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习的思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7~8期合刊上,蒋祖慰老师的《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案例》一文,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组织学生研究语言。”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语感。对此,我有几点疑义。
   蒋文过度强调学习语言,而否认研究语言,不主张寻找语言规律,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就散文而言,分析语言是不能少的。小说也应该把学习语言和分析语言相结合,不可偏废。
   首先,对“语感”的定义,蒋文说它是“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作为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词之一,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语感是什么?这在语言学上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一般达成的共识是“语感实际上是由外部语言在人的内心引发出来的诸多感应。这种感应有着相当复杂丰富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感受、联想想象、揣摩品味、情感体验以及质疑感悟等等。”(张福生、魏正书《试析语感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语感的概念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是,蒋文对语感的定义也强调其经验性,那么,经验不应该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吗?文中还说到“学生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对词语含义、语法规则等,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就越强。”其实,这里说的“格”就是语言规律,寻找语言规律是学习语言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自觉和不自觉中都在进行的一个活动。
   文章还以学龄前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来证明不能先了解词的构成、句型、修辞等,否则就学不好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在高中阶段应该是不同于儿童的,这个道理显而易见。高中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从众多语言现象中归纳语言规律与运用语言规律来丰富话语,两者相结合。
   谈到语感教学时,作者认为语感分析“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如词性、句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称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运用效果。”这实际上只是强调对语言作语用分析,在后面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看到整个课堂程序都是围绕“语言得体”这一个中心环节来进行的。而语用分析只是语言分析的一个层面。很多语言若从句法等角度来分析,能够读出作品中更深的意义来。如,孙犁的《荷花淀》,水生嫂对丈夫的一句问话:“怎么了,你?”,从主谓倒装句式的角度,才能分析出水生嫂内心对丈夫的关心和急切想知道情况的心情。
   就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来说,王熙凤携黛玉之手,连着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三个连问句后,完全没有要黛玉回答之意,没有停顿,紧接着就说“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可见其虚情假意,她这一切只是做给贾母看的,也是在表明自己的身份。我们从连问句的角度来看,也能分析出人物性格来。如果仅从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的角度是看不出这点的。
   在分析语言得体上,从复句关系的角度也能看出说话的艺术。如,邢夫人苦留黛玉吃过晚饭去,黛玉笑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里用了转折复句,而不是直接拒绝,显得语气很委婉。再如,王夫人叮嘱林黛玉不要理睬宝玉,黛玉说:“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这里,黛玉先用了一个转折复句,不能说宝玉的不好,再用一个让步关系的词“况”,让王夫人听了既高兴,又放心,此处可见黛玉确实是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说话十分谨慎,很有艺术。
   总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习语言和分析语言相结合,不可偏废。
  
   余芳,教师,现居浙江金华。
其他文献
心理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预选的特殊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人们的学习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它有时可以使认知活动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忽视条件和环境的差异,给学习造成障碍。   一.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定势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定势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学生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只不过学习对他们来说丝毫没有乐趣可言,并且缺乏安全感,总对自己
非言语行为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进行良好的沟通。本文着重从身体语和副语言两个方面,分析说明非言语因素在史诗《玛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课堂逐步被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被打破,这是教学的改革,更是教育教学事业的突破,同时也是教师群体的一次机遇和挑战.换言之,我们需要让
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没定的课程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我校八年级实验一区从2013年8月起,借助于构建十二年一体化英语课程体系项目研究的契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阅读为中心,培养初中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的专项主题研究,效果显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年整体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养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
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量的累积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中英语泛读量的补充一直是高中英语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高中开始纯粹的阅读课
回忆性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散文类型,《老王》《风筝》《背影》等文章都是典型的回忆性散文,其最重要的写法便是文中有两个“我”.能否明确回忆性散文的特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
引言我们在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倡导寓教于乐和学以致用,主张教师从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点讲解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
顶岗实习支教是检验高师学生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实践活动,能够帮助高师教师发现自身不足,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近年来,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中的表现已有很大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语文阅读起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