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像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住辉煌的历史瞬间
  几十载沧海桑田,看神州人间巨变。弹指之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已经过去了60多年。逝水般的岁月流去,当年英勇奋斗的那一代人大都作古;对今天在工业化、信息化和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来说,那场改变祖国面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已是那样遥远。不过,今天都是历史的沿续,懂得昨天才能明确今天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最形象、生动的历史学习方法,又是重温影像资料。
  如今新一代人读书时注重“图文并茂”,适应新时代的这一需求就必须调整出版业,珍贵的老照片在此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的世界上,各地的博物馆、档案部门、出版社等机构,都将过去拍下的镜头视为展示历史记录的最佳资料,因为这才是最真实的图像。此次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了《红色影像》这部历史相册,向读者展示了堪称时代绝版的历史照片。通过阅读,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昔日的烽火年代。
  历史是逝去的光阴,无法重现,也无法再生。老照片恰好是对历史面貌最真实的回眸,又是对事件原貌最朴素的再现,还是对时代变迁最自然的温故。古代的人缺少光学技术,若想留下自身形象和所处时代的面貌,便只能借助于画笔,虽然有些效果,却毕竟难以达到完全逼真。自19世纪上半叶照相技术问世后,留住历史瞬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通过浏览摄影者留下的一张张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欧洲、北美的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了世界,能目睹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日俄战争乃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场景。可以说,自19世纪中期至今,讲历史就离不开照片,老照片就是鲜活的历史!
  中国古语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夫画兼而有之者鲜矣。”一幅好的画作,的确兼有载道、言志、抒发心声的功能。一部好的摄影作品,都不是简单地记录所遇场面,而是要以深邃的思想认识去构图,掌握好光线和角度再去拍摄,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就相当于“光画”。靠着这些真实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光画,能让观看者感受到那个时期的脉动,听到当时人们的心曲,并呼唤人们奔向拍摄者引导的方向。
  回顾中国革命斗争中的摄影工作者,他们不仅是使用照相机的拍摄者,同时又是勇敢地冲在第一线的宣传战士。旧中国由于经济落后和国家贫弱,照相器材和冲洗影印设备都依赖进口,摄影业很不发达,当年的革命者仍然设法找到相机,记录斗争的画面,并洗印出来鼓舞军民的斗志。在红军时期,身为军团政治委员的聂荣臻便曾亲自用相机照相,由于根据地内没有冲洗条件,还要派交通员冒生命危险将胶卷送到敌占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土地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照片很少却格外珍贵。1936 年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苏区时,拍摄下的多卷胶片成为记录红军生活场面最多的资料,而且还用 16 毫米摄影机拍下了那个时期唯一的纪录——电影胶片。
  中央红军长征时,有“情报之王”之称、时任政治保卫局长的李克农是唯一身背照相机的人,途中拍摄的几个胶卷到陕北后却无法冲洗。他担任八路军代表到国民党统治区后,将其带去准备洗印出来,可惜在特务查抄办事处时遗失。我过去同一些党史界的前辈谈到此事时,都深深感到遗憾。如果这些胶卷不丢失,如今记录中国革命的画卷上肯定会增加许多极其宝贵的真实场景。
  在极其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照相器材不易得到,现场拍摄到好的画面更难而又难。1938年,在国内拍摄过多部电影、已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吴印咸来到延安,八路军随即成立了电影团,由他担任摄影队长。吴印咸到八路军三五九旅拍摄《南泥湾》纪录片时同我父亲相识,日本投降后他们又一同去接收长春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由于上一辈的关系,我在少年时代便曾拜访过这位前辈,1994年在他去世前还最后去看望过。毛泽东在延安室内讲演的众多照片,大都出自于吴印咸之手,拍摄水平之高让今天的人还感到佩服。
  我曾问过这位多年间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会长的前辈,在没有电灯的延安中央大礼堂中拍那些照片时有闪光灯吗?老人笑着说:“那个时候哪里有闪光灯,全靠根据室内光抓拍。我拍摄时快门按一秒手都不会抖,洗出来看着也不虚。”懂拍照的人听到这种能力,不能不感到格外敬佩。
  吴印咸还去过抗日作战前线,拍下了国内摄影界知名的照片《白求恩大夫》。据他讲,这是在八路军火线医疗所抢拍的作品,此时耳边就能听到不远处日军的隆隆炮声。在后浪这次出版的摄影集中,也收录了吴印咸这位中国革命队伍中的摄影宗师的作品。今天我们看着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能学习其中表现的革命斗争史,也能感受到当年拍摄者忘我的奋斗精神。
  如今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拍摄手段到处可用,炫丽多彩的图像终日环绕在人们身边,不过那些黑白老照片的魅力却不会减弱。尤其是那些纪实性摄影作品,随着时光的流逝更会显现出历史价值。任何一个强调民族精神的国家都重视历史教育,中老年人通过温故知新更能认清社会的正确导向,青少年通过继承光荣可以树立人生信仰,军人则要从当年的英勇奋斗中汲取尚武精神和确立荣誉感。那些历史老照片的今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将发挥出继承先贤、启迪后昆的重大作用。
  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和美术爱好者,我由衷地祝贺后浪出版公司的这部影集面世,希望广大读者喜欢它,也希望这些珍贵影像中表现出的精神能如同万里长途赛跑中的接力棒,将一程一程地传给为实现民族利益而奋进的人们。
其他文献
骆以军,1967年生于台北,台湾中生代代表作家。著有小说集《红字团》、《遣悲怀》、《月球姓氏》、《第三个舞者》等。《西夏旅馆》是骆以军耗时4年,在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的情况下写就的杰作。2010年获得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组委会认为这部小说“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  6月上旬,这部
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建社近60年来,人民大学出版社把“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作为自己的出版理念,把服务教育、服务学术、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在全国出版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人民大学出版社始终以“学术出版”作为立社的品牌核心价值,以教材精品建设为核心,以学术著作与大众图书产品研发为外延,形成一体两翼的企业发展总体部署与发展方向。  2
“用两天的电,省一天的钱。”是某某冰箱的广告语,而它的原型是“用两天的电,掏一天的钱。”修辞学老师以这一字之差为例来解释陈望道先生的“调整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传意达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细想这种调整的依据和目的,可知是根据对消费者的认知、情感、需要、动机等因素的心理分析来调整传播的内容,以达到广告所理想的传播效果。  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在十九世纪中叶因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
作者:高峻,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律师。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对人文地理及地名来源与考证有浓厚兴趣,编著有《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地名史考》等著作,发表文论、游记等作品百余万字。  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把全国县级以上政区的名称按笔画分类排列的《行政区划手册》,越看越有趣,有些爱不释手。  单个地名似小溪,把全国所有的地名汇集在一起无疑就成了大海,内涵丰富极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
学者周国平先生说,他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和写作。相对于教科书和专业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有用”的书,周国平更爱读所谓的闲书,即“无用”的书。他觉得,“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对此,他说出一句惊世骇俗之语:“一个人的成长基本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  我也是一个酷爱读闲书的人,对周国平先生所说的话是深有体会的。读唐诗、宋词、小说、诗歌、童
古往今来,教育问题一直是比较敏感也是人们谈论较多的话题。上至政府下至市井小民,无不为其呕心沥血。中国文化论坛于2005年6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编纂成书,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出版。该书开宗明义,关注的是中国教育、大学和文化发展的问题。中国崛起不仅仅具有经济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文明史意义,因此必须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和视野来重新认识
宝洁公司的打印化妆小魔棒opte  世界各大化妆品生产商正在争先恐后的开发新技术,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住顾客的心。  去年,法国化妆品巨头公司欧莱雅表示,今后不再想当世界上头号化妆品公司,而是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容科技公司”。这显然说明化妆品行业潮向已变,翻天覆地的革命就要来临。  欧莱雅集团属下的科技创新公司全球副总裁桂福·巴隆科说,女性在长达30年到40年间,对涉及容貌问题的关注点基本保持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自2006年年底挂牌成立,就将出版物走出去列为集团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从资金支持、考核奖惩、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的有力扶持和推进下,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突破,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2007年至今5年多的时间,晋版图书版权输出近150种。输出文版包括英文、法文、韩文、越南文,及繁体中文版,输出地包括英国、法国、韩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四跨越成就新突破  
为了提升学术出版质量,推动学术著作出版上升到新台阶,江西人民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世界历史》,不仅注重编撰内容与体例的创新,还更加注重了精细准确编制索引,努力打造学术出版规范。  一、严格标准 统筹安排  《世界历史》共8卷(38册),1300余万字。包括“理论与方法”、“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与宗教”等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总编委会主任,于沛、陈启能、汤重南等近2
《中国共产党史稿》12卷,约540万字,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为脉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创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9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是最先进的新型革命政党。它的产生,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