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墓葬形制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o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代墓葬在中国现今出土的历代墓葬中保存较为完好,是我们研究古人世界观及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汉都城西安和洛阳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了中国古代墓葬的特点,分析了汉代墓葬形制的演变,总结了墓葬形制与汉代文化的关系,重点探讨了汉代人对宇宙万物及生老病死的认知。
  【关键词】汉代;墓葬形制;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上承春秋战国,吸收百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儒家思想统治的基础。近几十年,随着中国考古业的发展,埋藏在地下的大量汉代墓葬逐渐被世人发现,为考古学者研究汉代墓葬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材料。
  (一)研究背景
  汉代都城长安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陕西省两地,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在两地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群,对当前研究汉代墓葬形制具有重大意义。汉代墓葬形制是我国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70年代,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将汉代王公贵族奢华绚丽的生活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墓中出土的不腐女尸震惊世界,使得失传的尸身不腐技术得以重见天日。与此同时,汉代人对死亡的重视,即其“视死如生”的观念,也通过其他地区出土的汉墓逐渐被人们了解。20世纪90年代,埋葬着汉景帝刘启的汉阳陵被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陪葬品,墓中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反映了汉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在中国,汉代的考古学研究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从最初对发现的各类物质资料的整理,到各个专门领域内研究的深入,对汉代墓葬研究日渐成熟。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西安、洛阳的汉代墓葬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知识,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中国古代墓葬多损毁于战乱或者盗掘,遗存较少,研究困难。汉代墓葬在中国众多的古代墓葬中保存较为完好,因其复杂的墓葬形制和墓葬文化,使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对我们研究汉代社会等级制度、风俗习惯与文化信仰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汉代是一个思想极为丰富的时代,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汉代人存在多种信仰,人性展现出较为自由的一面。从汉初信奉的黄老,到后来的法家、儒家和佛教,汉代人看待生死的态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将自己对宇宙和生死的看法通过与死亡联系最为密切的墓葬保留下来,并产生了雕刻、绘画、文字等诸多形式的墓葬美学。研究汉代墓葬形制,能够探寻生死观念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对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了解古人的生死观,正确认识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二、调研状况分析
  小组成员于2014年7月初前往汉代都城西安和洛阳进行调研,考察了几座著名的汉代墓葬,对西安洛阳两地的汉墓进行研究,总体分析了汉墓的演变特点。
  (一)西安洛阳两地汉代墓葬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都西汉,直到公元25年,汉光武帝迁都洛阳,西安一直作为汉代都城。西安地区,主要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木椁墓、竖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洛阳地区,墓葬形制主要以空心砖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为主。汉初统治者实行修生养息政策,和平的环境促进了汉代经济文化的繁荣,也营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西安、洛阳作为当时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成为王公贵族死后的安息之地,在这边沃土上,见证了多种文明的融合,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西安洛阳汉代墓葬形制演变
  西安和洛阳分别为西汉和东汉的都城,是两汉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两地墓葬代表了汉代核心文化的发展轨迹。虽然西安和洛阳地区的墓葬面貌有所不同,但在墓葬形制与随葬品组合的演变规律上基本一致,即墓葬形制“由竖井墓道向斜坡墓道发展,单室向多室发展,土圹向洞室发展,券顶墓向穹隆顶墓发展”
  三、汉代墓葬形制特征分析
  (一)墓室“宅地化”特征
  汉代人将现实生活中活人的房屋布局移至地下,使汉代墓室具有“宅地化”特征,墓室内呈现出另一个“社会生活场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墓葬呈现普通百姓房屋的特点,皇陵则依照帝王生前居住的宫殿布局。另外,和社会现实一样,随葬品反映死者生前的地位,穷人的随葬品数量少,形状粗糙。为了确保自己在阴间也能享受人世间同等的荣华富贵,王公贵族的随葬品十分丰厚,西汉的王公贵族下葬时会用人俑作为随葬品。这些都说明了汉代人对墓葬极其重视,反映了汉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
  (二)随葬品反映生死观
  汉代墓葬装饰精美,陪葬品丰富,画像砖和壁画题材大多反映了人们对人死后世界的想象,体现了汉代人“視死如生”的死亡观。汉代人相信人死后能够升天,死后的世界和生前的世界一样,都应受到重视,甚至将死后的世界描绘得比生前更为美好。不断演变的墓葬形制,都反映出了墓葬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存在于整个社会的信仰中。荀子在《礼论篇》中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视死如生,事亡如存,始终一也。”当今出土的汉代不腐尸体较多,其原因在于古代人“视死如生”的思想。
  从商朝开始,用玉器作为随葬品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据汉代文献记载,在皇帝和诸侯死后,他们的尸体会被装殓于“玉匣”之内埋葬。汉代人崇尚玉,认为玉是石中精华,将人葬于玉中,人的灵魂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位于河北灵山的满城一号汉墓,墓主人中山靖王刘胜死后身着玉衣下葬,玉衣的头部有一规整圆形小孔,供灵魂出入。汉代人讲求“视死如生”,在所有的出土墓葬中,唯有汉代墓葬出土了最多的不腐尸,他们对人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使他们在尸身保存这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汉墓形制之文化内涵探究
  汉墓是汉文化的直观反映,不同的汉墓形制,陪葬品特点反映了汉代人对死亡世界的看法,体现了汉代人的死亡观。研究汉墓形制的文化内涵和汉代人的生死观,从历史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全面。   (一)汉墓形制形成的历史原因
  汉文化深受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成熟的标志。汉朝吸取秦亡教训,用黄老之学取代秦朝倡导的法家思想,随着经济的复苏繁荣,黄老之学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学今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统治者利用墓葬传统,维系儒家提倡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守礼,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体系。
  从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中,就有描绘儒生、道士和和尚三人品茗下棋,融洽相处的画面,足以见三教融合之深。儒、道、释三教鼎力,儒生、道士、僧侣各行其道,又相互联络,成为了汉文化的基本构成和中华文化的主流。
  中国古代墓葬形制的演变反映了古人不断变化的生死观,但自古以来,中国对自然的敬畏从未改变,对天地有着最原始的崇拜。汉代社会深受道教影响,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出现了金乌、蟾蜍与巨蛇,画中一妇人在侍女的簇拥下拄杖而立,似在“引魂升天”,关于此妇人的真实身份存在诸多争议,但图中代表天界日月的金乌蟾蜍和地下巨蛇的图案反映了汉代人对“三界”的看法,是汉代人从对自然的敬畏衍生出来的奇幻瑰丽图景。汉代人求仙热潮主要受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影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日渐衰弱,帝王的雄心令他妄图超越生死,秦始皇四处找寻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封禅泰山,虽然秦始皇最终未能长生不老,但求仙之举却被传说神化。汉武帝暮年同样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修炼“仙丹”,上行下效,汉代民间也逐渐兴起了道教的求仙热潮。在历史的积淀下,汉代人形成了独特的死亡观,吸收了先人“视死如生”的思想。
  (二)汉墓形制形成的文化背景
  朱绍侯先生说过:“汉代是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后所出现的第一个文化高峰。依照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汉代应属于后轴心时代,即相对于春秋战国的文化经典诞生的轴心时代,汉代则是将之前的文化经典加以实践并予以整理传承,使之得以定型流传。因此,要充分了解中国文化,汉文化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切入点。”
  墓葬在中国代表祖先的居所,是通往仙界的“中转站”,基于对祖先的崇拜,每个中国人提到墓葬,都会从心底产生敬畏。墓葬之所以对中国人如此重要,是因为中国传统孝道与墓葬有着紧密联系。中国人以家庭为纽带,世代传承,逝去的“先人”会被想象成神灵。死者后裔在孝道的感召下,认为将先人的墓葬布置奢华,使先人在“另一个世界”安享幸福生活,便是后人在逝者面前应尽的基本孝道。除此之外,将先人墓葬布置奢华之举也能够换取先人对自己在世的庇佑,以“神灵”之力帮助后代过得更好,基于此,墓葬在中国的地位更为神圣且不可侵犯。
  (三)汉代墓葬与汉代人的生死观
  余英时认为,从战国末年到两汉,生的观念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条是儒道将生命视为宇宙的一种创生力量,另一条是道家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重要。对生的重视,导致个体对生命的特别关注。西周时期,人们只祈求有限的长寿和得享天年,于是在虚构的人物中有八百岁的彭祖,但到春秋时期,人们想摆脱死亡的束缚,开始祈求“毋死”。
  汉代沿袭了春秋战国和秦朝的死亡观念,在官方祀典中,天命转移、阴阳五行的宇宙论在西汉中期成为统治者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对鬼神的信仰在民间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时期,儒释道三家思想对整个社会影响颇深,与此相关的题材多次出现在此时期的墓葬中,如绘有儒释道三家代表人物品茗下棋的画像砖,相关佛经及儒家道家经典的抄录刻印本。儒释道持不同的理念,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三种思想共存,进而反映在汉墓形制当中,长时间的文化交融,使整个社会存在多种意识形态,每个人也持有多种思想,个人所体现的“信仰”,只是因社会角色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这种结果反映在墓葬中就形成了陪葬品种类多样,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更加瑰丽、离奇,对死亡所承载的愿望既包含了类似于佛教的轮回转世,又體现了道教的升仙得道、位列仙班。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也跟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有着重要关系,儒家自此成了官方思想,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治国之道”,民间开始从最初的黄老思想渐渐吸收儒家思想,到了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佛教的极乐世界和道教的仙界将死后世界描绘得十分美好。人们由于对“阴间”和“鬼怪”的畏惧和对“仙界”的向往,也乐于接受三家思想。
  五、总结
  从汉代墓葬形制的演变中,可以总结出汉墓形制与汉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汉代墓葬的形制规格、装饰物、壁画无一不体现了汉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汉代是一个拥有独特死亡文化与感悟的时代,人们沿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勇于质疑各种思想,在社会上,有相信鬼神之说的唯心主义者,也有相信人死如灯灭的唯物主义者。统治者不会强求百姓接受某一特定观点,因为在上层统治阶级,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死亡观念。另外,社会大潮推动儒释道三家不断融合,占据主导思想的儒家秉持“未知生,焉知死”,提倡从理性的角度看待死亡。中国本土的道家提倡“齐生死”,将生死等同。从外国引进的佛教则是通过想象的地下世界,将死亡变成一种恐怖的体验。而这两种观点激发了汉代人对死亡世界的无限想象,进而繁荣了墓葬文化,使得汉代人穷其一切,不顾人世间的痛苦,也要把死后的归宿,即墓葬装饰得十分精美。
  墓葬是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墓葬文化体现了唯心主义思想,汉代人将墓葬化作人死后的居所抑或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使墓葬充满了神秘色彩。然而人终有一死,活人无法感知死亡以后的世界,因此死亡被笼罩上了一层恐怖阴森的色彩,死亡因其未知性受到人们恐惧。正是人类对未知事物好奇的本能催生了丰富的想象,开拓了人们的思维,从而产生了大量精美的文学意向,使得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J].吉林大学,2008(10).
  [2]周天游.论汉代文化的基本特征[E].社会科学战线,2007(02).
  [3]张华.汉代文学中的神话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3(05).
  [4]王玉德.试论汉代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重视孝道与孝经[J].孝感学院学报, 2003(07).
  [5]谷加超.汉代民众的生死观念与厚葬之风[A].苏州科技学院,2009-11-05.
其他文献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1878—1966)曾说“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并认为1919年是自己“新道路的起脚点”。考察吴玉章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曲折经历、思念观念的转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五四”的追忆与评论,对于理解吴玉章的“五四”认
【摘要】据自己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些大型建筑广场特别是广州市区高层大型建筑的正门景观广场设计中,古典装饰纹样适用性存在问题。设计师在设计广场的形式,景观搭配和古典装饰纹样的使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导致了广场中古典装饰纹样少之又少,使用的装饰纹样并没有发挥功效的结果。本论文通过对广州市IFC西塔国际贸易中心,花城汇下沉广场和广州天河城广场以及广州市太古汇广场的调查和相互比较,得出其适用性存
【摘 要】随着时代变迁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好习惯的养成是发展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江苏省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为指导,按照设计、实施、检验、改进的流程开发的好习惯养成校本课程,在实践试点中效果显著,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好习惯;校本课程;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ADHD学生的教育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校园安全以及学校整体文化建设高度相关,因此学校要重视对此类学生的教育。首先要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科学的认知,建立尽早识别的意识和理性接纳的心态;其次要引导教育者采取科学的教育行为,找到正向激励的“突破口”,及时关注和表扬ADHD学生,帮助其设定可执行的目标、释放过剩的精力。   【关键词】ADHD学生;融合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
【摘要】具有祭祀和纪念性质的传统建筑——宗祠,是中国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所特有的产物。宗祠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载体的宗祠文化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广西玉林市容县杨梅镇红石村五卿潘公祠,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至今已有220多年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宗祠,其深厚的宗祠文化深深影响着潘氏宗族的族人。  【关键词】宗祠;民族志;五卿
【摘要】笔者通过乾隆皇帝晚年撰写扎什伦布庙瞻礼系列御制诗文及注解,叙述西藏和内地发生的战争和动荡,为我们研究乾隆皇帝晚年及嘉庆皇帝在位初年的社会状况和乾隆皇帝的某种不安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扎什伦布庙;须弥福寿之庙;乾隆;匾额;廓尔喀战争  【中图分类号】K282 【文献标识码】A  须弥福寿之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藏传佛教喇嘛教首领六世班禅朝觐乾隆皇帝时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在这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其精神内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可以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导向,还可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更具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教育与高校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具体实践的
主持人语  201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6年9月起,江苏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经统一审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在课程层面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经历过从引進国外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丛立新教授引进的美国《现代少年》课程)、港台教材到先进地区开发教材的历程。到21世纪初,随着专业心理教师群体的出现,部分先进学校开
【摘要】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张家口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不断创新新闻宣传、深化走转改、完善内部管理、促进队伍建设,拓宽了新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了栏目的推广和品牌建设,实现了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全媒体;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栏目推广;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张家口广播电视台面对全媒体时代,对内宣传展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人民群众的心声和面貌;对外宣
【摘要】歌剧是西欧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文学、音乐、舞蹈进行综合并且以歌唱为主的戏剧舞台艺术,西洋歌剧是世界艺术的宝贵财富,其中莫扎特、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优秀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的宝贵的歌剧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地流传,给人类精神世界带来优雅的享受,本文通过对《茶花女》中女性的爱情悲剧进行分析,并介绍其中女主角的人物特征及剧中的名段赏析来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歌剧艺术;女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