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studi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形态,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教育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同时,打造高效课堂,将传统课堂转变为高效课堂,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愉悦而生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减负,促进师生在优质课堂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新时期的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实践和研磨,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无效的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都是一种精神负担,教学要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教师除了勤奋刻苦之外,还需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和学生一起在课堂教学中共赢。
  一、彰显语言魅力,让课堂绽放光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有深厚的底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抓住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生成学习知识的欲望。
  1.生动、个性的语言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课堂稍有枯涩,数学课本上有很多概念学生难以记忆,更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要点用精练的语言表达或编成儿歌、顺口溜等。例如:“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学生念着这些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等,便不知不觉中记住了该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学得容易,我们教得轻松,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使学生变得乐学数学,不知不觉中和数学交上了朋友。
  2.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使数学学习情境化
  教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能走进学生心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其实,老师的教学情态如同电影演员一样,教师自身必须先进入角色,才能达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育人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能把个人负面的情绪带进课堂,要注意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语感自如流畅,同时,重点知识应着重讲解、加重语调,提问时语速适中、态度和蔼,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及对所学问题的探究。教师课前还要做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所讲的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轻松自如应对课堂中即兴生成的问题。独具魅力的教学语言能扣响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
  二、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主动感知、互动理解、应用创造的教学模式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获得体验,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有不同的收获。
  1.明确目标,形成“静”与“动”的紧密融合
  自主活动的课堂是自由的课堂,“形散而神不散”是课堂最理想的境界。真正的课堂要给学生足够探究的空间,全体学生紧紧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及明确的任务参与活动,课堂虽不是井然有序但也是正常的,这种表现情态说明学生思维很活跃、学习很投入。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学生有的借用电子表、石英钟来讨论,最终得出了重要的结论。课堂虽不是中规中矩,但学生都是围绕“认识钟表”的学习目标在活动。因此这类课堂可称为“形散而神不散”的课堂,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得到了极致发挥。
  2.活用教材,促使“教”与“学”紧密融合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活用教材,可以对教科书进行二度创造,也可以融合课外的内容将所学知识进行延展。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自制一些多边形图片,将图形用剪切法或割补法进行转化,帮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极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从学生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共赢。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洋,罗新兵,张雄.新课程教师读本[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彭新辉.新理念下有效学习方式的利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J].教学理论研究,2005(9).
  作者简介:李红梅(1977—),女,汉,海伦市,高级教师, 学历:大本。研究方向:基础教育。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主体,加强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能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对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案例  现如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中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语文教学各项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语文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所学知识,延伸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
在标签系统中,用户使用资源以及标签的习惯受到自身自主意识的影响.当前的标签个性化推荐方法缺乏对此类自主意识信息的描述,限制了个性化推荐的效果.通过采用类似LDA的概率模型,
为提高按序执行处理器的访存性能,本文提出一种预执行指导的数据预取方法(PEDP).PEDP利用跨距预取器对规则的访存模式进行预取,并在发生L2 Cache失效后通过预执行后续指令对不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拯救自己文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学校,必须立足于现实,贴近师生的教学实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务实创新,这样传统文化才会在现代化的校园焕发生命和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过多的形式化也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关键词:传统文化;氛围;师资;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