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创造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ya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阶段的儿童,小肌肉群正处于很幼嫩的时期,思维阶段也是从直觉行动思维迅速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过渡,这时候他们最需要、最适合的就是大量手眼结合的运动。彩泥较为柔软的质地以及较高的可塑性,让幼儿只需通过简单搓、团、压、捏、拉等手法,顷刻间就可以随意地创造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塑造造型的同时也大大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
  一、先“环境”后“兴趣”
  环境的创设对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从小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创造氛围的环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因此我们班上开设了泥工区,晨间或者区域游戏时孩子们都可以去玩。在环境布置方面,构思新颖、形象,有各种橡皮泥制作的造型图片、步骤,展架上我将孩子们的作品完整保存,为孩子们的积极创造奠定基石。同时泥工区要有丰富的泥工活动材料与工具,如橡皮泥、泥工刀、小木棍、图形模板及其它辅助材料等,这样的物质环境才能激起幼儿对泥工活动的浓厚兴趣与创作欲望。
  二、先“方法”后“指导”
  除了泥工活动本身对幼儿创造力有所发展之外,进行怎样的指导也是关键。
  对于泥工活动的指导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授,所以要先选取有效的方法,启发孩子的创造想象源泉。
  1.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话。比如:在《彩泥变变变》这个活动中,我以魔法师导入活动激发孩子们兴趣,魔法师用灵巧的双手把一块很小的橡皮泥变出了丰富的造型,搓一搓就是一个球,压一压就是一块饼,拉一拉就是一根小棒子,切一切就是一个个小团子。在魔术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兴趣浓厚,发挥想想,也不断创作出令人惊喜的作品。
  2.贴近幼儿生活的选材
  幼儿由于年龄的限定所接受的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往往不能较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从幼儿身边抓起、从最简单的事物中入手选择泥工内容,激发孩子参与泥工活动的乐趣。如孩子们喜欢吃的棒棒糖、喜欢的动植物等等,无不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再如泥工活动“好吃的水果”、“热闹的马路”、“海底总动员”、“美丽的春天”,这些来源于幼儿生活实际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提升了活动的质量。
  3.将泥工活动融入主题活动
  我们的泥工教育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如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时,有一个活动《京剧脸谱》在孩子们对各种京剧脸谱的特征认识掌握后,我就设计了泥工活动《京剧脸谱》,让孩子们通过泥工的方式也让他们自己创造一个京剧脸谱,孩子们通过搓、压、团、切等方法,将自己创作的脸谱表现的形象生动。通过制作脸谱,幼儿能熟练地使用辅助工具,初步知道颜色之间的协调搭配,泥工的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乐滋滋地自我欣赏,兴致勃勃地向同伴炫耀,其乐无穷。
  4.在区域游戏中渗透泥工活动
  由于受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创造潜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让他们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层次的自我发展,我们专门设置了泥工区。我们根据主题及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提供了各种成品、半成品,有各种瓶盖、彩纸、毛线、种子等大量材料。孩子们在活动区里自由操作。孩子们可以拿着做好的水果给水果店卖,拿着好吃的棒棒糖给娃娃家的娃娃吃,拿着做好的小鱼去鱼塘钓鱼。泥工活动,打破了美术教学的单一模式,时间自由掌握,材料自主选择,充满了无限吸引力。
  5.启发诱导,放手创作
  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的经验是最深刻的,对幼儿的主动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中,我們启发幼儿利用所掌握的美术技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组合等再创作。如幼儿给已成形的水果组合成水果拼盘;用圆组合成等不同的物体形象:毛毛虫、葡萄、樱桃等;用刀刻的方法在已成形的物体上刻出自己喜欢的花纹、图案等。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泥工的技能,锻炼了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同时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创造性劳动的愉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先“放手”后“个性”
  在实际的泥工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以促使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如在“海底总动员”这一泥工活动中,我没有限制孩子们专门做什么海洋生物,而是先导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认识什么海洋生物,喜欢什么海洋生物,喜欢的海洋生物又是什么样子的,等孩子们自主进行泥工活动时,我只在教室中进行指导,给予一些技术上的指导。这样一来,让我惊喜的看到了各种海洋生物,有胖胖的海豚、绿绿的水草、凶恶的鲨鱼、五彩的贝壳等等。然后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一张蓝色的大纸,孩子们一起将他们的作品组合成一副美丽的海底总动员图,无形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四、先“欣赏”后“评价”
  对幼儿泥工作品进行评价时,我们先将孩子们的作品一一陈列,再组织孩子进行欣赏、互评。在此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我的欣赏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发现别人的有点、创新,再提高自己的玩泥水平。而老师也把握好技巧评价与情感评价的和谐统一。善于发现每一件作品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幼儿作品,并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美丽的春天”泥工中,有些孩子做出了蝴蝶、柳树、毛毛虫、风筝、小鸭子、花朵……对于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很强了,如果再一味的夸赞,孩子不免会骄傲起来,所以在观察他们的作品时,我会这样跟孩子们说“你们的小手都很能干,小脑袋也很聪明想出这么多春天的特征,可是我发现有的蝴蝶翅膀坏了,还能飞起来吗”孩子们听了以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加工,这样做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加的精细了。
  不难发现玩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了,当孩子们在玩泥时我们安静的看着、聆听着,就会发现泥工的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妙不可言的。因此我们只需要正确地、科学地指导,孩子在活动中可以积累深厚的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获得情感的发泄,收获成功的体验……
  【作者单位: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其他文献
现有英语学习条件下,仅依靠听、说的信息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实现大量语言信息输入的可靠途径。研究增加小学英语阅读信息量的途径。从英语阅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建设、构建读物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新的途径。  一、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取决于阅读素材量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英语作为承载和传输信息的一种国际化语言,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获取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体育课程标准》的任务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形成一定的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它作为一种集智慧、竞技于一体的益智活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条理性、记忆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孩子产生潜意识的超越意识和竞争危机意识,更能很好地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个人涵养。基于考虑到围棋文化的深远意义和对孩子人生发展的作用,以及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要,通过近我园教师三年的探索、研究和不断调整、完善,我园已经初步形成
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诸如告诉、教导、训诫等手段而获得的。教师只有凭借语言文字提供的信息,引发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才能帮助学生从文章作者理性的独白中去领悟思想、去体验情感、去提升智慧。那么,该如何在教学中突现自主、提升语文学习绩效呢?  一、注入情感、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自身要
纵观全局,“安全”教育似乎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然而,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让每个学校都提高警惕。为确保安全,本应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被停止,人为的将学生与社会割裂,与生活脱节,進行着书本到书本式的封锁式小循环,从而形成了“花盆效应”,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行。笔者以为:在幼儿园安全教育必须基于儿童本位有效开展。  一、多元体验,培植意识,强化行为  1.环境暗示 培植意识  儿童不
2009年4月13日,在海州实验小学阶梯教室里正在进行市第二期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会上市教研室的王伊菊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写个英语课题,当时大家都瞢了,因为课题对我们都很陌生,拿到手不知道怎么搞?但是我们还是硬着头皮搞,有一天,我突发其想,何不针对我们学校的特殊地理位置结合教学实际研究个课题呢?因为我们新华小学是淮大、新海高中的邻居,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花果山脚下,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我们学
常常看到一些上得十分顺利的课,老师讲得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然而,既然学生都会了,老师为什么还要教呢?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没有矛盾,老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性来自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下面就以《认识圆锥的高》为例来谈谈如何设计“融错”教学。  一、说高  1、教师设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它有没有高?  
早期阅读一般是指0-6岁的学前儿童通过绘画、文字或色彩等视觉以及成人形象地讲读等方式,理解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是幼儿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充分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有效实施相关的举措,发展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是新时代的研究课题,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图画书中的具有许多卡通形象,它们
一、性情率直,真情流露,寓情于景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  学生认识的不仅仅是课文中“九百”、“银丝”、“断掉”这样的文字。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影像等情景创设,置身绝壁,感悟台阶的漫长、陡峭、危险,人行尚且艰难,扫路人劳动环境的艰辛可想而知,崇敬、尊重、爱怜、心碎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纯洁而感伤的情感会在心中升起,净化心
现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绝大多数的课文内容都很多,虽然教学参考书上很多课文都建议老师上3课时,但实际上又有几位老师能做到。尤其是在严格要求执行课程计划的今天,高年级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课表上的课就6节左右,而每天早中晚的一些时间也要与其他主课老师分享,连作业讲评都觉得时间紧迫,如果是班主任,再加上一些日常琐事,能把每篇课文扎扎实实两课时上下来就很不错了。这就造成了现在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完全是囫囵吞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