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格在译文中的再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h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在北京清华园创作的散文名作,语言优美、思维缜密,作品融真实景色与真诚情感为一体。本文从风格角度对《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原作风格,以强调风格的重要性。
  关键词: 风格 《荷塘月色》 英译本
  
  1.引言
  风格是构成一篇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原文风格应当通过译文风格得到体现,而译文风格又应以原文风格为基础,在译文中再现原文风格是翻译的必然要求。《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之一,主要描写了作者月下在荷塘边散步的情景,文章语言优美、思维缜密,融真实景色与真诚情感为一体,实为散文佳作。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荷塘月色》有较多的英译本。本文进行对比赏析的两个英译本,一个出自朱纯深,另一个出自杨宪益夫妇。通过对这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主要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不同策略与技巧来保留原作风格,以强调风格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2.风格
  奈达的核心概念“功能对等”,即翻译时不应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应在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目标语中重构源语语言信息的这种对等,除了内容意义方面的对等,当然还有风格方面的对等。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其中就有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性质相同的原则。国内也有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说、刘重德的“信达切”翻译原则等,无不支持应当在译文中再现原文风格的观点。
  所谓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作品的风格。刘重德先生把风格概括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上而言,风格即为文学观点,译者要尽量使译作符合原文思想,和原文一样感人;微观上而言,风格是语言学的观点,是通过章、句、字的巧妙配合而成的。每个人由于各自的经历、观点、素养、个性不同,写作时表现出的风格也会不同,但在翻译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再现原文风格。就像我们不能把文字优美散文译成文字严谨的议论文,把通俗易懂的内容译得晦涩难懂。本文从刘重德先生提出的风格微观角度出发,通过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朱纯深与杨宪益夫妇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比较不同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不同策略与技巧来保留原作风格。
  3.《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的对比赏析
  3.1词汇层面
  原句:(1)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译:Shrugging on an overcoat,quietly,I made my way out,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杨译:I quietly slipped on a long gown,and walked out leaving the door on the latch.
  这句文笔相对比较平淡,动词“披”,朱译采用了“shrug”一词,杨译则采用的是“slip”。“shrug”一般理解为耸肩,有不屑、冷淡、怀疑的意思;“slip”顺应原文作者本意,传递出了在披大衫过程中那种小心翼翼、悄悄的感觉,因此此处使用“slip”更合适。
  原句:(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译:That is the beauty of being alone.For the moment,just let me indulge in this profusion of moonlight and lotus fragrance.
  杨译:That was the advantage of solitude:I could savor to the full that expanse of fragrant lotus and the moonlight.
  这句中的名词“妙处”,朱译采用了“beauty”一词,杨译采用的是“advantage”。这里的“妙”不仅包含了“好”的意思,而且流露出原文作者一丝欢快的心情。很显然,“advantage”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与文中“好”的意思吻合,但是没有表达出原文作者那种隐含的情感。此处使用“beauty”取得了双赢效果,更能与原文保持一致。
  原句:(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译: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杨译:As far as eye could see,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这句里“曲曲折折”、“田田”、“亭亭”三个叠词的交错使用,使句子富有节奏美。原文作者塑造了幽静的意境,也表达出了自己那种淡淡的喜悦与忧愁的心情。“曲曲折折”、“田田”和“亭亭”,朱译分别采用了采用了“winding stretch of water”、“a silken field of”和“in all their grace”,而杨译采用了“winding margin”、“trim”和“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朱译通过使用头韵手法、补充的短语和介词短语分别增添了反复效果,与原文风格上保持一致;杨译从语义上把握了这三个叠词,没有华丽的词汇,但也做到了表意到位。
  3.2句法层面
  原句:(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朱译: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as much as in company.
  杨译:I like both excitement and stillness.
  此句结构对称,是典型的平行结构,流露出了原文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热闹与冷静本是形容词、群居与独处则是动词,在译文里都用了代表这些状语的词。朱译采用了意译,句式工整,解释了热闹与冷静、群居与独处。两个“as much as”更是巧妙地连接了前后内容,保留了原文的平行结构,把原文作者追求安宁、幸福的愿望表达了出来;杨译则直译了这个概念隐喻,表意清晰,简洁明了地让译文读者领悟到了原文作者的性格爱好。
  原句:(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译:A breeze stirs,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杨译:The breeze car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此句中原文作者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属于嗅觉上的“缕缕清香”转换成了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传递出了香味的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花香给作者带来的感觉,为原文的意境美锦上添花。朱译与杨译均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但采用了不同的结构与词语。朱译使用了主动语态,调动了读者“通感”心理,让人不由感觉到了莲花的动态美,“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的词组也使用了头韵手法,形象生动,韵律感强,为译文增加了文采;杨译采用了被动语态,用词简单,但也传神地体现了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
  3.3语篇层面
  原句:(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译: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杨译:As far as eye could see,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这句上文已提及,这里主要从语篇层面看文章的衔接性问题,前后两句都出现了荷叶,朱译与杨译都将这两句合为一句,避免了荷叶的重复出现。朱译采用了非谓语结构,杨译则是用了“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原句:(2)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朱译:Needless to say,there were a great number of them doing the gathering apart form those who were watching. It was a lively season,brimming with vitality,and romance.
  杨译:They turned out in force,we may be sure,and there were spectators too,for that was a cheerful festival and a romantic one.
  这里主要涉及了语义的连贯性问题,前后两句存在解释关系。朱译采用了直译,杨译则用了“for”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来连接上下文,符合语义上的逻辑关系,能更好地被大家所理解、接受。
  4.结语
  综合看起来,朱纯深与杨宪益夫妇的译文各具特色,对于音律和遣词造句都很讲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前者遣词造句的锤炼推敲、揣摩切磋再现了原文的清新自然风格,传递了原文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可以说不仅实现了内容对等,风格上也做到了“神似”。后者的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灵活运用了多样的翻译手法,偏重直译,使译文内容忠实于原作,并忠实传递了原作的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要使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达到思想的交流、情感的共鸣,译者应当尽可能地运用相应策略与技巧来保留原文的风格与韵味,只有这样,文学翻译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文学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6.
  [2]刘重德.文学风格翻译问题商榷[J].中国翻译,1988,(2):23.
  [3]朱纯深.从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学意义[J].名作欣赏,1994,(4):79.
  [4]朱自清著.朱纯深译.荷塘月色[J].中国翻译,1992,(1):49.
  [5]朱自清著.杨宪益,戴乃迭译.荷塘月色[J].英语学习,1999,(5):52.
  [6]杨玉兰.论散文翻译中审美效果的艺术再现——以《荷塘月色》的英译为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1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督教文化在当代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当代作家都有意无意地在宗教文化中寻求文学资源,使得当代文学或隐或现地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光环。本文主要阐释了基督教话语下史铁生的个体言说,史铁生深受现代神学的影响,具有深厚的现代神学思想,再加上自己独特的生存体验,自觉将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和文学资源融入自己的人生和写作,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宗教观念和言说方式。在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影响
摘 要: 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选取了电视剧《奋斗》中五个片断分析会话含义理论的运用并解释其语用功能。这有助于全面理解剧中对白的含义,欣赏其喜剧效果。  关键词: 电视剧《奋斗》 台词 会话含义    一、引言  电视剧台词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精彩的台词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深刻领会故事主题。电视剧《奋斗》中的幽默风趣又饱含着人生哲理的台词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年轻人之
摘 要: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任务,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艺术人才,高校声乐教师需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硬件、软件两手共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声乐教学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师资队伍 发展思路    为了顺应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贯彻教育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宗旨,充分挖掘、组合我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努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团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大学生团建工作进学生宿舍的现实意义,并对推进大学生团建进学生宿舍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团建工作 学生宿舍 新问题    长久以来,校园中的团组织主要是以学校、院系、班级团支部为框架来构建的。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传统团建越来越显出较大的局限性,如传统团建活动参与率虚高,参与度令人担忧;传统团建活动频率偏低且不平衡,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
摘 要: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对于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适用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从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入手,期望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课堂使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现状的问卷调查,以及课堂实践情况,提出了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境教育理论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李吉林 情境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 改进建议  新课改呼唤教学变革,教师应以最新教学理念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摘 要: 宗法制度维护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秩序,其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主义成为其领导核心,周朴园性格中的夫权主义思想是形成他性格的主要因素,这种夫权主义摧毁了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鲁侍萍与繁漪的一生幸福,同时他的男权主义造成了《雷雨》中众多人物的悲剧。  关键词: 戏剧《雷雨》 周朴园 夫权主义    1934年曹禺发表戏剧《雷雨》后,周朴园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奸诈、自私、冷漠与残忍,
摘 要: 《百家讲坛》中的于丹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话语,开启我们的心智,引领我们走入中国的经典。她的手势语优美而和谐,举手投足尽显学者的睿智,形成了她儒雅的风度。我们要学习于丹的手势语,以优美的手势语和谐地配合有声语言,恰当地表情达意。  关键词: 于丹 手势语 技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风格,音、容、笑、貌共同构成了每个人的说话个性。其中,笑、容、貌都属于态势语。态势语是通过
摘 要: 陈染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深刻而复杂,这在关于两性性别角色的思辨中尤其明显。性别在陈染的小说中的彼此区别、认定比较复杂,作品中的人物性别多数是抽象的,并富有象征意味。从对男性的反抗后的失落,对女性的依赖后的迷茫,转向自恋后的错读,一个自以为超性别的零女士讽刺地仍没有跳出性别迷失的桎梏,思考重新又回到原点。  关键词: 性别思辨 次性别 反俄狄浦斯 同性恋 超性别    “一个女人说出自己生活的
摘 要: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比研究理雅各和韦利的两个《论语》英译本,通过接受美学对翻译的启示,着重分析《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及其制约因素以及因制约因素而导致的误译。本文旨在减少《论语》英译的误译,扩大《论语》的阅读群体,从而加快儒家思想的传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论语》英译本 译者能动性 制约因素 误译  一、《论语》英译情况和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论语
摘 要: 本文对天津大学理工科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对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理工科专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调查统计分析  天津大学目前在校生有28000名,除教育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外,优势学科学院的专业设置均是理、工科专业。本次调查一次性进行,以问卷形式为主,在近15个班级中发放400份问卷。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