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进生的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很棘手的问题,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全班工作的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会带动班级工作的全面进步。本文就简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这一部分后进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后进生 转化 进步
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等方面,仅管如此,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是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后进生。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同时,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措施,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在此,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转化这些后进生的。
一、注意情感交流,消除差生自卑感
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是纯真无邪的。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对于比较重要而学生又难掌握的知识,要预作铺垫
学困生往往思维慢、动作慢。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能与一般同学有共同的起点、共同的语言,我采用了“笨鸟先飞”,预作铺垫的办法。如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隔夜就布置学困生回家剪平行四边形,试拼成长方形,再考虑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了课上,我们让大家拼剪时,学困生比一股同学还快,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2.减轻分数对“学困生”的压力
小学里考试频繁,分数给了学生很大压力,学困生因为总是得不到好的分数,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责骂,同学、邻居的鄙夷和讥笑。“分数”带给学困生的几乎是“灾难”。我们应在一段时间内不给学困生记分数,等到他们学习成绩上升了再给记分数,这样做减轻了分数给学困生的压力,使他们比较轻松愉快地在“新的起点”上进行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学会的,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从训练“学困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入手
不少学困生智商并不低, 由于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没有很好听老师讲课,造成成绩落后。另一些心智比较迟钝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貌似安静,实际上似听非听,对老师教的仍是不知所云。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特别注重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运用多样的教法和学具,吸引他们学习,教他们如何听课,如何发言,使他们逐步学会“会学”。对于前一种学困生,他们的数学学科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喜欢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这就要设法进他们兴趣的迁移。对于后一种学困生,他们的知觉范围比较狭窄,表象贫乏, 因此教师还要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数量世界和多动手操作,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 以便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思维。
四、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
我们常说: “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 “好带差”活动,整合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帮一” 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到校第一时问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每次布置要背的概念和公式,我都要求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背诵,这样就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天的作业批改后,我都会让优等生督促学困生改正,并要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遇到困难时优等生就会及时帮忙,使学困生能顺利地改正好作业,保持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认真把好考试关,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测试的时候,老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尝到甜头,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坚持不懈地辛勤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所谓的数学后进生将和其他同学一样成为最可爱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和春.目标引领,立体建构,全面育人,让班级里的每一生命主动和谐发展 ——班级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C];2006年
[2]龙裕.素质教育应抓好学生习惯养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 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范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4]成茂芳.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和认知风格的匹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蔡定英.浅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N];黔西南日报;2010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后进生 转化 进步
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等方面,仅管如此,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是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后进生。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同时,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措施,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在此,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转化这些后进生的。
一、注意情感交流,消除差生自卑感
学生是天生幼稚的,情感是纯真无邪的。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好就是好,恶就是恶。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三、改进教学方法
1.对于比较重要而学生又难掌握的知识,要预作铺垫
学困生往往思维慢、动作慢。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能与一般同学有共同的起点、共同的语言,我采用了“笨鸟先飞”,预作铺垫的办法。如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隔夜就布置学困生回家剪平行四边形,试拼成长方形,再考虑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了课上,我们让大家拼剪时,学困生比一股同学还快,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2.减轻分数对“学困生”的压力
小学里考试频繁,分数给了学生很大压力,学困生因为总是得不到好的分数,受到老师、家长的训斥、责骂,同学、邻居的鄙夷和讥笑。“分数”带给学困生的几乎是“灾难”。我们应在一段时间内不给学困生记分数,等到他们学习成绩上升了再给记分数,这样做减轻了分数给学困生的压力,使他们比较轻松愉快地在“新的起点”上进行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学会的,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从训练“学困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入手
不少学困生智商并不低, 由于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没有很好听老师讲课,造成成绩落后。另一些心智比较迟钝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貌似安静,实际上似听非听,对老师教的仍是不知所云。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特别注重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运用多样的教法和学具,吸引他们学习,教他们如何听课,如何发言,使他们逐步学会“会学”。对于前一种学困生,他们的数学学科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喜欢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这就要设法进他们兴趣的迁移。对于后一种学困生,他们的知觉范围比较狭窄,表象贫乏, 因此教师还要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数量世界和多动手操作,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表象, 以便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思维。
四、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
我们常说: “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如开展“手拉手” “好带差”活动,整合成为一种和谐、协调的整体合力,让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为集体争荣誉努力学习的信心。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帮一” 的活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到校第一时问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这样一来既督促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又不会给学困生有机会说忘记做作业的借口。每次布置要背的概念和公式,我都要求优等生和学困生互相背诵,这样就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天的作业批改后,我都会让优等生督促学困生改正,并要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遇到困难时优等生就会及时帮忙,使学困生能顺利地改正好作业,保持了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认真把好考试关,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测试的时候,老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尝到甜头,体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坚持不懈地辛勤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所谓的数学后进生将和其他同学一样成为最可爱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和春.目标引领,立体建构,全面育人,让班级里的每一生命主动和谐发展 ——班级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C];2006年
[2]龙裕.素质教育应抓好学生习惯养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 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范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4]成茂芳.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和认知风格的匹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蔡定英.浅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N];黔西南日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