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职权的性质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职役二字,最早见于唐代。在旧唐书职官志中有所涉及,“……无职役者点充”。这一概念并非指社会中的赋役制。到宋代,马端临著的《文献通考》中,明确地提出了职役,是作为一种赋役制度而提出的。马氏为区别宋和以前诸代徭役制度的不同,故称之为职役。尽管他从古至今,较完整地阐述了各代徭役的情况,还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只能从负役形式上有所区分,未能从根本性质上说明它们的异同。继宋代之后,学术上均没有明确宋代职役的确切性质。解放前,聂崇岐先生在《燕京学报》上,曾发表过
其他文献
<正> 古人作诗颇讲究意味。举凡诗味纯美而脍炙人口者,人们则每以“隽永”称赏之。“隽永”一词,最早见于《汉书&#183;蒯通传》:“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叙其说,凡八十一首
<正> 屈原的出现,不仅给《诗经》之后沉默了许久的诗坛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为人们树立了政治的道德的风范。前者没有人提出过疑问,而后者关于“存君兴
初中语文第三册补充教材中,《绿叶》一文的思考题将这篇小说的主题归纳为“揭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会允许霸道存在”,有关的教学参考文章也持这种看法。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
杨骚是诗人,但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成绩也相当可观,只是当今很少有所论及。杨骚的戏剧创作,和他写诗的历史差不多是同步。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有《心曲》问世,以后三十余年绵
匈牙利著名翻译家拉多&#183;夕吉尔博士说过,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这里所说的逻辑活动指的是人类的思维活动,即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因此,翻译的实质是对
<正> 孟浩然的诗歌,闪烁着他很强的审美理想。对于诗人来说,审美理想就是他所憧憬追求的最美最好最高的境界,是他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艺术性升华。孟浩然的人生理想貌似单
<正> 祭歌这种形式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的卦爻辞,等到楚辞中就更臻于成熟了。屈原《九歌》中的《河伯》,就是祭祀河神的诗歌。但它不是宫廷的祭歌,而是屈原在民
(一) 雅波是马华文坛知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他原名王昌波,祖籍中国广东省乐会县,1947年2月生于大马吡叻州太平。早年就读于华联中学时,便酷爱文学。以后入新加坡南洋大学中
李煜,作为我国词坛上的一位杰出的抒情词人,其词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情真、情善,并把这种感情上的美,通过卓越的表现技巧上升为艺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