生活,为了安静地钻研科学,他隐居到了乡下的庄园。在那里,他邂逅了此生的挚爱
自古以来,埃及王室就有一个奇怪的风俗,那就是只能在兄弟姐妹之间进行联姻。克莱奥帕特拉(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和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了。婚后他们共同成为埃及的统治者,当时克莱奥帕特拉才18岁,就已经表现出对权力的强烈欲望。不过托勒密十三世也不是善茬,直接联合朝中重臣,把老婆拉驱赶到了叙利亚。  托勒密十三世步步紧逼,眼看克莱奥帕特拉就要被一勺烩了。这时,罗马赫赫有名的大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上刻了个记号,并在船停后,按照记号去寻剑。  小编有话说:小时候觉得刻舟求剑的人真傻,船已经走了,哪里能找到剑呢?长大后才发现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傻,明明人已走、茶已凉,却还沉浸在过去中执着等待。  【掩耳盗铃】  范氏灭亡后,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他想背着它逃跑,又怕别人听到钟声,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做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
中国戏歌《辞·九门回忆》中唱道:“一曲定重楼,一眼半生筹……入得此门不回首,无需宣之于口。”可谓唱尽了戏子一生的悲苦与无奈,然而身为戏子的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是个例外。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在戏曲上颇有造诣,为人孤洁,一生清白,纤尘不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只娶了妻子果素瑛一人,也爱了她一生。  程砚秋与果素瑛的相遇,其实并不浪漫,二人是通过相亲认识的。  那一年,程砚秋18岁,在经历了幼
读完汪曾祺先生写的《老味道》,我对泡茶馆心生向往。在一个夏日午后,我和同学来到茶楼,体验了一把泡茶馆。  茶楼古色古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我们坐定,点了这里的特色茶饮——四碗茶。  四碗茶由待帝茶、绿茶、水潽蛋和熏豆茶组成。第一碗是待帝茶,用饭糍干加糖冲上开水即成。老板娘介绍说,这茶过去是用来招待贵客的。茶叶经水泡发,像白云片片舒展开,品一口,真是香甜适口。  第二碗茶是清茶,在这炎热的天气,
《异苑》中记录了一件关于饮茶的奇闻逸事。  会稽郡剡县中人陈务早丧,留下遗孀与两个孤儿。妇人带着尚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寡居在一座山野老宅中,日子虽然清苦贫寒,却被她活出了自己独特清雅的滋味。大约受丈夫影响,妇人对南朝士族饮茶的风尚颇为钦羡,逐渐也形成了好饮的习惯,闲时便于山野之间采摘鲜嫩的茶叶,阳光暴晒后再用明火干炒一番,芳香四溢间,可以泡饮的茶叶也就制成了。竹下听风,煮水煎茶,一家人在乱世之中,觅得
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仗着高廉的势力横行霸道,抢占了柴进的叔叔柴皇城的花园水亭,还殴打了柴皇城,使他一病不起,最终离世。柴进收到消息后,带着李逵赶到高唐州,殷天锡被打抱不平的李逵打死了。李逵打死殷天锡看似在柴进的意料之外,实际上则是柴进的借刀杀人之计。  柴进到柴皇城家后,先探望柴皇城的病情,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然后表示要倚仗家传的丹书铁券告倒殷天锡。柴进想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家族的合法权益
在金庸小说中,要论浪漫,谁也浪漫不过黄老邪:妻子过世了,他十年如一日,在玉棺旁堆满世界名画和珍贵文物,把墓室摆放得像个微型博物馆。为了给夫人殉情,他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浪漫的死法,专门造了一艘大游轮,要带着妻子的玉棺扬帆出海,自己则傲立船头,吹动玉箫,和船一起沉没。  只可惜,即使他为妻子做了再多浪漫的事情,都无法改变妻子去世的现实,反而显得很不实在,远远不如木讷、憨厚的郭靖为黄蓉做的一件浪漫的事。
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拥有六十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是健康的象征,洗澡则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医生的嘱咐,哪怕是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也绝不会轻易洗澡。尽管体臭标志着“健康”,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上流社会的人们便绞尽脑汁寻找能与臭相抗衡的味道,香水应运而生。当时最受欢迎的香水是来自法国格拉斯的“臭”皮匠皮埃尔发明制作的动物香精。  皮埃尔家族世世代代从事皮革制造,到了皮埃尔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