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育苗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采种、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出圃及苗木质量、包装运输等方面总结山茱萸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山茱萸;育苗;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6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35-01
  山茱萸不仅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林树种,而且也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绿化树种,市场需求量很大[1]。西峡县是山茱萸重要生产地,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山茱萸之乡”。笔者结合多年的山茱萸育苗经验,总结了一套山茱萸育苗技术规程,以供广大林农参考。
  1 采种
  1.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快、丰产性好、出皮率高的山茱萸优良品系石磙枣、珍珠红。
  1.2 母树选择
  选择品系纯正、树势健壮、冠形丰满、生长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中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并登记标号。
  1.3 采种
  每年10月中下旬,山茱萸果实呈深红色充分成熟后,及时采收。从采收的果实中,选择色红果大、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果实,略晒3~4 d,待果皮柔软后,人工捏出果核。洗去果核表面的黏液后,晾干作种。应注意的是,禁止用机械加工的果核作种子;禁止用沸水烫过的果实的果核作种子;禁止使用抢青的果实取得种子。
  1.4 种子包装及贮藏
  种子晾干去杂后装入麻袋、木箱等包装中贮存,包装时应标明品种名称、重量、产地、采种时间及采种单位等。包装完毕后应该将种子贮藏在干净、通风干燥、无污染、无鼠害的场地。
  1.5 种子的质量标准
  要求种核淡黄色、无虫蛀、无机械损伤、无霉变,种仁发芽率不低于90%,种子纯净度在95%以上,其他指标应符合《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的规定[2]。
  从外地采购的种子按照《林木种子质量管理方法》和《林木种子采收管理规定》的规定,持有“三证一签”。
  2 播种育苗
  2.1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10°的背风阳坡或半阳坡的缓坡地,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宜,要求地下水位在1 m以下,排溉方便,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的规定。
  2.2 整地
  播种前,将育苗地深耕1遍,打碎耙平,拣去树根、杂草和石砾。按南北行的方向,做成1 m宽的畦或1 m宽、10 cm高的垄,垄间距30 cm。同时,施入优质农家肥30 t/hm2、硫酸亚铁150 kg/hm2。
  2.3 种子处理
  2.3.1 种子消毒。在处理种子前,要先对种子进行灭菌消毒处理,即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再用清水洗净药液。
  2.3.2 腐蚀法处理。按每1 kg种子用Na2CO3 10 g、水2 kg的比例,将Na2CO3 用温水溶化后放入种子,搅拌均匀,浸泡12 h后,搓去果核上的黏液,捞出装入透水容器内,每天早、晚各冲2次60 ℃温水,共冲10 d。
  将种子与牛马粪按1∶1.5比例拌匀后下坑沤制。沤坑应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坑深40 cm。坑底先铺5 cm厚的沙,然后将拌好粪的种子倒入坑内,厚约20 cm,再铺盖5 cm厚的沙土,呈馒头状,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将四周压好。冬至前后,气温变低后,用牛马粪将坑盖平,用塑料薄膜继续盖好,立春后播种育苗[3]。
  2.3.3 浸沤法处理。用60~70 ℃温水浸泡种子2 d,取出后选背风向阳处,挖30~40 cm深的沤坑。将种子与粪灰(牛马粪80%、草木灰20%)按1∶1.5比例拌匀,放入坑内闷沤。待30%~4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4 播种
  在畦(垄)面上开3行沟,间距30 cm,沟深5 cm,将种子顺沟均匀撒入,再盖1~2 cm厚的细土,覆盖地膜或秸秆。用种量750 kg/hm2左右。
  3 苗期管理
  出苗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夏季,要视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墒情,雨后及时排除苗圃地积水。出苗约30%时,要逐步揭去畦面上的覆盖物。当幼苗长至2~3对真叶时进行间苗,并对缺苗断垄处进行补苗,留苗距离5~7 cm。当苗高10~20 cm时,要注意防旱、遮荫。此外,要及时中耕除草3~4次。5—6月,要交替喷洒0.100%~0.125%多菌灵液、0.085%~0.100%甲基托布津液2~3次,预防苗木立枯病、猝倒病。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30.0~37.5 kg/hm2撒播于苗木根际土壤内,消灭地下害虫[4]。
  6—7月追肥2次,結合中耕每次追施尿素45~75 kg/hm2。夏季要视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墒情,雨后及时排除苗圃地积水。此外,入冬前浇1次封冻水。
  4 出圃与苗木质量
  4.1 苗木出圃
  苗木落叶至萌芽前出圃。出圃前浇1次透水,待苗圃土壤湿度适中再起苗。起苗时,要做到不伤苗、不伤根,保持苗木根系完整,并按GB1974-2010的规定进行分级。
  4.2 苗木标准
  苗木质量应符合GB1974-2010的规定。优良壮苗的标准是:苗木生长健壮、腋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苗高度70 cm以上,地径粗度0.4 cm;无机械损伤、根系完整、须根发达;无检疫对象及其他病虫害。
  5 包装、运输
  苗木分级后,每50株一捆。原则上就地栽植,随起随栽。若需远距离运输,苗木根系用稀泥浆蘸根,然后用浸过水的麻袋包裹好。运输过程中,需要有防风、防晒、防雨淋等措施。
  6 参考文献
  [1] 王明方,李俊德,王昌明,等.山茱萸[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2] 师晓慧,邓莉兰.云南山茱萸科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3):76-79.
  [3] 陈延惠,冯建灿,郑先波,等.山茱萸研究现状与展望[J].经济林研究,2012(1):143-150.
  [4] 韩东锋.山茱萸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其他文献
摘要 为初步掌握巴中市各区(县)丹参种植情况,深入了解巴中市丹参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技术,对巴中市5个区(县)种植丹参的村镇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巴中地区目前丹参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但丹参产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除了科学的规划、逐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外,还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种源混乱、方法各异、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关键词 丹参;产量;品质;栽培技术;不同产区;四川巴中  中图分类号
摘要 为探索夏玉米最佳播期,特进行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年度播期以6月8日最佳。小麦收获后,争取及早播种夏玉米,可有效避开高温“卡脖子旱”,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夏玉米;播期;植株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9-0007-02
摘要 研究了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即苗期叶面喷施氨基寡糖链蛋白500倍液3次,每7 d喷1次;定植后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30 kg/hm2灌根2次,每30 d灌1次;结果期轮换使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15%黄腐酸水剂2 000倍液、2亿CFU/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6%甲壳素水剂800倍液,每7 d喷1次,交替用药。结果表明,免疫诱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的播期和播量组合,研究播期和播量对济研麦7号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随着播量的增加,穗数和产量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播期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量。对于济研麦7号小麦来说,播期10月15—20日、播量187.5~225.0 kg/hm2条件下,成产三因素协调发展,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摘要 本文应用MICAPS常规资料、贵州省七要素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6月22—24日铜仁市中北部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期望加深对低空急流与低涡切变共同导致贵州省暴雨的认识,丰富此类天气系统配合下的贵州省暴雨天气分析个例,为建立低空急流与低涡切变配合型贵州省暴雨天气模型积累个例档案,为今后此类暴雨预报与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西南低空急流、低层切变辐合是
摘要 恒丰优3550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优质不育系恒丰A与抗病恢复系R3550组配育成的高产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并从合理安排播种期、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恒丰优355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
摘要 为了切实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发育对气温的要求,确保在早春寒流影响下植株不被冻伤,如皋市经济开发区通过多年探索,尝试采用大棚加中棚加小拱棚加草帘、地膜的多层覆盖方式来提高温度,使番茄播种期提前,尽早上市,不仅满足了社会大众对番茄的需求,还提高了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早春大棚番茄多层覆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更好地指导实践种植工
摘要 在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苏垦农发三河分公司水稻生产不同田块和相关试验田的稻谷进行取样检测以及对苏垦米业三河收购的稻谷检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稻稻谷出米率等加工和外观品质有诸多因素,如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年份、不同种植方式、自然灾害等。  关键词 稻谷;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04
摘要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乡村旅游合作社;脱贫致富;福建光泽
摘要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密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翻转课堂;多元化考核;教学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