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与脑中风有关吗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ly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读者刘某来信说:我今年56岁,最近总感觉头昏、眩晕、耳鸣、眼前发黑,记性也差了。CT检查无异常,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医生认为这些症状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易引起脑中风。请问颈动脉狭窄和脑中风有关吗?
  答刘某读者: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与大脑、头面部的血管,位于颈部两侧,左右各一。大脑所需的血液约有80%是靠这两条动脉供应的,任何一条出现狭窄、堵塞,都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据资料统计,30%~40%的脑中风是由颈动脉狭窄所致,其中以缺血性中风最常见。
  颈动脉狭窄后,可出现头昏、眩晕、耳鸣、眼前黑蒙、视物模糊、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等脑缺血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动脉行经处闻及血管杂音。虽然他们平时无症状,但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高危病变,是脑中风的“沉默杀手”。
  颈动脉狭窄实际上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颈部的表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主要病因。这些高危人群动脉血管内膜出现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则可导致中风。精神紧张、缺少运动、肥胖、吸烟等则是诱发因素。
  多普勒彩超是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检查手段,不仅能显示颈动脉内粥样斑块情况,而且能反映颈动脉的血流量、血流方向,目前已被临床广泛用于颈动脉病变的普查和随访。颈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范围、粥样斑块的分布情况,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视狭窄的程度和有无脑供血不足症状而定。狭窄<50%可行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降脂,抗血小板凝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抗血小板凝聚可有效降低脑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常用药是阿司匹林。若狭窄>50%,保守治疗无效,则应行外科手术治疗,重建颈动脉,疏通脑供血管道,手术方式有动脉内膜剥离术和颈动脉成型植入两种。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陈育民
其他文献
内蒙古鄂尔多斯读者杨某来信说:宝宝将满周岁,枕部头发稀疏,甚至有点秃,这是不是就是“枕秃”啊?是缺钙引起的吗?是不是佝偻病的症状啊?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和钙制剂吗?  答杨某读者:  民间所说的“缺钙”,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北方寒冷地区较为多见,最早在生后3个月开始发病,早期表现为易激惹,烦躁不安,容易惊跳,夜间常啼哭,并且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患儿头部表现为前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研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 抑郁症和糖尿病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两大危险因素。  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专家分析了来自丹麦近240万年龄为50岁以上受试者的健康调查数据。研究开始于2007年,所有受试者都没有患老年痴呆症。到2013年研究结束时,有59 000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研究人员在考虑了其他能导致老年痴呆的因素,如脑血管疾病、肾
水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热调节器,人体利用呼吸和皮肤的出汗来实现对体温的调节。即使人处于低温环境,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地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在环境温度30℃以下时,不感蒸发比较恒定,最高可达每天1升左右,因此一夜睡来,人人都应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尿液、粪便,以及一些疾病(腹泻、呕吐等)也使水散失。  目前,我国国民饮水量普遍不足,导致许多营养代谢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高
引起腹泻的疾病,常见是一般的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菌痢之类,很少有患者想到是恶性肿瘤,常自购药物在家治疗,以至于延误了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一些缺乏临床经验的医生,遇到腹泻病人也多按“肠炎”之类的疾病下药,使患者病情一拖再拖。事实上,消化系统,尤其是胃肠道里的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极易发生腹泻。患者和医生只要细心一些,这类癌症不难发现。最容易迷惑人们的,是其他部位肿瘤导致的腹泻,常常
补充维生素D预防乳腺癌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补充维生素D能够预防乳腺癌。  研究者对上海地区593例乳腺癌患者和580例健康女性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仅有4.8%的健康女性和0.7%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是充足的。处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提示,充满压力的工作场合会明显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不仅是工作场合存在的压力,即使是老板的反复强调和絮叨,也会引发员工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即心理学上所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刺激人体生成基因表达不同的血液细胞。尽管这种反应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持续被激活,就会对健康造成负
漫画 私房钱
糖尿病人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低血糖昏迷。但导致糖尿病昏迷的不仅是低血糖,还有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低渗综合征、高渗昏迷和酒醉昏迷等。这些昏迷常被误诊为低血糖昏迷,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需要慧眼识别。  低血糖昏迷  62岁的周先生患糖尿病6年,一直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太好。近来改用诺和灵30R,26单位,每天2次注射,检查餐前血糖4.8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但老伴发现他经常在夜间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中青年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起单纯性舒张期血压升高,将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肾功能,并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的《高血压》杂志。  血压分为舒张压和收缩压。收缩压是指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壁的最高压力,亦称“高压”;舒张压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又称“低压”。研究人员统计分析了瑞金医院高血压
“每天晚上9:00~11:00,是人体淋巴的排毒过程,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你应该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使自己尽量的保持安静。这样免疫系统就会很顺利地完成排毒工作,让你的免疫力增加。”  真相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而组织液是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正常人每天生成2~4升淋巴液。淋巴系统是时刻不停在循环的,全身的淋巴液最后经由全身的淋巴管收集,通过右淋巴管和胸导管,进入静脉。淋巴回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