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三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重点,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學生语感能力提升。基于此背景,对借助教材插图,培养说话能力;创设生动情境,培养说话能力;结合口语交际,培养说话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低年级 说话能力 培养策略
  语文是开展语言文字学习以及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所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基于言语表达以及学生的典型学习特征,为学生创设能够有效促进语言文字应用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基于多元化的言语实践,全面提升语言技能以及综合语文素养。在步入一年级之后,是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和说话相关的语言实践应尽可能早地开展,应从识字开始。对于低学段的学生而言,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缺少完整句子的概念。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但应当引导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还要基于语文教材为学生选择多元的教学策略,以形成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一、借助教材插图,培养说话能力
  以当前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其中所选择的文本大都文质兼美,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其呈现方式基本以图文并茂为主,几乎每篇课文都辅助了精美的插图。教师应充分发挥这部分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功能,一方面降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借助这部分插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辅助口头表达训练。
  例如,在教学拼音“d”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导学生对文本中所辅助的插图展开仔细观察,同时结合“( )在打鼓,( )在拔河”这一句式完成说话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既不存在机械的讲解,也不存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只是通过规范的说话练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句子的概念,使他们自主领悟出在一个句子中既包含“谁”,也包含“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够自主表达完整的句子。
  又如,在教学音节“拿”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插图,充分发挥个人想象说一句话,其中既应当包括图意,也应含有“拿”字。有了这种形式的结构支撑,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想象,表达出各式各样的句子。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非常爱我,拿个一个苹果给我吃。也有学生说:我非常爱爸爸妈妈,拿了苹果给他们吃。基于插图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创设生动情境,培养说话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情景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基于情境,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文本语言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为学生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课标中明确对规定的基本教学策略之一。低年级的小学生不但年龄小,还比较胆怯、腼腆,经验和阅历不足,既不能够充分完整的表达个人想法,也不善于借助丰富的语言对表达进行修饰。所以,教师必须充分的将文本语言内容和具体的说话场景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氛围内了解相应的语言知识,使其表达不受束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高效能的说话训练方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配乐范读的方式,以有效吸引学生入境;或者也可以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深化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比如可以选择角色扮演的方式,既有助于活化课堂氛围,同时,学生对角色的选择拥有自己的看法,能够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教师还可以基于文本设计相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乌鸦嘴里的那片肉会被狐狸骗走?好不容易得来的肉为什么会轻易的丢了?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同时也是对个体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
  所以,教师应当发展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坚持长期训练,既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训练,同时也为日后的作文学习以及写作奠定良好的根基。
  三、结合口语交际,培养说话能力
  在当前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特别设计了“口语交际”的相关练习。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就是看图说话。实际上,这一教学方式既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也放弃了学生生活情境,割裂了语言以及生活之间的关联性。针对教材中的这一练习,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
  例如,在教学《打电话》时,笔者并未选择书中所展示的图画情境,而是创设了“和同学打电话”这一交际情景,并且在儿童演绎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使他们了解打电话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礼仪礼貌以及语言表达。同时,笔者以此为基础还创设了“生日晚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祝福语以及具体的表达语境。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完善打电话练习,之后基于班内交流以及教师的评价,全面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同时掌握打电话这一生活技能。
  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使儿童的练习极具生动性以及真实性。通过这一过程,他们既了解了打电话的相关礼仪以及用语,同时也能够掌握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沟通策略,既完善了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也落实了口语交际的功能。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说话教学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大胆创新,为学生创设充满灵活性以及趣味性的语言实践机会,必然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前言:微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以往学生创作长篇大论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现象,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微写作教学形式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排解畏惧写作的情绪,有效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课堂微写作核心词及其表现形式  (一)课堂微写作核心词  微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精细化语言实践方法,在小学语言课堂微写作中指的是结合文本学习采
清代广西上林的张氏家族,家族人数之多,经历时间之长,创作成就之高,堪称清代壮族第一文学家族,其主要成员有张鸿翮、张鸿麴、张友朱、张滋、张鹏展、张鹏衢、张鹏超、张元鼎等。他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不断落实,教师也提升了小说教学的意识;小说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占据较大,而小说教学较比其他题材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小说鉴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者将自己的观点、情感和经历感受形成文字,成为读者可以阅读的篇章,就是写作的过程。学生的写
石刻是我国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界对石刻的整理成果很多,也注重开发利用石刻的文献价值,但已有的整理成果中多有不足,比如常出现人物误录、格
指代词“那”既有顺接的功能,又有逆接的功能;有总结上文、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功能,也有悬念功能,制造疑问,设置延宕。不仅如此,指代词“那”还有承上的功能,也有启下的功能,甚至某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