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语教育在促进多民族学校民族理解中的作用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灿烂的文化。以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在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疆各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理解的实现。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民汉兼通”人才培养工作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而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则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突破口”。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各种观念、思潮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对正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影响力。怎样才能让新疆走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怎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新的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这就使得各民族在学习,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同时,学习、了解和尊重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做到多元文化的继承和融合。所以实施民汉合校,“双语”教育, 充分发挥双语教育在多民族学校民族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昌吉州回民中学有7个双语教学班,300多名双语学生,有600多名来自阿克苏等地的区内初中班学生,全校学生中回族学生23%,维族11%,哈族10%,其它民族2%,是一所典型的多民族学校。在这样一所学校,必定存在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民族传统,民族习俗,民族思维习惯,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如何以双语教育为切入点,使各民族学生互相学习,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谐共处,为国家培养更多民汉兼通的人才,是学校双语教育需要研究的问题。
  “双语”教育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在多民族学校实施民族理解教育,可以使各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大力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在多民族地区和多民族学校首先是要建立民族理解。和谐是一个外在的能够感知到的结果性的表征,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而理解则是达到这种目标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它更多的体现在行为层面和理性层面。目前,双语教育的现状是,双语教学的功能体现的较为充分,而教育功能则显得单薄。中小学人数多、可塑性强,作为中小学学校教育我们应在多民族学校发挥双语教育的功能,多途径、多策略地实施中学生民族理解教育,不仅使各族教师、学生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通过上课学习、课间求教、课后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亲睦感情,在共同生活中,互相体贴,互相谦让,互相理解;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反哺父兄与全体家庭成员等方面的活动,构成以学生为主要宣传者的民族团结教育、社会安全教育“网络”,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共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民族教育一章中强调“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针对多民族学校的特点开展民族理解教育,建设有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民族理解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尊重我国各民族文化。所谓“了解”是指学生对民族文化要具有常识性认识,学生在这方面的无知会导致对民族文化的误解、偏见,甚至敌视。所谓“重视”是指学生对民族文化要具有包容、接纳和认可的态度。教育人类学认为,学校教育只是主流文化实现其社会目的的最重要的场所,它不能代替其它文化适应过程,而是使这些文化适应获得升华,抽象为文化的现实方式。学校里将始终存在着跨文化冲突,同时也存在着主流文化对各种文化的整合。在多民族学校,由于多元文化的复杂性,这种冲突和整合就表现得尤为强烈。
  目前,许多学校的双语教育还停留在浅层面,一谈双语教育往往只讲双语教学,“双语教育”是否等同于“双语教学”?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人们习惯使用“双语教学”这个术语,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双语教育复杂性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使用“双语教育”一词,但对二者的区别不甚了解。所谓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一切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动。而教学是指由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组成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不难理解,教育的活动范围比教学的活动范围广泛得多;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呈主从关系,教学从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指课堂层面的双语教学活动,而不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层面的双语教育活动。因此,在我国,如同教学不等同于教育一样,双语教学同样也不等同于双语教育。而新疆的双语教学仅指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很少提及教育,并且少数民族学汉语强调的多,汉族学生学民语讲得少,没有体现大双语的内涵。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干群之间,同事之间的许多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原因,许多矛盾都是由于误解造成的,而造成误解的根本是缺乏交流,缺乏沟通,说到底就是缺乏相互理解,所以在多民族学校实施民族理解教育是双语教育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笔者认为,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民族理解教育,使各民族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使各民族学生既欣赏自“我”也为“他人”喝彩。在多民族学校,我们不仅要少数民族学生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要汉族学生了解、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具体做法是,重建双语课程体系,把校本教材《中华文化传统教材》《弟子规》《维吾尔族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哈萨克族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回民族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历史文化》《维吾尔日常用语300句》《哈萨克日常用语300句》等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对各族学生问卷和调研,了解各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它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而提出民族情感的培养,是推行民族理解教育的基础;多民族相互了解,是推行民族理解教育的重要前提;民汉合校,双语教学,是推行民族理解教育的客观基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推行民族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推行民族理解教育的长期要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把“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教育真正在理性的实践层面加以落实。在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充分体现多民族共融的思想理念,如: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民族舞蹈表演,比赛项目专设民族传统项目,元旦晚会上的民族特色节目,读书节中专选的优秀民族图书,民族传统节日教育,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学说一种民族语言、学跳一个民族舞、学写一种民族文字、学唱一首民族歌、学做一种其它民族特色食品等,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双语德育教育,让不同民族的学生体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多民族理解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把双语教育渗透于多民族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理解教育活动,实施和发展更为开放、合理、和谐的双语教育及多元的文化教育,克服双语教育中的偏见和狭隘,增进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并探索双语教育的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使这些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所有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所以“双语”教育不仅是少数民族双语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
  为使双语教育作为实施民族理解教育的有力抓手,学校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如,成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和德育机构,把双语教育促进民族理解教育作为研究和实验点辐射全校,进而推动多民族学校整体的民族理解教育。“双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在多民族学校实施民族理解教育,将双语教育与民族理解教育融合在一起,利用双语教育,消除不同民族之间的误解,建立真正的理解应该是学校双语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勇于改革,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双语”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双语”教育模式,发展“双语教育”内涵,加强对“双语”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走双语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为新疆培养出一大批民族理解,民汉兼通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何建新/新疆昌吉州回民中学张芳玲/北大附中新疆分校)
  (责任编校:扬子)
其他文献
针对母体腹部混合心电信号中胎儿心电信号微弱、包含诸多噪声,难以清晰提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平滑窗(SW)技术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胎儿心电提取新方法.首先,利用SVD从单通道母体腹部心电信号中重构分解矩阵,估计出母体心电参考信号,并利用SW方法对估计出的母体心电参考信号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利用LSSVM建立非线性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和平滑后的母体心电参考信号估计出腹部信号中的母体心电成分,并采用布谷鸟搜索算法(CS)优化LSSVM的超参数;最后,将腹部混合信号与C
日前,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教育局将淡化中小学教师校籍,推进区域内教师“轮岗”,义务教育学校50周岁以下男教师、45周岁以下女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六年的,原则上要在区内进行交流。消息一出便引来各方评论热潮,有赞许声,但更多的是一种质疑或抨击声。为此,编者结合这些声音,探寻武汉实行区域内教师“轮岗”的动因。  盘活区域师资,促进教师交流?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起点,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是教
期刊
为促进生态资源的稳步协调发展,指出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生态环境的补偿意义,提出了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生态占补平衡策略.应确定补偿约束机制,避免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错配,确定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平衡目标,以期提高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的生态补偿效果,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谈及中学教育,一些地区的学校在高中分文理班时,重点办理科班,阻止优秀学生去读文科班,把中等生或差生赶到文科班,让“差生”“问题生”去学艺体;在教学方面,理科班政史地课时安排不足,低于部颁标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政史地课;政史地教师在学校地位低微,被戏称为是二等、三等“公民”,教学积极性不高,教法简单、画条条、讲条条,学生也没有学习政史地课的热情,有的学生甚至连政史地课本也不带到学校来等等现象。 
期刊
针对在复杂的工况下车道线检测的鲁棒性和实时性较差等问题,本文通过融合边缘检测与多颜色空间阈值分割结果,进行车道线特征点的提取.结合车道线在鸟瞰图中的位置特点,提出了基于DBSCAN二次聚类(Reclustering based o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RC-DBSCAN)的特征点聚类算法.并以簇点是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推荐算法通过从图中获取知识,提高了推荐的可解释性.然而随着推荐系统网络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呈现出稀疏性问题,图神经网络难以学习到高质量的网络节点特征,导致推荐质量下降.本文将图神经网络与异质信息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异质图神经网络的推荐算法.该算法使用异质信息网络对多源异质数据进行联合解码,将注意力机制引入用户-项目交互网络和用户社交网络的用户、项目聚合表示过程,从而实现用户-项目交互和用户社交两类网络间的节点及拓扑结构特征的有效融合.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编者按:近期,郑州十八中为避免孩子们成长中的种种误区,制定28条“阳刚男生”标准,20条“秀慧女生”标准,对学生开展性别教育,并且,每年每班评出一名“阳刚男生”和一名“慧秀女生”。希望孩子们以此为参考,抵制近年来盛行的“伪娘”现象以及女性“中性风”,从而健康成长。其实,不管是理科班还是文科班,男女生性别教育错位问题已日益凸显,校园“假小子”和“娘娘腔”已经成为了教育关注的热点。  莎士比亚说:“弱
期刊
针对三峡升船机超大模数变位齿轮-齿条传动润滑设计缺失与过早磨损,开展低速重载使役状态下传动系统的润滑特性研究.构建变位齿轮-齿条传动系统瞬态热弹流润滑计算模型,利用多重网格法与FFT方法求解各啮合点处的润滑特性参数.分析启动至正常运行阶段的转速和载荷、变位系数、模数、压力角、材料配副和油膜黏度,对油膜压力、膜厚、齿面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齿条啮入瞬间的成膜条件差,滑移速度与摩擦力较大,易使齿条顶部发生磨损;齿轮副硬材料表面的润滑性能较差;适当增大变位系数、模数、压力角和黏度可改善润滑性能.
低频振荡是三相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平衡现象,如何准确、快速地估计振荡信号的参数对于评估和消除低频振荡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复频谱插值DFT的低频振荡下电力系统动态信号参数估计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相系统的对称特性,通过克拉克变换将电力系统中的三相实信号转换为正交分量形式的复信号,然后对复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通过复频谱插值方法,利用两个幅度最大的谱线样本来估计各项动态参数.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在低频振荡的场景下准确高效地实现电网动态参数的估计.
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和剩余使用使命(RUL)是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状态参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充电电压上升片段的锂离子电池状态联合估计方法,实现对电池预测起点(SP)到寿命终点(EOL)的较长运行周期内SOC、SOH和RUL的联合估计.该框架在充电阶段进行SOH和RUL估计,在放电阶段进行SOC估计.首先提取电池恒流充电电压曲线片段的上升时间作为健康特征(HF),以HF作为输入,循环容量作为输出,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电池老化模型,对当前健康状态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