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教学浅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各具特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虽然年代尚远,但是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堪得上是文学这片沃土开出的一朵奇葩。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教学作为重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领略古代散文的风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将唐宋翰墨传承下去。
  一.简述作者,探求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灵感渊源
  “兴之所至,诗之所写。”作者的写作灵感的来源是生活,他们对人生当中的所受、所遇、所感,对悲戚坎坷的人生之旅,对安逸平实或浮华繁复的生平履历都有所感悟,并在写作欲望的支配下挥洒翰墨,卷笔生花。所以在对唐宋八大家散文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那鲜为人知的生活世界,并追根溯源探求作者生平境遇对其内心情感、思想建构的影响。
  以苏轼《后赤壁赋》的教学为例,它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叙事写景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诗情涓涓地将“复游赤壁之下”的所观之景娓娓道来,山山水水的生动展现在作者这篇篇幅稍短的篇章中,让人拍手叫绝。但凡佳作必出于内心,作者的构文是有机缘的,这机缘便是他此时的人生境遇。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便会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文章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教师应该先简述作者的生平履历,或是缩小区域,简述作者的写作背景。要扩展学生对作者认识的空间,让学生或者翻阅相关书籍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查询作者简介。在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发言,将所知道的有关作者的讯息传达出来,进行补充,解释。如作者创作这篇《后赤壁赋》正值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由于自己的踌躇满志却事违人愿,因此心情苦闷,所以有此文章。学生对作者的人生境遇,性格特征加以掌握,就能很好地驾驭文章,从文章中读出感情线索。
  二.明释文题,洞彻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体类别及所述之事
  所谓“题”,它是对文章整体性的一个总结,也是文章的文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文眼就可以洞察到文章的整体构文思路,也能感觉到作者呼之欲出的气息。“题”是一扇步入文章及作者灵魂的大门,教师在进行文章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叩响这扇“门”。
  以韩愈的《原毁》为例,这篇文章是作者“五原”(即《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对于现代文教学来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在文中找到“文题”之解。但是对于文言文来说,难度有些大,学生在不懂“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曲解文章的意义内涵,这会对文章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要明释文题,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以此作为引导,来理解整篇文章。如《原毁》这篇课文,“原”是探究之意,“毁”有诽谤、诋毁之意,两个字连起来就是要探究诋毁这种行为出现的根源,继而可以明晰了解“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一感慨结论。
  从“题”之处,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梗概,此外还可得知文章的文体类别。例如,从欧阳修《朋党论》这一文题上可得知它属于论说类;从柳宗元的《钴坶谭西小丘记》这一文题上能得知其属于山水游记类等等。对文题类别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学习。
  三.循章阅读,拿捏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特点
  文章皆有章法,这种章法表现在语言、结构、内蕴等方面,它是文章的经脉,是大家散文独树一格的呈现依托。对文章章法特点的把握是通过阅读这一方式而实现的。通过阅读,文章语言变成了一个个表意的符号被传入大脑,又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反应传达,从口中滤出。在这一过程中,交织在文章中的语言元素或者是语言之外的元素被挖掘出来,我们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较比,可以有效地拿捏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并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咂味文章的语言,体味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思想,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从陈言俗套当中解脱出来,开始关照现实社会生活,笔墨挥洒自如,以一种较为自由的形式来表情达意,感情真挚、自然,不浮华。他们的文章又各领风骚,独树一帜,成为后世文学的楷模,因此对他们散文学习的意义是重大的。此外,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文言文解读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教师更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古文阅读的素养,让他们领略唐宋八大家散文风骨,并将这种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唐宋翰墨传承下去,让中国文学之树常青!
  肖广东,教师,现居江苏东海。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至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大多数的师生接受,但如何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课堂这一问题我们依旧在探索中。其实,我们的课堂,不在乎教师教了多少,关键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而学生学的通过主动的探究获得知识是最快乐,最牢靠,也是最多。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实践证明,只有教师让学生拥有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发展,在发展中获取新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初中语文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把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把信息技术融入初中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内在灵魂.在小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师要注重课堂的音标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对音标的认知度和感知力,才能让学生具备一定
期刊
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一直是广大老师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每一个初中升高中的学生急于了解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来?我以为,
如今,小学英语教育中故事教学法的使用较为频繁,典型特点便是将英语词汇、句子和语篇等内容进行展现,因为小学生普遍对故事存在较高的兴趣,此种方式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在很大程
期刊
期刊
王蔷教授说:“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
期刊
有一句话这样说道:“真正意义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以精神培养精神,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情感点燃情感,”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缺失了情感教学,那一定是失败的语文教学。因为不能点燃情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引导学校展开思维,就不能做到以情激情,情感沟通,学习就不会收到好效果,所以点燃教学情感作用的重大。现代科学也表明,情感对于人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它参与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
期刊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教师习惯讲解授知,提问只是日常互动,无法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情感意识,思维难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充分调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