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段学生校园欺凌经历与应对方式透视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三方视角,针对从小学到大学四个阶段学生的早期校园欺凌经历、应对方式及态度进行调查。调研结果显示:校园欺凌在各学段普遍存在,小学更为明显;校园欺凌形式多样,且存在性别和学段差异;遭受校园欺凌后,多数学生不向任何人倾诉,低学段更明显;多数学生有过欺凌他人的经历,欺凌行为多出于非理性,且男、女生有差异;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旁观者的行为表现因学段不同存在显著差异,等等。建议通过营造反对校园欺凌的制度和氛围,发挥各层面教师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自我反思等途径,共同预防和抵制校园欺凌行为。
  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校园安全;反欺凌制度;分视角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5-0040-04
  校园欺凌是普遍存在于全球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负性事件。综观已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尚没有研究分别从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三方视角研究不同学段学生早期接触校园欺凌的经历、应对方式及态度。为此,本研究分别从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视角,调查从小学到大学四个学段学生的早期校园欺凌经历、应对方式及态度,并针对问题表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一、调研设计:跨四个学段的学生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分别选取浙江省湖州市城市、农村不同区域五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和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主的校内大学生进行线下线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1份,有效回收率86.1%。在这些有效问卷中,男、女生分别占46.8%、53.2%,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占27.3%、72.7%,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学生分别占26.8%、33.6%、23.8%、15.8%,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分别占49.7%、50.3%,单亲家庭和非单亲家庭学生分别占12.9%、87.1%。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别从受欺凌者、欺凌者和旁观者三方视角设计问卷,其中受欺凌者视角包括“受校园欺凌状况”与“受欺凌后的应对”,欺凌者视角包括“欺凌他人状况”与“开始或停止欺凌他人的原因”,旁观者视角主要调查他们看见欺凌行为发生时的反应。问卷最后针对所有被调查者设计了“欺凌行为责权”和“问题解决具体方法”两个问题,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百分比统计。

二、研究发现:学生校园欺凌经历呈现多样化特点


  1. 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状况
  (1)校园欺凌在各学段普遍存在,小学更为明显
  通过对不同学段学生受校园欺凌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校园欺凌现象较为普遍。如共计有33.1%的学生表示曾遭受过校园欺凌,且各学段学生人数比例相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依次为37.7%、32.2%、31.2%、29.4%(详见表1)。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受过校园欺凌的小学生中,有19.5%的人表示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受过欺凌,同时在幼儿园受过欺凌的学生,有较大可能在小学仍受欺凌;在受过校园欺凌的初中生中,受欺凌时间发生在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分别占35.0%、45.0%、20.0%;在受过校园欺凌的高中生中,受欺凌时间发生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别占35.4%、42.4%、12.1%、10.1%;在受过校园欺凌的大学生中,受欺凌时间发生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别占44.4%、31.8%、15.9%、7.9%,大学没有受欺凌状况。总体来看,各学段学生受欺凌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并且小学阶段更为明显;随着年级升高,校园欺凌情况有所好转。
  (2)学生因性别、家庭结构等不同,受欺凌情况存在差异
  进一步对学生受欺凌状况进行比较发现:相较于女生,男生在各学段都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在小学尤为明显;农村孩子在小学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城市学生在小学和大学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单亲家庭子女较之非单亲家庭子女,在小学、初中和大学阶段都更易受欺凌(详见表1)。
  (3)校园欺凌形式多样,男生受欺凌更多表现为身体暴力,女生更偏向语言暴力
  从调研结果来看,校园欺凌存在多种形式,但从总体分布来看:小学阶段,男生受欺凌更多表现为“被殴打”和“被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女生更偏向“被说坏话,没有朋友”;初中阶段,男女生“被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被说坏话,没有朋友”的情况相比小学更严重;初、高中阶段,男生“东西被藏起或毁坏”较严重;高中、大学阶段,女生受欺凌的主要形式仍是“被说坏话,没有朋友”。总体而言,男生受欺凌更多表现为“东西被藏起或损坏”“被殴打”等形式的身体暴力,而女生更偏向于“被说坏话,没有朋友”“被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行为。
  2. 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的应对方式
  (1)多数受欺凌者不向任何人倾诉,低学段更明显

  在对受欺凌后是否选择倾诉及其倾诉对象的调查中,不同学段学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结果显示:小学生依次选择不向任何人倾诉(39.8%)、家人(26.1%)、老师(19.3%)、朋友(10.2%)、其他人(3.4%)、心理老师(1.1%);初中生依次選择家人(36.6%)、朋友(29.0%)、不向任何人倾诉(26.9%)、其他人(4.3%)、老师(2.2%)、心理老师(1.1%);高中生依次选择家人(42.2%)、不向任何人倾诉(28.1%)、朋友(20.3%)、老师(6.3%)、其他人(3.1%);大学生依次选择家人(35.0%)、不向任何人倾诉(25.0%)、朋友(22.5%)、老师(12.5%)、其他人(5.0%)。可见随着年龄增长,学生选择向他人倾诉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向家长倾诉的占比最高;但小学生中有近四成选择“不向任何人倾诉”,并且各学段学生很少甚至没有选择向心理老师倾诉的情况值得关注。   (2)向他人倾诉后,欺凌问题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调研结果显示:从小学到大学四个阶段,学生选择倾诉后欺凌问题得以解决的占比依次为64.8%、37.6%、34.4%、60.0%;没有完全解决,但情况有所好转的占比依次为8.0%、37.6%、34.4%、20.0%;非但没有解决,状况反而更严重的占比依次为2.3%、1.1%、1.6%、0%。可见,受欺凌后向他人倾诉并寻求解决办法依然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最佳手段,但四个学段都存在倾诉后未解决的情况,说明有些欺凌问题根深蒂固,需要建立长效解决机制。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在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中,想过要自杀的小学生占2.3%,且均为农村生源男生;高中生占9.4%,大学生占5.0%。相比其他学段,受过校园欺凌的初中生考虑自杀的情况最严重,占比高达14.0%,这种状况需要相关方面给予重视。
  3. 欺凌者状况与欺凌他人原因
  (1)部分学生有过欺凌他人的经历
  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学生有过欺凌他人的经历。如在各学段被调查学生中,明确表示曾欺凌过他人的占总比近两成,从小学到大学四个学段占比依次为17.7%、15.9%、20.0%、6.6%,而且男生多于女生,大部分欺凌他人的学生也曾经受到欺凌。还有学生指出,“当时不认为是在欺凌他人,事过之后分析确实是”,从小学到大学四个学段占比依次为17.7%、38.4%、35.6%、34.6%。
  (2)欺凌他人多出于非理性,且男、女生有差异
  通过对欺凌他人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中有29.5%的人是“由于被害者的性格和处事态度”,其中女生出于该原因的高达40%;同时出于“欺負他很有趣,逗他玩玩”“之前被欺负的反击”的也在男、女生中占有较高比例。初、高中男生欺凌他人多因为“欺负他很有趣,逗他玩玩”,占比分别为23.4%、36.8%;初、高中女生欺凌他人多因为“之前被欺负的反击”,占比分别为33.3%、31.8%。大学男、女生欺凌他人多是由于“欺负他很有趣,逗他玩玩”,占比均为33.3%。总体来看,多数人欺凌他人是出于非理性。
  (3)多数欺凌者出于自我原因而停止欺凌
  调研结果显示:从小学到大学,欺凌者出于自我原因(包括自我反省和厌倦)而停止欺凌的占大多数,其中小学阶段出于这两种因素而停止欺凌的分别占34.4%、11.8%,初中阶段分别占42.7%、18.8%,高中阶段分别占23.4%、33.6%,大学阶段分别占30.4%、24.6%。此外,小学阶段由于教师作用而停止欺凌他人的占比23.7%,而随着年级增长,教师的作用普遍减小,从初中到大学三个学段占比分别为5.2%、3.9%、4.3%。
  4.面对欺凌事件的选择及态度
  (1)校园欺凌旁观者的行为表现因学段不同存在显著差异
  调查发现,在目睹欺凌事件后,各学段旁观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参与欺凌的行为;但也有学生进行制止,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为突出,分别为20.6%、20.9%。此外从学段分布来看,小学生选择报告老师的最多,占42.0%;初中生告诉朋友的最多,占24.8%;高中生、大学生选择“装作没看见”的最多,分别占29.6%、29.2%。总体来看,随着年级升高,学生选择“告诉朋友”和“装作没看见”的比例都越来越高,从小学到大学,选择“告诉朋友”的占比依次为10.1%、24.8%、26.1%、27.1%;选择“装作没看见”的依次为10.5%、19.6%、29.6%、29.2%;选择“告诉老师”的比例随学段依次递减,分别为42.0%、19.1%、12.4%、11.8%。
  (2)多数学生认为欺凌者应负最大责任
  在“关于欺凌问题,你认为谁应该负最大的责任?”的调研中,所有学段学生意见较为一致,认为是欺凌者的占比均在六成以上,可见学生普遍能客观地看待欺凌事件。此外,也有少数人认为是受欺凌者的原因,还有认为是“视而不见的人”“欺凌者的监护人”原因的也不同程度存在。
  (3)多数学生认为当事双方交流是解决欺凌问题的主要途径
  调研发现,各学段学生都认为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积极沟通交流是解决欺凌问题最主要的途径,从小学到大学选择这一结果的依次占比45.9%、60.2%、59.5%和61.0%,选择“教师等人的插手/警告”“学校/教育局等的教导/规定”等解决方式的均小于10.0%。此外,小学生除了选择欺凌双方积极沟通外,还有19.9%的学生选择让欺凌双方父母之间进行交流,说明在小学阶段,父母对于解决欺凌问题具有较大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防惩结合,共同抵制校园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当事人(包括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危害,而且可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校园欺凌问题,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惩罚措施。
  1. 营造反对校园欺凌的制度和氛围
  其一,成立相关机构,发挥多主体作用。例如:很多中小学都成立了“防治欺凌和暴力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校级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和司法部门代表等,以发挥其各自在校园欺凌行为预防和处理中的作用。其二,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底线要求。如可以借助宣传手册、专题讲座等内容让学生明确哪些属于欺凌行为,出现欺凌行为将面临何种惩罚,同时推行“零容忍”的反欺凌制度,对欺凌行为绝不姑息。其三,建设和谐友爱的校园和班级文化,通过密切学生间的情感联结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2. 发挥各层面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针对调研结果反映出的随着年级升高,向教师求助的受欺凌者越来越少,向心理老师求助的受欺凌者更是微乎其微这些现象,应通过多种方式打破现状,发挥各层面教师在抵制校园欺凌行为中的主力军作用。如据笔者了解,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局就正式发文,要求每所市属范围内的中小学均需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中必须配备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学生们遇到欺凌问题不去求助,原因可能在于多数学校只是进行了机构建设,但师资还不到位;或是虽然配备了教师,但还没有充分开展活动,未能得到学生的充分关注和信赖。因此,学校一方面应按照要求配齐心理教师,另一方面应要求其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在学生中树立专业权威和影响力。如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开展心理剧和校园情景剧等,使学生了解心理辅导在校园欺凌干预中的作用,便于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向心理老师求助;同时积极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对受欺凌者甚至部分旁观者进行心理辅导或矫治,必要时对欺凌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而言,要密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强化学生的“亲师”心理;同时及时发现隐藏在学生中的欺凌因素,如学生间以强凌弱、取侮辱性外号等行为,以便将欺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 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自我反思
  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学校要引导当事人团体主动积极沟通,探究解决方式。针对欺凌者,要引导其从自我感知入手,反思欺凌他人的原因及其不合理性,明确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以及应承担的后果,积极加以改正。针对受欺凌者,要引导其打破沉默,通过寻求教师、家长等人的帮助建立外在支持系统,维护自身权利,同时避免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方式,以免导致欺凌行为的恶性循环。针对旁观者,要引导他们改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面对欺凌行为敢于发声,积极抵制,同时给予受欺凌者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
  注释:
  ① 本文系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大数据与个性化学习”(项目编号:2017C0304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NARC效应的视觉-空间与言语-空间双编码机制:基于行为实验与ERPs实验的研究”(项目编号:LY18C09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到2021年5月19日,我们的老校长陶西平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先生风范,山高水长;吟咏咀嚼,意味深长。  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以下简称“十二中”)联合总校建设“陶西平教育生平展”(以下简称“生平展”)并编辑《仁心笃行 高山仰止—陶西平老校长追忆录》(以下简称《追忆录》)的过程中,我们追寻着老校长充满激情与智慧的教育足迹,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教育到成为全国闻名的先锋校长,从他在全国教育改革中探
冬天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天地一色白。在这里,一群可爱的水獭(tǎ)泡在冰冷的水中,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它们将头露出水面,镜头感十足。它们有的在举手示意,有的相互依偎,一只水獭宝宝甚至惬意地在妈妈身上睡着了,享受着漂浮带来的乐趣。和小伙伴们待在一起,冰天雪地也温暖。
新课改的推进,对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十一五”校长培训工作的核心问题。  大连教育学院在2005年~2006年的“分层次培训需求调研”中就已发现,有些校长只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未关注学校发展中的长期困惑点;培训理念、形式变化快,而校长的认识水平滞后,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使新的培训更富有针对性与实效性,2007年4月,我院中小
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在意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时,会和老师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会获得安全感,学习动力也会大大提升,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会增强,因为他或她知道,老师很关注我,我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教师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尽快记住并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大教堂旁边的威斯敏中学,是英国的一所著名高中,每年希望进入这所学校学习的学生不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科学系统地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将我国教育事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升华到一个全新境界;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重要教育论述;“德政工程”;“五育并举”;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最近发出警告,如果家中养有宠物猫的话,请一定让它们远离百合花。因为对于猫科动物而言,美丽的百合花是致命的“杀手”。只要吃上一点,甚至只是舔掉粘在身上的一点点百合花花粉,都有可能让它们急性肾衰竭。
屠岸,生于1923年,原名蒋璧厚,是我国一位翻译家、诗人。他翻译的《英国历代诗歌选》被誉为“英国诗歌翻译的集大成者”,他的诗被称为“中国十四行诗最严谨的楷模”。那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对他影响深刻的人呢?2008年夏,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屠岸先生。  屠岸先生虽已85岁高龄,但思路非常清晰,记忆力惊人。屠岸先生的母亲对他的学识和品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只着重追忆对屠岸先生有重要影响的教师。  
在人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正向熏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当前的教学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面以一位教师执教《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教师:小动物们认为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小动物们认为能, 第一自然段说:“许多小鸟推荐猫头鹰,说它是田园卫士、捕鼠能手,应
前些天,小编收到了一封小读者的来信,他在信上说他有个非常奢侈的愿望—— 天上下“巧克力雨”,这样,他就有吃不完的巧克力了。  哈哈哈。  我想对这位小读者说的是,天上下“巧克力雨”这个真没有,但是,天上下“钻石雨”这个真的有。只不过,下“钻石雨”的地点不在地球上,而是在木星和土星上。  钻石,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贵重。在卖珠宝的商场,只有黄豆那么大的钻石,都要卖好几万块钱呢。下“钻石雨”这个想法更奢侈
眼镜到底是谁发明的,现在已无从考证。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1352年,意大利画家托马索绘制的《普罗旺斯的休米》是世界上第一幅人物戴着眼镜的画像。而在我国,早在宋朝(960~1279年)就已经出现了眼镜的雏(chú)形。  那个时候,眼镜的出现解决了大部分人看不清楚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眼镜——有些人即使戴上了眼镜,仍然看不清楚,而且还会感觉头晕、头疼。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