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形势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以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丰富学生见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兴趣 情境 容量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此,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浅谈如下几点。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行为。所以,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被动学习,没有内在参与学习的动力。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新的事物,只有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与传统教学黑板加粉笔加教材以单一的语言描述为主的教学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鲜艳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片,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能够带给学生愉悦轻松之感,这样使得枯燥的教学更轻松、更愉悦、更和谐,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与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究。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主观行为,而不是在外界强制下进行的,带给学生的是乐趣、是享受,因此,学生会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来完成,真正实现了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创设教学情境,化解教学重难点
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每一篇文章都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在简单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对某人、对某事浓厚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而这些都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这也正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传统教学以讲述为主,虽然教师极力用语言等来描述当时的情境,以期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对文章意境、情感、主题的把握,但是受客观限制并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可以为学生创设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写作背景、风俗人情等,可以使学生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置身于当时的写作情景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刻了解文章的意蕴与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向文本,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与体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如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可以说字字精练,句句经典,在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景色、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但学生在学习时却很难真正理解古诗,而只是对古诗的基本含义有所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古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这样能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心情、处境,体会到诗中的人与景、事与物,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诗文的意境,从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觉得古诗不再难学,古诗学习不仅仅是简单释义,而是有着更为真实丰富的东西在等着他们。
三、减轻教师负担,增大课堂容量
(一)备课更高效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字资料,然而受当地办学条件的影响,教师所能查阅的书籍十分有限。有了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收集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这样减少了教师查阅书籍的时间,使得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信息,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新理念,进行教科研活动。
(二)减少板书时间
以往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都需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往往也因看不清、书写不工整,而对知识造成一些误解。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板书中摆脱出来,课前将所要讲解的内容输入电脑,课上只需进行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在大屏幕上进行显示。这样,教师在讲解时便可以走下讲台,在课堂内进行巡视,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也不会因看不清而影响知识的识记。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使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主动探究,也大大增强了知识的密度,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当然,教师在运用课件时应切忌盲目追求知识传授的量,而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语文课上成课件的讲解课,从而使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以教师与电脑为中心,而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展。
四、拓宽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认知更加多元化。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抱着教材不放,既不符合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更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只会把学生限制在教材上、课堂内,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而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跨越古今,纵横世界,充分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与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教学信息,为学生开拓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更多与时代发展相顺应的信息,这对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丰富、知识视野的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观念寓于多媒体教学中,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总结出更多运用多媒体的方法,使多媒体辅助下的语文教学更有效,学生学得更积极,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国玉.语文与多媒体.山西教育:教学,2011(5).
[2]王富霞.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
[3]黎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下),2012(2).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兴趣 情境 容量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此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对此,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浅谈如下几点。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兴趣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对学习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行为。所以,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被动学习,没有内在参与学习的动力。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新的事物,只有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与传统教学黑板加粉笔加教材以单一的语言描述为主的教学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鲜艳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图片,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能够带给学生愉悦轻松之感,这样使得枯燥的教学更轻松、更愉悦、更和谐,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与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究。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主观行为,而不是在外界强制下进行的,带给学生的是乐趣、是享受,因此,学生会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来完成,真正实现了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创设教学情境,化解教学重难点
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每一篇文章都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在简单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对某人、对某事浓厚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而这些都是语言所难以表达的。这也正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传统教学以讲述为主,虽然教师极力用语言等来描述当时的情境,以期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学生对文章意境、情感、主题的把握,但是受客观限制并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多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可以为学生创设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写作背景、风俗人情等,可以使学生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置身于当时的写作情景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刻了解文章的意蕴与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向文本,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悟与体验,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如古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可以说字字精练,句句经典,在简短的文字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景色、一个个感人的场面,但学生在学习时却很难真正理解古诗,而只是对古诗的基本含义有所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古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这样能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心情、处境,体会到诗中的人与景、事与物,使学生头脑中浮现出诗文的意境,从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觉得古诗不再难学,古诗学习不仅仅是简单释义,而是有着更为真实丰富的东西在等着他们。
三、减轻教师负担,增大课堂容量
(一)备课更高效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字资料,然而受当地办学条件的影响,教师所能查阅的书籍十分有限。有了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收集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这样减少了教师查阅书籍的时间,使得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更多的信息,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新理念,进行教科研活动。
(二)减少板书时间
以往教师所讲授的内容都需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往往也因看不清、书写不工整,而对知识造成一些误解。有了多媒体,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板书中摆脱出来,课前将所要讲解的内容输入电脑,课上只需进行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在大屏幕上进行显示。这样,教师在讲解时便可以走下讲台,在课堂内进行巡视,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也不会因看不清而影响知识的识记。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使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主动探究,也大大增强了知识的密度,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当然,教师在运用课件时应切忌盲目追求知识传授的量,而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语文课上成课件的讲解课,从而使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演变成以教师与电脑为中心,而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展。
四、拓宽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认知更加多元化。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抱着教材不放,既不符合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更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只会把学生限制在教材上、课堂内,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而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跨越古今,纵横世界,充分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与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教学信息,为学生开拓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更多与时代发展相顺应的信息,这对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丰富、知识视野的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观念寓于多媒体教学中,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总结出更多运用多媒体的方法,使多媒体辅助下的语文教学更有效,学生学得更积极,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国玉.语文与多媒体.山西教育:教学,2011(5).
[2]王富霞.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
[3]黎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下),2012(2).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