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中学化学教育作为化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和启蒙阶段,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中考时的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敞开大门。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了,而是要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教书只是我们育人的一种手段。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厌学的特点,也就是学习的兴趣欠缺,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怎么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和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个问题。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生单纯地学习知识,往往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所以效率不高。融于情境中的知识,才能显示出活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出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与思维特点等,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预留空间。
二、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十分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如介绍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在介绍金属化学性质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暖气片要刷“银粉”,暖气管要镀锌;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毛制衣服与化纤衣服的鉴别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泃河河水污染的原因是否与泃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上游的农村、工厂等有关,又哪些关系;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水垢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教师多利用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能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学生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它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信息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信息的表现力更直观、形象,表现形式更灵活。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多媒体与化学教学巧妙整合,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与传统的教学媒体以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多渠道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运用多种媒体的协同作用,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适应未来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在讲到“二氧化碳的用途”时,怎样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多种用途呢?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了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灭火等的动画,动画形象、生动,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用途。再如,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我播放了古代“湿法炼铜”的过程的视频,并请同学们根据视频思考这个现象应用了哪个化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很轻松地便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一举两得。
四、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在复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对于气体的收集,大多数同学们认为很简单,往往不屑一顾。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利用一个洗气瓶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这个装置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果能收集,气体应从哪个导管口进入?(2)若集气瓶中已经装满水,可以收集哪些气体?(3)在集气瓶中装入某些试剂(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等)用于洗气,气体应从哪个导管中进入?若去除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集气瓶内应盛的物质应该是什么?(4)若用此装置证明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应盛的物质应该是什么?(5)若将此装置倒过来,气体从长导管通入,可收集哪些气体?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更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几点做法。总之,我们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责编 高伟)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认知兴趣,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敞开大门。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了,而是要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教书只是我们育人的一种手段。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厌学的特点,也就是学习的兴趣欠缺,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怎么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和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个问题。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学生单纯地学习知识,往往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所以效率不高。融于情境中的知识,才能显示出活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标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出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与思维特点等,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预留空间。
二、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十分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介绍身边熟悉的事物,如介绍冷冻剂的发明与更新联系冰箱、冰柜、空调;在介绍金属化学性质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暖气片要刷“银粉”,暖气管要镀锌;介绍物质鉴别方法的时候,可以联系到毛制衣服与化纤衣服的鉴别等;在学习水资源污染与保护这一课题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导致泃河河水污染的原因是否与泃河两岸的居民、医院及上游的农村、工厂等有关,又哪些关系;在介绍溶洞里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水垢的成分、形成、以及除去水垢方法,并探究滴水穿石的真正原因。教师多利用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能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学生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它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信息的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信息的表现力更直观、形象,表现形式更灵活。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多媒体与化学教学巧妙整合,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与传统的教学媒体以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就可以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多渠道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运用多种媒体的协同作用,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适应未来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在讲到“二氧化碳的用途”时,怎样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多种用途呢?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了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灭火等的动画,动画形象、生动,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用途。再如,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我播放了古代“湿法炼铜”的过程的视频,并请同学们根据视频思考这个现象应用了哪个化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很轻松地便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一举两得。
四、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例如在复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对于气体的收集,大多数同学们认为很简单,往往不屑一顾。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利用一个洗气瓶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这个装置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果能收集,气体应从哪个导管口进入?(2)若集气瓶中已经装满水,可以收集哪些气体?(3)在集气瓶中装入某些试剂(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等)用于洗气,气体应从哪个导管中进入?若去除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集气瓶内应盛的物质应该是什么?(4)若用此装置证明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应盛的物质应该是什么?(5)若将此装置倒过来,气体从长导管通入,可收集哪些气体?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更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几点做法。总之,我们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