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曾想放弃改良蒸汽机?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汽机改良者瓦特在人生初期生活得并不富裕,他17岁时,父亲的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21岁那年,他不得不去某大学开了一间小修理店,以维持生计。正是在每日修理各种仪器之间,瓦特熟悉了當时一些较先进的机械技术。当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如火如荼地进行,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廉价可靠的动力,一些发明家纷纷开始研究蒸汽动力的应用,瓦特也于1761年开始了对蒸汽机的实验。
  当时已经有一种蒸汽机被用来进行矿井抽水,但这种蒸汽机体积硕大、效率很低,开动起来吞云吐雾、噪音极大,人称“怪兽”。瓦特仔细研究后,决心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
  这时瓦特已经经营小修理店四年了,虽然有一定积蓄,但改良蒸汽机是很烧钱的,到了1765年,瓦特干脆进行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没钱了。瓦特家中的积蓄几乎都被花光了,他只能去借钱。但此时瓦特的债务已经高达一千多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大数目,没有人再愿意借钱给他了,瓦特在痛苦之中决定就此放手。
  就在此时,一位叫约翰·罗巴克的煤矿主登门拜访瓦特了。
  此時的罗巴克刚取得一座煤矿的开采权,急需高效率的矿井抽水机,他听说瓦特正在从事动力方面的研究,便来拜访瓦特。相互了解情况之后,两人马上决定合作,并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约定罗巴克要拥有将来蒸汽机三分之二的利润,同时负责偿还瓦特大部分的债务,并且给瓦特提供研究资金与场地。瓦特为人谨慎,而罗巴克为人热情、眼光独到,他很看好瓦特的改良。最初,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然而,后来罗巴克的经营出现了问题,无法再资助瓦特。这对瓦特的打击颇大,他又想要收手不干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768年,又有一位老板找上门了。他是一家五金器械厂的老板博尔顿。由于产品精良,博尔顿手里的订单很多,但是他的工厂主要是用人力作为动力,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博尔顿也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低廉的强大动力。在了解到瓦特的情况以后,他马上从罗巴克手中接下了这个摊子,表示要资助瓦特完成研究。这下瓦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有了资金作保障,再加上瓦特的潜心研究,1774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历经十几年的坎坷,终于试装成功。接下来,在博尔顿的大力推广下,蒸汽机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地在各种工厂之中普及开来,为大工业提供了可靠而廉价的动力。之后,蒸汽机就开始走向世界,世界各地都可以听到蒸汽机的嘶吼声了。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过程中,罗巴克、博尔顿等支持者功不可没。对此,功成名就之后的瓦特曾说:“在事业上,我的努力所能达到的成功大部分应当归功于他们的友好鼓励,假如没有他们的帮助,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发明是一回事,会经营利用发明物却是另一回事。”
  为了纪念瓦特和博尔顿的贡献,2011年,英国发行了面值50英镑的纸币,这是面值最大的英镑纸币。50英镑背面的头像正是瓦特和博尔顿—可见博尔顿对瓦特甚至整个英国的帮助有多大。
  编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的居处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谢缙于是在自家大门上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后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园岂能为他人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读后更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终于拿他没办法了。  解缙为官正直
亿万富翁格雷汉姆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旅游小镇,他十岁时,家乡的一位设计蒸汽火车的发明家去世了。他听说自己崇拜的发明家没有留下后代(实际上这是个乌龙事件,那位发明家有后代),感觉很遗憾:“上帝把他最好的生殖细胞散播在我们的镇子上,可惜那非凡的基因却绝种了,这实在是令人痛心。”自那时起,格雷汉姆就希望能传播人类的优秀基因,以免这些“优质的基因”消失。  格雷汉姆长大后,白手起家,从事验光配镜生意,
康熙年间,工匠雷金玉有幸参与了畅春园正殿的重建。在工程接近竣工時,依照惯例,要由康熙亲自坐镇举行上梁仪式。没想到关键时刻,上梁的官员们掉了链子,装了半天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榫卯总是对不上。  工部尚书又急又怕,如果不成功,搞不好会掉脑袋。雷金玉见状,悄悄走到工部尚书身旁,自告奋勇上去装脊檩。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工匠,没有资格接这个活,干这活起码要有七品官职才行。但工部
公元531年,南朝梁太子萧统去世,萧统的儿子们以为接下来他们会被立为皇太孙,但令他们失望的是,梁武帝选了自己的三儿子为太子。正常来讲,皇帝之位从此与萧统的儿子们这派无缘了。梁武帝也觉得对不住这几个孩子,便将他们的封地选择在扬州、会稽一带,这些地方人文荟萃,物产丰富,也算是对他们的弥补。  梁武帝晚年,政事不理,多有昏聩之举,萧统的第三子萧詧眼见得大梁江山不保,也学战国公子们结交各种游侠。一晃梁武帝
在曹魏后期,司马懿为什么能篡权、曹家的人哪里去了?不错,彪悍的曹操是死了,可那些曹氏宗亲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他们不能抵挡司马懿?其实曹家还是有能人的。比如曹休,就是最能干的曹氏宗亲之一。  曹休是曹魏名将曹洪的亲侄子、曹操的族侄。他爷爷曾经当过尚书令,可惜祖上的荣耀与现实的没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曹休十来岁的时候,老爹死了。当时天下大乱,曹休甚至无力给老爹办理丧事,只得与一个门客一起将老爹草草埋葬
《水浒传》中,高俅設圈套陷害林冲,给他扣了一个谋杀朝廷高官的罪名。在开封府审理此案的关键时刻,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为其说情,终于使得林冲被轻判,只是“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表面上看是孙定救了林冲的命,可事实上,真正搭救林冲的是其岳父—张教头。  林冲一开始被拘留后,除了“林冲家里自来送饭,一面使钱”外,还有一个亲属正在为他跑关系:“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亦来买上告下,使用财帛。”  从“买上告下”一词
说到张作霖的出身,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此人早年当土匪,在土匪窝里坐大,后来接受了清政府的招安,走上军阀之路。  连张作霖的亲家、直系领袖曹锟都骂张作霖是土匪出身。曹锟在联合奉军攻打皖军得胜后,因为张作霖拿走了两盏空军探照灯,他就挥动马鞭子气呼呼地说:“张雨亭(张作霖的字)真是地道的胡子(土匪),得那些东西还不够,连这两盏灯还要拿。”  有些专门写张作霖的人物传记,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虽然不直说
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了金朝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今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1274年,元军第一次进攻日本。此次,元军出动兵力约十五万人,大小战舰900艘。这一战,十万日军全军溃败,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元军乘胜追击。  元军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有些得意忘形,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左副元帅位置一度突出阵前。日军大将是一名神箭手,见此情景返身一箭将其射伤。因主帅受伤,
五月  刺槐开花了  潔白的花朵  芬芳的味道  让刺槐  变得年轻许多
洪武十一年(1378年),对大明朝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北元皇帝翘了辫子,二是有颗流星掉了下来。朱元璋马上命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文吏齐写祭文,允许从首都到乡村所有百姓上书直言。  朱元璋的前一项举措完全是为了安抚强大的北元;后一项是为搞倒桀骜不驯的丞相胡惟庸搜集罪证。可偏偏有个“草根人才”插了进来,让这场血雨腥风的政界斗争多了几分喜剧的效果。这个人便是苏州人钱苏。  苏州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