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梧桐山不同树势毛棉杜鹃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深圳梧桐山不同树势毛棉杜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探明毛棉杜鹃树势退化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为保障梧桐山毛棉杜鹃种群更新和演替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抖落法采集不同树势(优、中、劣)毛棉杜鹃根际土壤,测定土壤含水量、pH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提取根际土壤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3种树势毛棉杜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所有土壤样品共检测出细菌有效序列681807条,平均每个样本产生79898条有效序列,聚类为2008个OTUs,归属于27门438种,其中优势细菌门为酸杆菌门(36.3%~47.2%)、变形菌门(31.2%~32.0%)和绿弯菌门(3.0%~7.7%);真菌有效序列710302条,平均每个样本产生79862条有效序列,聚类为1129 OTUs,归属于10门489种,其中优势真菌门为担子菌门(49.3%~59.3%)、子囊菌门(32.0%~40.8%)和被孢霉门(1.7%~4.6%).α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树势之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无显著规律,但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树势衰落逐渐增大,且树势差异越大群落丰度指数(Ace、Chao1、PD_whole_tree)差异性越显著(P<0.05).β 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树势之间根际土壤细菌差异性较小,但真菌差异性较大,且树势差异越大真菌差异性越显著.LEfSe分析表明,毛棉杜鹃优势根际土与劣势根际土之间具有差异显著的真菌分类单元,主要差异真菌为Archaeorhizormyces属、Phaeosphaeriaceae科、Helotiales(柔膜菌目)、Arthrobotrys属、Pseudaleuria属、Pyronemataceae科等,柔膜菌目真菌属于杜鹃属植物的菌根真菌.[结论]不同树势毛棉杜鹃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不是树势衰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同树势之间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树势差异越大其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越大,主要差异真菌为Archaeorhizormyces属、Phaeosphaeriaceae科、Helotiales(柔膜菌目)等.
其他文献
从教以来,我参加过教师优质课比赛、优质教案评比、主题班会设计大赛、微课设计比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如果说教学能力能不断提升,那只是源自漫长时间与我的勤奋.如今,学校给每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条件也较过去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24年前初为人师的教学情景却令我难以忘记.
期刊
[目的]检测3个枣园不同抗性枣树材料嫁接传毒后携带植原体状况,分析不同植原体株系传播流行、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及其与枣树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揭示枣疯植原体群体遗传变异特性,为抗病品系合理利用与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4月采集不同抗性枣树材料嫁接到北京玉泉山枣树资源圃、北京昌平王家园和河北唐县军城镇三地枣园的发病砧木上,当年8—10月分别提取接穗和砧木组织样品总DNA,利用植原体16S rDNA、16S-23S间区(SR)、secA、tuf、fusA-tuf间区、himA及其下游假定蛋白基因等片段进行PCR
[目的]针对森林结构特征因子常用二元联合分布研究方法存在的缺陷,选择适用条件低、适应范围广、应用价值大的二元Copula分布(密度)函数构建毛竹胸径年龄二元联合分布模型,为精确测量森林结构特征因子联合分布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种常用二元Copula密度函数、二元Sbb密度函数和二元Weibull分布函数对2009年浙江省177块毛竹连续清查固定样地的胸径年龄二元联合分布进行描述,对比分析各函数的测量精度;经二维频数直方图和AIC评定,选择胸径年龄最优二元Copula密度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浙江省毛竹胸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室内服务类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精准、稳定、高效的室内定位技术是它们在室内提供服务的有力保障。室内环境较为复杂,无线信号受环境影响较多,而视觉信息由于丰富程度高、不受硬件网络限制等因素成为较为理想的定位信息源。如何保证定位精度、稳定性和实时性成为了基于视觉信息的室内定位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视觉特征分布不均匀且维度高、指纹库规模大
[目的]建立染色体形态良好、分裂相内染色体分散且无细胞质背景的绣球根尖高质量染色体制片技术,完善中期染色体45S rDNA和5S rDNA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体系,为深入开展绣球属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绣球\'无尽夏\'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水培长出的幼嫩根尖为材料,分别采用1 MPa一氧化二氮(N2 O)、0.7 mmol·L-1环己酰胺、2 mmol·L-18-羟基喹啉对根尖进行不同时间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根尖分生组织在4%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酶液中酶解后进行染色体制
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数据生产范围的急剧扩大,对数据挖掘分析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的发展,当前的信息网络是由成千上万的实体通过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反映了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网络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清晰显示复杂系统内实体间的依赖关系,还能从宏观整体层面反映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维护系统的安全,指导系统未来的发展等。本文的研究选
[目的]探讨多时相、多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在落叶松人工林识别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多种特征组合方案,寻找一种多分类器集成的落叶松人工林快速识别方法,为落叶松人工林后续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 OLI影像分析不同物候期树种间的光谱差异,确定落叶松人工林识别的关键波谱和物候期,同时提取多种特征信息,通过变量重要性(VIM)筛选并构建不同物候相的多特征数据集.综合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最大似然(MLC)和BP神经网络4种分类算法优势,设计一种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短枝木麻黄对青枯病的生理生化响应,筛选和挖掘木麻黄抗青枯病优良种源,为木麻黄抗病育种材料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东省徐闻县湛江国营防护林场5年生短枝木麻黄种源试验林中20个种源为试验材料,对小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力以及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酚、类黄酮含量8个生理生化性状进行检测与分析,并筛选优良种源.[结果]短枝木麻黄接种青枯菌后,病情指数和相对病害强度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SOD、CAT
[目的]分析我国重要商业藤种——单叶省藤材胞间层超微结构及多糖组成,深入理解藤材细胞壁生物合成规律和力学失效机制,为藤材增韧改性以及高性能藤基复合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酸性亚氯酸钠溶液处理的藤茎横切面切片进行成像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细胞间层的微纳结构特征及多糖组成特点.[结果]TEM成像结果显示,单叶省藤材纤维和薄壁细胞分为胞间层(角隅胞间层和复合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且次生壁具有宽窄交替的同心层状结构.部分脱除木质素后,纤维细胞间的角隅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交通不断完善,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系统应运而生,该类系统不可或缺的就是车道线检测技术。目前有很多传统的方法通过人工选择特征来进行车道线检测,但是这类方法只能处理简单的驾驶场景,而且检测速度较慢。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检测的速度,很多研究人员引入了深度学习的方法,针对目前车道线检测问题存在的难点与挑战,本文展开的研究工作内容如下:本文针对复杂的道路场景,对传统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