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指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行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指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早杂淦鑫203穗瘟损失率、病情指数与氮磷钾配比回归关系极显著,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0.417 7 2.648 3x1-0.067 3x2-0.146 3x3,y1=0.591 0 2.963 31x1-0.072 9x2-0.148 5x3,x1、x2、x3分别为N、P2O5、K2O的用量,单位为kg/667 m2,经检测两者与氮素用量极显著,与磷钾用量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穗瘟;病情指数;损失率;氮磷钾;回归关系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05-01
  早稻穗瘟是都昌县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间隙性暴发,感病品种发生面积大,梅雨季节又多雨时,发生更为严重,严重威胁都昌县水稻生产安全。为控制水稻穗瘟的发生,探索肥料配比与水稻穗瘟的发生关系,2015年早杂淦鑫203叶瘟、穗瘟发生严重,结合肥料“3414”试验,笔者进行了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情指数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西省都昌县汪墩镇古岭村,试验田面积3 335 m2,试验田前茬为冬闲田,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早杂淦鑫203,属感稻瘟病品种。3月27日塑盘育秧,4月26日抛秧,抛秧30万蔸/hm2。 4月25日施基肥,5月2日施分蘖肥,5月30日施穗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4个水平在相应肥料元素下标分别用0、1、2、3表示,“0”水平表示不施用某元素肥料;“2”水平表示当地最佳施肥水平;“1”水平表示2水平×0.5的用量水平;“3”水平表示2水平×1.5的用量水平。试验设14个处理,即肥料“3414”试验,各处理试验代码及氮、磷、钾肥纯用量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计42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小区间用40 cm高的铝塑板插入泥内隔离,上留20 cm,板间接头空隙用糊泥黏合,以防串灌,试验田周围设保护行1 m。试验除常规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外,对水稻穗瘟未施药防治[1-2]。
  1.4 肥料分配及施用
  氮、磷、钾肥纯用量按有效肥分折算成实物量,其中氮肥用尿素(N≥46%),50%作基肥,30%作分蘖肥,20%作穗肥;磷肥用钙镁磷(P2O5≥12%)全作基肥;钾肥用氯化钾(K2O≥60%)作基肥、分蘖肥、穗肥,各占33.3%。
  1.5 调查方法
  在水稻蜡熟期(7月15—17日),每小区平行跳跃式10点取样,每点5丛,计50丛稻株,带回室内病情分级,调查每穗损失率,计算每个小区样本的加权平均损失率。每种处理病情指数、损失率取其3次重复的平均值,将平均值参与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测[3-4]。
  穗瘟病情分级标准(以穗为单位)如下:0级—无病;1級—零星发生白穗,每穗损失率在5%以下;2级—每穗损失率在5.1%~20.0%,或1/3左右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率在20.1%~50.0%,或穗颈或主轴发病;4级—每穗损失率在50.1%~70.0%,或穗颈发病,大部分秕谷;5级—每穗损失率在70%以上,或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配比与穗瘟损失率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肥料配比与水稻穗瘟损失率的关系极为显著,回归方程式为y1=0.417 7 2.648 3x1-0.067 3x2-0.146 3x3,F=388.816 2>F(0.01,10)=6.55,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氮磷钾配比与穗瘟损失率关系密切。经偏回归检测氮素的F=294.763 2>F(0.01,10)=10.4,极显著;磷的F=0.018 3  2.2 施肥配比与穗瘟病情指数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肥料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情指数的关系极为显著,回归方程式为y1=0.591 0 2.963 31x1-0.072 9x2-0.148 5x3,F=235.173>F(0.01,10)=6.55,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氮磷钾配比与穗瘟损失率关系密切,经偏回归检测氮素的F=176.997 1>F(0.01,10)=10.4,极显著;磷的F=0.010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情指数及损失率之间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氮是影响穗瘟病情指数及损失率的主因,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病情指数及损失率增加;随着磷钾肥的增加,两者变化不明显。在不施氮磷钾肥或不施氮肥而增施磷钾肥条件下,能减轻穗瘟发生。在重施或偏施氮肥的条件下,即使增施磷钾肥,反而加重病情的发生。
  为有效减轻水稻穗瘟病情及损失率,首先在选用抗(耐)稻瘟病品种的基础上,应在适当控制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穗肥应减少氮肥施用量;同时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提倡好气灌溉,适时晒田;破口抽穗初及时用药预防。
  4 参考文献
  [1] 王永禄.兴国县双季水稻高产主要限制性因子分析与对策[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
  [2] 李洪顺.氮素运筹对超级杂交水稻氮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 易小林,杨仕冠,杨声澉.水稻平衡施肥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82.
  [4] 李志华,张仲芳.水稻丰产关键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4(6):31.
  [5] 黄锦翔,甘翠棠,陈卓深.粤北稻瘟病综合治理的研究与推广应用[J].病虫测报,1989(增刊2):64-66.
  [6] 陈延正.稻瘟病发生与土肥关系调查[J].广西农业科学,1982(2):32-33.
其他文献
摘要 恒丰优3550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优质不育系恒丰A与抗病恢复系R3550组配育成的高产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并从合理安排播种期、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恒丰优355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
摘要 为了切实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对气温的要求,确保在早春寒流影响下植株不被冻伤,如皋市经济开发区通过多年探索,尝试采用大棚加中棚加小拱棚加草帘、地膜的多层覆盖方式来提高温度,使番茄播种期提前,尽早上市,不仅满足了社会大众对番茄的需求,还提高了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早春大棚番茄多层覆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更好地指导实践种植工
摘要 在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苏垦农发三河分公司水稻生产不同田块和相关试验田的稻谷进行取样检测以及对苏垦米业三河收购的稻谷检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稻稻谷出米率等加工和外观品质有诸多因素,如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年份、不同种植方式、自然灾害等。  关键词 稻谷;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04
摘要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乡村旅游合作社;脱贫致富;福建光泽
摘要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密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翻转课堂;多元化考核;教学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 从采种、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出圃及苗木质量、包装运输等方面总结山茱萸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山茱萸;育苗;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6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35-01  山茱萸不仅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林树种,而且也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绿化树种,市场需求量很大[1]。西峡县是山茱萸重要生产地,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山茱萸之乡”。笔者结合
摘要 采用綠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于2018年在拉孜县夏杂村开展青稞新品种藏青690和新品系12-10556的原种田繁育研究。结果表明,青稞原种产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同时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种植习惯,增强了农牧民对田间管理的认知程度,为以后青稞种植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青稞;藏青690;12-10556;增产增效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休閑生态农庄规划应以营造多形式休闲玩赏一体的休闲生态农庄为规划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依托生态本底,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本文探讨了休闲生态农庄分区原则、设置与项目安排等,以期为类似生态农庄的规划及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休闲生态农庄;概念规划;永泰青龙溪生态农庄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235-02
摘要 本文从教学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并完善了考核评价制度,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期有效提高植科专业植物生产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植科专业;植物生产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261-01  农学类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培养出的人
摘要 将中国知网近20年来发表过的学术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的最新数据来源,回顾了河流健康研究的发展状况。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实证河流、交叉研究4个方面对河流健康进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河流健康评价暂无统一标准;交叉研究所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小流域关注度不高。未来河流健康研究将采用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逐步辐射到全国大中小流域。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