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更亮丽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他科目。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会影响到成绩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语文教学,利用录像、光盘、网络等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兴趣,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感知了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还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不再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而是乐此不疲地探索奥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将学习中的疑难之处用直观的方式再现出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为了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起始,我就播放草塘秀丽景色的录像,并伴以富有激情的独白,这样就使学生对北大荒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再揭示课题《可爱的草塘》,并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随后让学生联系课文说说草塘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感想如何。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本文是围绕课题中“可爱”一词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由于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说出的词汇、句子自然丰富具体,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始终保持着“我要学”的求知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这说的是教育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通过图画、录像、音乐、动作及语言等直观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急于想从课文中探个究竟。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由于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难以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现象、深奥的科学道理等知识。在教学这类抽象、深奥的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依据课文,依靠口头讲解,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理解知识,也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却占有优势,它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做到声、形、色并茂,将知识直观展现出来。我们在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像、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1.利用多媒体,突破字形教学中的重难点
  新课程低年级的识字量大,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重难点,我们可以发挥多媒体画面富于变幻、信息反馈及时、具有灵活性和仿真性等特点,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和需重点强化的知识点,设计和安排课件呈现的内容。如《美丽的公鸡》一课中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那我们现在就要看清楚这只虫子在哪里。”这时,我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的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这一点。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课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 “园林瑰宝”“建筑精华”当年的辉煌过去难以体会,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即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热爱中华优秀文化。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搜集图片,采用多媒体再现圆明园当年的景观,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受到情感陶冶。我给学生出示了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弄清圆明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周围小园的分布,结合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在远观图中分辨哪是“月”哪是“星”。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借助想象,谈观察,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在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景物时,我把从网上摘录的图片制成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里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让学生知道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兼具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的壮观的园林,被称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这样,学生畅游了圆明园,领略了圆明园的辉煌,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爱”的情感。
  然后,我给学生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侵略者“抢掠、毁坏、放火”的片断,让学生体会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巨火,稀世珍宝被侵略军洗劫一空,仅存的残垣断壁诉说着百年耻辱。这样,学生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还让学生讨论“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这个问题,表达自己的主张和理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使学生更加关心现实生活中的话题。这样利用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开发了学生的信息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使学生能轻松理解知识,突破了难点,感悟也能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多媒体作为联系师生的工具,可被用来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情感激励,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创设联系的纽带,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更加平等,交流更加畅通,更好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我们的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亮丽。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新世纪是一个信息与科技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的中小学已经广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新课程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如何教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中学化学教育作为化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和启蒙阶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中考时的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敞开大门。  现代教育
一辆东南得利卡汽车出现怠速运转抖动和加速不畅的故障现象。用常规方法检修了油路系统,没有发现异常。然后着重查高压电路和电控部分。经检查,高压电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膜裂法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非织造布,包括由平均线密度为0.520dtex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铺叠而成的长丝纤维网,利用反复针刺加固和拉伸的方式使长
【摘要】刘邦与项羽都有伟大与崇高的一面。刘邦的伟大与崇高是理性的、政治的;项羽的伟大与崇高是感性的、生命的。理性使刘邦的政治生命具有了思想高度,感性使项羽的自然生命具有了情感境界。  【关键词】项羽 悲剧 感性 生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夏日绝句》中对项羽的思念与悼念之词。在楚汉争霸后的千百年历史中,还有像杜牧、陆游、王安石等文化名人或历史名人,都
胡可先同志之文,功力颇深。文中对于拙著《杜牧年谱》提出九项商榷意见,其中有几个项目考证精细,足以补正拙著疏误之处,使我受到裨益。如谓《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之“李中丞”应是李道枢而非李款(拙著曾据冯集梧《樊川诗集注》认为是李款);《上李中丞书》之“李中丞”应是李让夷而非李回;
一辆1991年产丰田大霸王旅行车,发动机故障灯常亮且空调不能工作。用户反映该车不久前曾因修空调更换过空调电磁离合器。目前,在装备了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车型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形势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以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丰富学生见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兴趣 情境 容量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先进的
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法和质量使学生学好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题。新课改、新课标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观念,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方式”是非常正确,非常必要的,是适应现代化社会教育规律的。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学习,把时代的主题注入传统的模式教学的课程里呢?  一、转变旧的观念,实现新的理念  教师以往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均存在着弊端,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应当首先改变
2016年10月13~14日,Chomarat团队在诺克斯维尔JEC论坛介绍了其满足汽车需求并专注于低成本先进复合材料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