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训练,从小抓起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盼望孩子一生平安顺利,但美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灾害的发生。所以,让孩子拥有临灾智慧,从日常生活、游戏训练中拥有顺利逃生的技能,是一项迫切的家教任务。
  
  震灾逃生训练
  ——关键词:抱头蹲下
  ◎场景模拟:注意积累家中的纸盒、纸箱,以及一些包装用的泡沫板。用这些东西在家里搭建“小屋子”,在小屋子里放一只小凳子,然后让孩子钻进“小屋子”里。大人先摇晃“小屋子”,边摇晃边喊:地震了,地震了……摇晃十秒钟后,迅速将“小屋子”推倒。
  ◎孩子应对:听到大人喊“地震了”时,不要慌乱,更不能乱跑,应该迅速抱头蹲在小凳子的旁边。等到“小屋子”倒塌之后,要深呼吸,镇定心绪,清理自己身边的废墟,扩大周围生存空间。然后敲打小凳子发出声响求救。
  ◎训练目标:通过这样的反复模拟训练,提高孩子应对震灾的心理素质,并形成“地震来了要迅速蹲下”的心理反射。孩子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可能会提出自己的逃生方式,家长要给予点评,说明哪些方式是有效安全的,哪些方式是不可取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应对震灾的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逃生技能。
  
  火灾逃生训练
  ——关键词:伏地前进
  ◎场景模拟:将家中的红色塑料袋用剪刀剪成长条,然后每10个长条扎成一小捆,再将这些小捆按照10厘米的间距绑在两根长竹竿上。爸爸手持两个竹竿,上下晃动,一边晃动竹竿,一边模拟火警信号。这样火灾现场就模拟成功了——红色的塑料长条就是灼人的“烈焰”,火警信号可以增强场景的危机感。
  ◎孩子应对:孩子置身于模拟火场内,用一块沾过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伏地前进寻找逃离火场的出口。在模拟过程中,大人不断变换两根竹竿的方向,借以改变火场出口方向,孩子在不断变化的方向中,保持清醒镇定,不断调整自己的出逃方向,最后冲出火场获救。
  ◎训练目标:让孩子感受火场情势的复杂性,培养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镇定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训练过程中,大人可以不断地喊“伏地前行,不要站立”,以此养成孩子在火场中求生的最基本姿态。养成这样的火场逃生姿态,可以避免被火场中的毒烟熏倒——让孩子知道,在火场中浓烟比明火更危险。
  
  水灾逃生训练
  ——关键词:大喊救命
  ◎场景模拟:用一个塑料盆装满水代表江河湖泊,将两个小玩具人当成孩子和爸爸。孩子和爸爸分别拿着小玩具人在装满水的塑料盆沿上走,模拟失足落水的情景。
  ◎孩子应对:当两个小玩具人一起在“河岸边”走的时候,爸爸和孩子要互相提示“这里水深,要离开”;当两个小玩具人同时落水的时候,爸爸和孩子要一起大声喊“救人呀,救人呀”;当只有其中一个小玩具人落水的时候,还在“岸”上的小玩具人只准大声喊“救人呀”,不准跳下水去救人。
  ◎训练目标:事实证明,许多孩子在落水或是看到别人落水时,要么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让他失去了大声喊救命的本能,要么在救他人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所以“落水模拟训练”一是要让孩子认识水的危险性,二是要让孩子知道面对水险自救或是救人时的最佳方式是大声喊“救人”,一声不响或是贸然救人都不是最佳的逃险方式,这样做只会险上加险。
其他文献
妈妈在厨房准备晚饭,彬彬进来向妈妈投诉:“莉莉她们不让我一起玩生宝宝的过家家。妈妈,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生宝宝?”    点 评:  很多时候,当孩子希望了解某些和“性”相关的问题,只是出于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好奇,并不是关注性概念本身。对此,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将孩子所希望了解的部分明确地告诉他。  场景一中的妈妈,对孩子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并禁止孩子参加扮演游戏。游戏是促使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Inspirational Qnotes to Learn Before Your Test考前勵志名言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如果孩子总是牢牢地守着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动,自己不玩的东西也不让别人来玩,感兴趣的东西又总想占为己有……那么他会失去很多与别人分享和交往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会渐渐无法与别人分享合作,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所以,学会分享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一项本领,它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以身作则,示范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他们很多的
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不慎面部朝下跌到地上,除了面部、唇部会受损伤外,口腔里的牙齿也同样会遭到猛力的冲击而受损。一旦牙齿受伤而又未能及时发现,会给孩子今后的口腔健康惹来麻烦。  ■牙齿移位:乳牙的特点是牙根比恒牙短,埋伏着牙根的上下颌骨质地比成人软,可塑性强,因此受到外力的打击容易移位,外力过猛时整个牙齿可能会被撞入颌骨内。  处理方法:轻微移位,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牙线结扎固定,定期复诊,直至移位牙
母亲节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很晚才回到家。进门后见女儿正埋头写作业,为了不打扰她,我悄悄绕过她直接进房。借着书房淡淡的灯光,我忽然发现枕头旁有什么东西横放在上面,我连忙过去一看,惊叫起来:“哇!居然是一朵鲜艳的康乃馨!”一定是女儿送我的节日礼物!我欣喜不已,拿着女儿送给我的鲜花来到书房对她说:“谢谢女儿!你送的鲜花真漂亮!”然后我俯下身,捧起女儿的脸狠狠地亲吻了两下。女儿显然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
入冬以后,随着天气逐渐寒冷下来,宝宝的日常生活也跟着发生变化。这时,父母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宝宝日常中的衣食住行进行调整。    衣    在寒冷的冬天,宝宝与成人一样,也需要添衣加裤进行保暖,以抵御风寒的袭击。家长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凉凉的,就给他加一件衣服。当孩子出门时,则需要给他穿上一件大些的外套挡挡风。但是,也不必穿得过暖,常言道:“要想小儿安,常保三分饥和寒”,这是由于宝宝的活动
不少家长也许会心存疑虑:3岁以前的孩子也能够进行学习吗?回答是肯定的。3岁以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一种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若外界刺激丰富而恰当,孩子的智力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婴儿早期智力发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外界刺激。”  那么,我们应该给3岁前的孩子怎样的外界刺激,让他们及早地学习,以促进其
和现在不少独生子女一样,4岁的儿子兵兵喜欢挑食、不爱锻炼,虽然体重不断直线上升,体质却日渐娇弱。因为比较胖,兵兵很怕热,我便提议暑假里带他去学游泳。想到炎炎夏日里能在清凉的泳池快乐畅游,不爱运动的小胖子兵兵也忍不住心动了。  其实除了避暑,我还特别希望能通过游泳让孩子加强锻炼,适当减重。3~6岁是孩子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也是身体各器官协调、肌肉生长的发展期,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学会游泳。游泳
生活不能没有幽默,就像春天里不能没有鲜花。法国人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并将其渗入到家教的点点滴滴中,这种独特的幽默教育方式,使他们的孩子大多具有新奇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幽默中学习礼仪  法国人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启迪孩子新奇的想像。他们不是贪图省事买几本书,或者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述同一个故事,以此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和创造力。他们更趋向于在生活中随机教育,使孩子在幽默火花的碰撞下锻炼思维,学
汽油等传统能源的枯竭只是时间问题,在未来,我们拿什么驱动爱车的引擎,拿什么点亮大家的城市,拿什么造福你我的后代?这些问题,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但始终不愿直面,直到它已经变得迫在眉睫。上汽大众首款新能源SUV——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的耀然而生,它的完美高能双擎动力系统,成功的塑造了能源与环境之间平衡的艺术。  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它的名字似乎有些高冷,透着浓浓的硬核科技范。它的特殊标识“PH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