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教学的实践与构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言警句,辞句优美,句式工整,语句凝练含蓄,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和鉴赏价值,对于陶冶情操,愉悦精神,启迪智慧,塑造灵魂,丰富写作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几年来,考查名言警句已成为高考的固定题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从平时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掌握得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在做练习时嘴里念念有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但“跬步”“轩辕”几字写不出来,只好望着题目干着急。有些学生的错字别字,令人捧腹。“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不少学生把“坐爱”写成了“做爱”。还有学生在答题时张冠李戴,“莫愁前路无知己”的下句应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不少学生写成“天生我材必有用”“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何以如此?原因当然是学生平时阅读少和阅读的马虎。除此而外,教者不重视名言警句的教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笔者了解,許多老师“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考试到了,干脆印一张“名言警句精选”或“名言警句100条”,让学生记背。由于是突击,学生记得不牢,学得不实,囫囵吞枣,考试时自然就露马脚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长期的积累,课内吸收一点,课外收集一点,聚沙成塔,汇流成河,才有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写作时引用
  学生最头疼的是作文。因为材料匮乏,拿到题目,往往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名言警句是写作议论文的好材料,把名言警句引用到文章中,可增强文章的理论性和说服力。教师在布置文题的同时,可适当提供一些名言警句,以助学生一臂之力。
  如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说:“赚钱。”第三个说:“建造世间最有特色的房子。”据说,这第三个工人后来成了有名的建筑师。我先引导学生对文题作这样的分析:第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机械的劳动,第二个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他们工作都是被动的。而第三个人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他目光远大,具有主动精神,最终成了有名的建筑师。据此可确立这样的论点:立大志方能创大业,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我围绕这一论点,向学生介绍名句:“志当存高远。”(诸葛亮)“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师生共同参与,很快得到10数条“立志”名句,我把它们一一板书于黑板。例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壮心未与人俱老,死去犹能化鬼雄。(陆游)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
  眼前的这些名言警句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由名句想到名人,由名人想到名人事迹,头脑里一下子聚集了众多的写作素材,写起来顺手得多了。而要把这些名句有机地运用到文章中去,当然要有一个分析、鉴别、取舍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名句学习的过程。写一篇文章,学到了众多名句,确实事半而功倍。
  二、课堂上插入
  名言警句多出自名篇和名人之口。本来,它们就与课文密切相关,在课文教学中,插入名句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如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历任高官,不仅自己一生节俭,而且谆谆教导子孙崇俭戒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训俭示康》,对于持身律己、抵制不良风气仍有借鉴作用。为了把课文学透,也为了让学生受到一次传统教育,我让学生研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至理名言,咀嚼体会。并把自己备课时收集到的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想有时”“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等有机地插入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再有,语文教材中,选录了不少爱国名篇,讲授这些课文时,可穿插一些爱国名句,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使语文课融形象、诗情、哲理于一炉,让学生在名句的涵咏、记诵中受到爱国精神的感染。
  三、无意中注意
  无意注意,就是在不经心之时、不经意之处让学生接触名句,因为不是额外负担,所以学生不会感到疲劳,学得轻松愉快。运用无意注意进行名句教学,教例颇多,现略举一二。
  期中考试后,我班几门学科考得很好,部分学生滋生出骄傲懈怠的情绪。为提醒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苦读,克服麻痹松劲思想,我让班委出一期“学习专号”,把从同学们中征集来的名句“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等励志苦学的名句择优安排在黑板报上,与同学们共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名句对学生思想是有触动的,对端正学习态度也是有作用的。
  作文批改时,我发现一篇写父亲的记叙文,全文1000字左右,而开头部分用了近400字逐一介绍家庭成员,之后才着意刻画父亲。我就批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还有一篇散文,写景较好,景中寄托了作者的深情,我就批上郑板桥名句“一枝一叶总关情”。
  卫生大扫除时,我先在班上宣传发动,然后用名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板书)布置了带工具一事。没想到,几天后的期末考试就考到了这句,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中秋晚会上,“名句联诵”引起阵阵喝彩。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丙:“但愿人长久,干里共蝉娟。”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戊:“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己:“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师生竞诵,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气氛颇为热烈。
  综上所述,名句教学的途径很多。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有意与无意,都可一显身手。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分量适度,用得自然,引得贴切,坚持下去,定有收效。在我的重视和引导下,我班学生对名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一股收集、整理、品味、传诵名句的风气。我想,这种风气的形成,对于阅读写作、高考乃至于陶冶情操都是很有好处的。
其他文献
1 环境分析  1.1 学校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  1.2 学校内外环境  烟台双语学校本身就比较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英语教学,聘请外教并开设口语课程。还设置有特长班,供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社区服务部分的意义在于通过这样的活动来磨砺和锻炼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内心的满足感,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接触社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他们艰苦风斗的精神和愿意奉献社会的
[摘要]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把英语学习置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教学,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兴趣中轻松地学好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来不断充实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英语教学 尝试  新课程改革重在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强调教育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系列"和"思考系列"的两个系列的公益海报作品分析,阐释公益海报图形创意和主题的关系、图形与视觉情绪的关系,探寻同一种图形元素的不同形式语言及多种风格的表达。对同一种主题系列海报设计,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折射出不同的视觉情绪。  【关键词】公益海报图形语言视觉情绪)  1.公益海报创作主题与图形关系的思考  1.1公益海报创作的作用及意义  海报
摘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后,高中体育教学实行"合班选项"的组织形式,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多次选项后组内学生体育基础差距较大,难以组织体育教学,笔者列举了多种组织教学的方法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小组(小群体,小集团)学习等组织形式并举例加以说明,一供教师教学选择,只要教师制定课时计划时根据课时目标和所确定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确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  
在美术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科目的特点,把它教好,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潜力和资源,根据各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使美术老师大胆地进行美术校本特色教育的探索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思路。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美术教学素材库  我认为,特色化美术教学要顺应教改的需要,努力开发各校本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应贴进本地区生活,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即
摘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分析,找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素养 问题 规范化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推进,从曾经的计算机操作到信息素养的培养,从实践到理念的转变,不能不说是一个理性的变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十分重视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以及生活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的规范性直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社区建设逐步向深入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随之蓬勃兴起。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强化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社区文化活动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现状及其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积极有效的发展对策也成为
"师德"二字说起来虽然很简单,但它却有千斤的重量压在每个教师的身上。因为它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有资格、有能力去担当这份令人尊敬的职业的。  作为一名教师,师德是我们为人师表的准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位教师是否具有师德,也就意味着他是否能够教好他的学生。  作一名好教师,首先应该关心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俗言道"老师如父母",在家里父母是父母,在学校老师就是同学们的父母,就应该关心
一、精心准备——向课堂预约精彩  深入钻研教材,学生是基础。备课应分为三步走。第一是钻研教材,当然它还包括着研究《课标》。这是备课之本,是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第二步是研究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看看研究的教材,那些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古人说,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其实教材也一样,教材上所有的知识点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不漏,针对侧重点,集中精力,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第三
较之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倾向于选择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诚然,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直观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如果合理有效地使用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设计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和不恰当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麻烦,这些麻烦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制作粗糙  好的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