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春棚室蔬菜稳定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一个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城乡蔬菜周年供应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耍作用。然而由于棚室在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适宜小气候环境条件的同时,也为害虫的孳生、繁衍与周年危害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使害虫的种类更加复杂、发育周期缩短、繁殖率变高、防治难度加大、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菜农的投入产出比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菜农种菜积极性。防治好虫害,已是发展冬春棚室蔬菜生产的必须,更是广大菜农的迫切要求。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培训推广实践,本着安全、高效、经济、简便的操作原则,就冬春棚室蔬菜几种常见害虫的综合防治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仅菜农选择、参考。
温室白粉虱
发生与危害
在山东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其中露地6代左右,棚室4代左右。世代交替,重叠发生。一般11月至次年4月进入棚室危害繁殖。白粉虱危害作物十分广泛,群集在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白粉虱还分泌大量密露,引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育苗要选择在从未遭受过白粉虱侵害的棚室内进行,定植前要彻底清除杂草、残株,每667 m2面积再用22%敌敌畏烟剂400 g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前棚室内无污染,根据其各虫态在寄主植物叶片上呈现由上至下依次分布卵、若虫、成虫的特征,适时整枝打权,适当栽除植株中下部枯叶、老叶并带出室外集中焚毁,可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种群数量:根据其喜食黄瓜等叶背多毛的蔬菜而厌食菠菜、芹菜等叶背光滑蔬菜的习性,科学安排间作混栽,以方便集中防治:在棚室出入口、通风口处设置22且白色防虫网,以控制虫源流动频率,可有效减少成虫迁入与迁出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其成虫的趋黄性,在棚室内每隔1平方米面积据地面50-70 cm高处,悬挂1条20×5 cm上涂粘虫胶的黄色塑料条诱杀。如没有粘虫胶,也可用10样机油掺少许黄油调匀代替,但每隔7-10天需重涂1遍。
◆生物防治
当棚室内成虫数量平均每株达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3~5头,隔10天放1次,共放3 4次,或释放中华草蛉,1头草蛉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需注意的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时,禁止喷施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选晴天早晨太阳未出来之前,用:1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喷雾后闷棚30 min再揭开草苫透光排湿,5-7天喷1次,连喷2-3次:20%万灵乳油1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消抗液400倍液混合喷雾,利用万灵的速杀性弥补吡虫啉的迟效,用吡虫啉药效长弥补万灵药效短的缺点,加入消抗液进一步提高药效,可杀死卵、若虫、成虫等各虫态的粉虱,5 7天喷1次,连喷2-3次。
潜叶蝇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豆类、茄果类、十字花科类、葱蒜类蔬菜。一年发生4-5代,卵产在叶肉内,幼虫蛀食叶肉成曲折隧道状。叶片受害后失绿变白,影响生长,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严禁从有虫区调运菜苗和商品莱,禁用其喜食作物的叶片作有关货物的铺垫和填充物,以防止侵染范围被人为的扩展蔓延。
◆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受危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深翻地将蛹埋至土壤深处并大水漫灌,造成田间积水或增加土壤湿度,以提高蛹死亡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将其喜食的瓜类、豆类蔬菜与厌食的苦瓜、茴香等间作套种,并适当疏植以增强田间通透性,设置防虫网(方法同上),以阻隔成虫人室危害。
◆物理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采用黏蝇纸诱杀成虫,每667 m2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挂1张,每3~4天或虫黏满以后需注意更换一次。
◆生物防治人工辅助释放港蝇姬小蜂每2~3头/m2。1头雌蜂一生可啃食70头斑潜蝇幼虫、产卵200~300粒,所产卵寄生在潜叶蝇的卵里,短时间就可控制危害。
◆化学防治 以虫口密度5头/叶时为防治底限,本着早、准和连续用药的原则,选晴天早晨露水干后的8 00-11 00时从上往下在植株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以防止成虫逃跑。可选用1 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或40%绿莱宝乳油1000倍液,或1 8%集琦虫螨克乳油25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每5天交替喷雾1次,连喷3—4次。另外还可利用成虫性喜甜食的习性,在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的时期,用甜叶菊或胡萝卜、煮液,再加入0 05%敌百虫做成毒液,每3~5天喷雾1次,连喷5-6次,效果也非常理想。
红蜘蛛与茶黄螨
发生与危害
红蜘蛛一年发生20代左右,遇高温干早年份、氮肥施用过多、老叶片上发生严重。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随后干枯死亡。一般先危害下部叶片,由下至上蔓延。
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难见,繁殖很快,一年可发生25代左右,主要是在棚室内植株顶部嫩叶上取食,又称“嫩叶螨”。受害嫩叶背面变褐色带油光,扭曲畸形,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也可危害花果,花苞受害后不开花,不座果,果实受害后果皮变黄褐色,木栓化,易开裂。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枝败叶、老叶、受害花果后深翻地,可消灭部分虫源和早春寄主;生长期适时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力;合理灌溉以增加菜田湿度,可有效抑制害虫发育繁殖。
◆生物防治引放捕食螨天敌,每667 m2用量约3000头。捕食-螨可自动收寻害螨啮食,防效明显。
◆化学防治
分苗或定植前对莱苗普遍用药防治1~2次。生长期注意田间观察,要在害虫点片发生初期尽早防治,防治时应以植株的嫩茎、嫩叶背面、花器及幼果等部位为重点。常用药剂及使用浓度为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0.12%天力Ⅱ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7~10天喷防1次,连喷3次可基本控制危害。此外还可选用30%虫螨净烟剂、25%棚虫净烟剂熏杀,每亩面积用量分别为70g和300g。
蚜虫
发生与危害
棚室蚜虫主要有三种瓜蚜、豆蚜、桃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终年危害。群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枯死。此外,蚜虫还传播病毒病,危害极大。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改良土壤、科学施肥浇水、推行间作套种等增产措施,以增强作物抗蚜能力;清洁田园,适时整枝打权,摘除老叶、黄叶,并结合中耕剔除病虫苗,可消灭相当数量的害虫。
◆物理防治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田间设置黄色黏虫板诱杀(方法同上):铺设银灰色地膜或在棚室周围多点吊挂20 cm×10 cm规格银灰 膜条,可有效避免有翅蚜的迁入,每667 m2用量分别为5 kg、1.5 kg。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瓢虫、食蚜蝇和草蛉等种类最多、数量也大,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明显。要在天敌盛发期尽可能的少施或不施化学农药,努力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外引招或人工释放等手段,利用天敌的自然防控进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于有翅若蚜始发期在作物心叶、嫩稍及叶背等蚜虫喜栖的部位进行均匀细致的喷雾防治。可选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乳油2000倍液、0.5%藜芦成醇溶剂800倍液效果均较好。或选用80%敌敌畏乳油300-400 mL-掺适量锯末或草粉,分散放4~5堆,用暗火点燃熏杀;也可将药液吸附到卫生纸上,覆盖在正以暗火燃烧着的锯末或草粉上熏杀。
蓟马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瓜类、茄子、豆科等蔬菜,又叫瓜蓟马。一年发生15代左右,终年繁殖,世代重叠。多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危害,吸取嫩叶、嫩梢、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叶片呈灰白色,逐渐变黄干枯。被害嫩梢、花及幼瓜等呈黑褐色,变硬缩小,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培育无虫壮苗。定植前要清除田间杂草和上一代蔬菜作物的枯枝残叶,消灭越冬成虫和著虫,合理轮作。蓟马喜食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栽培这些作物时应避免连续种植,可与十字花科等厌食蔬菜植物轮作,促使蓟马若虫找不到适宜寄主而死亡,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物理防治 蓟马若虫有落土化蛹习性,用地膜覆盖地面,可减少蛹数量;利用蓟马成虫嗜蓝色和白色的习性,在棚室内按东西方向在高于作物顶部15-20 cm处,每667 m2悬挂3-5片30 cm×40 cm蓝色或白色的双面覆膜粘虫板诱杀。
◆化学防治
蓟马具有产卵于叶内组织和落土化蛹的习性,利用早晨或傍晚蓟马多活动于叶背的生活规律,采用具有内吸和触杀性能的药剂喷雾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浓度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7.5%蚜螨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0.3%绿晶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每5-7天喷防1次,连喷2-3次可基本控制危害。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每种药物连续使用最多不能超过2次。
根结线虫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黄瓜、苦瓜、番茄、茄子、菜豆等多种常见蔬菜,棚室蔬菜全年都能发生危害。以二龄幼虫侵入蔬菜的根部,使根部形成根瘤,尤以侧根和须根被害严重。受害轻者地上部症状表现不明显,重者植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时植株萎蔫似缺水,开始仅中午高温整株萎蔫,早晚还能恢复正常,后来植株萎蔫不能再恢复,最后致使枯萎死亡。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的一大障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无虫土育苗;有水源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淹水2个月可使线虫大量死亡;或与葱蒜类蔬菜、玉米、棉花等粮油作物轮作,也可明显降低土壤线虫含量;线虫喜活跃于地表下3-10cm深处,作物收获后深翻地致其深埋,因土层越深透气性越差,可使线虫大量死亡:在棚室蔬菜定植前或定植后作物行间,种植一些易感线虫的绿叶速生蔬菜,如小白菜、菠菜等,30天左右即可收获,收获时连根刨出,地上部食用,将根部带出集中销毁,可降低土壤中线虫数量。
◆生物防治定植前每667 m2用1.8%爱福丁乳油450-500 mL拌20-25 kg细沙土,均匀撒施于地表后深耕10 cm,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约60天。
◆化学防治 每667 m2面积用3%氯唑磷(米乐尔)颗粒剂3~5 kg,或10%克线磷颗粒剂1.5 kg掺细干土30 kg撒施干定植沟(穴)内,但注意要与土壤混掺均匀后方可定(种)植。
温室白粉虱
发生与危害
在山东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其中露地6代左右,棚室4代左右。世代交替,重叠发生。一般11月至次年4月进入棚室危害繁殖。白粉虱危害作物十分广泛,群集在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白粉虱还分泌大量密露,引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蔬菜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育苗要选择在从未遭受过白粉虱侵害的棚室内进行,定植前要彻底清除杂草、残株,每667 m2面积再用22%敌敌畏烟剂400 g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前棚室内无污染,根据其各虫态在寄主植物叶片上呈现由上至下依次分布卵、若虫、成虫的特征,适时整枝打权,适当栽除植株中下部枯叶、老叶并带出室外集中焚毁,可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种群数量:根据其喜食黄瓜等叶背多毛的蔬菜而厌食菠菜、芹菜等叶背光滑蔬菜的习性,科学安排间作混栽,以方便集中防治:在棚室出入口、通风口处设置22且白色防虫网,以控制虫源流动频率,可有效减少成虫迁入与迁出基数。
◆物理防治
利用其成虫的趋黄性,在棚室内每隔1平方米面积据地面50-70 cm高处,悬挂1条20×5 cm上涂粘虫胶的黄色塑料条诱杀。如没有粘虫胶,也可用10样机油掺少许黄油调匀代替,但每隔7-10天需重涂1遍。
◆生物防治
当棚室内成虫数量平均每株达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3~5头,隔10天放1次,共放3 4次,或释放中华草蛉,1头草蛉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需注意的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时,禁止喷施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选晴天早晨太阳未出来之前,用:1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喷雾后闷棚30 min再揭开草苫透光排湿,5-7天喷1次,连喷2-3次:20%万灵乳油1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消抗液400倍液混合喷雾,利用万灵的速杀性弥补吡虫啉的迟效,用吡虫啉药效长弥补万灵药效短的缺点,加入消抗液进一步提高药效,可杀死卵、若虫、成虫等各虫态的粉虱,5 7天喷1次,连喷2-3次。
潜叶蝇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豆类、茄果类、十字花科类、葱蒜类蔬菜。一年发生4-5代,卵产在叶肉内,幼虫蛀食叶肉成曲折隧道状。叶片受害后失绿变白,影响生长,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严禁从有虫区调运菜苗和商品莱,禁用其喜食作物的叶片作有关货物的铺垫和填充物,以防止侵染范围被人为的扩展蔓延。
◆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受危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沤肥或烧毁;深翻地将蛹埋至土壤深处并大水漫灌,造成田间积水或增加土壤湿度,以提高蛹死亡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将其喜食的瓜类、豆类蔬菜与厌食的苦瓜、茴香等间作套种,并适当疏植以增强田间通透性,设置防虫网(方法同上),以阻隔成虫人室危害。
◆物理防治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采用黏蝇纸诱杀成虫,每667 m2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挂1张,每3~4天或虫黏满以后需注意更换一次。
◆生物防治人工辅助释放港蝇姬小蜂每2~3头/m2。1头雌蜂一生可啃食70头斑潜蝇幼虫、产卵200~300粒,所产卵寄生在潜叶蝇的卵里,短时间就可控制危害。
◆化学防治 以虫口密度5头/叶时为防治底限,本着早、准和连续用药的原则,选晴天早晨露水干后的8 00-11 00时从上往下在植株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以防止成虫逃跑。可选用1 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倍液,或40%绿莱宝乳油1000倍液,或1 8%集琦虫螨克乳油2500倍液,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每5天交替喷雾1次,连喷3—4次。另外还可利用成虫性喜甜食的习性,在越冬蛹羽化为成虫的时期,用甜叶菊或胡萝卜、煮液,再加入0 05%敌百虫做成毒液,每3~5天喷雾1次,连喷5-6次,效果也非常理想。
红蜘蛛与茶黄螨
发生与危害
红蜘蛛一年发生20代左右,遇高温干早年份、氮肥施用过多、老叶片上发生严重。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随后干枯死亡。一般先危害下部叶片,由下至上蔓延。
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难见,繁殖很快,一年可发生25代左右,主要是在棚室内植株顶部嫩叶上取食,又称“嫩叶螨”。受害嫩叶背面变褐色带油光,扭曲畸形,严重时植株顶部干枯。也可危害花果,花苞受害后不开花,不座果,果实受害后果皮变黄褐色,木栓化,易开裂。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残枝败叶、老叶、受害花果后深翻地,可消灭部分虫源和早春寄主;生长期适时追肥,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力;合理灌溉以增加菜田湿度,可有效抑制害虫发育繁殖。
◆生物防治引放捕食螨天敌,每667 m2用量约3000头。捕食-螨可自动收寻害螨啮食,防效明显。
◆化学防治
分苗或定植前对莱苗普遍用药防治1~2次。生长期注意田间观察,要在害虫点片发生初期尽早防治,防治时应以植株的嫩茎、嫩叶背面、花器及幼果等部位为重点。常用药剂及使用浓度为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0.12%天力Ⅱ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7~10天喷防1次,连喷3次可基本控制危害。此外还可选用30%虫螨净烟剂、25%棚虫净烟剂熏杀,每亩面积用量分别为70g和300g。
蚜虫
发生与危害
棚室蚜虫主要有三种瓜蚜、豆蚜、桃蚜。一年可发生20-30代,终年危害。群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枯死。此外,蚜虫还传播病毒病,危害极大。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改良土壤、科学施肥浇水、推行间作套种等增产措施,以增强作物抗蚜能力;清洁田园,适时整枝打权,摘除老叶、黄叶,并结合中耕剔除病虫苗,可消灭相当数量的害虫。
◆物理防治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在田间设置黄色黏虫板诱杀(方法同上):铺设银灰色地膜或在棚室周围多点吊挂20 cm×10 cm规格银灰 膜条,可有效避免有翅蚜的迁入,每667 m2用量分别为5 kg、1.5 kg。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瓢虫、食蚜蝇和草蛉等种类最多、数量也大,对蚜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明显。要在天敌盛发期尽可能的少施或不施化学农药,努力营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通过对外引招或人工释放等手段,利用天敌的自然防控进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于有翅若蚜始发期在作物心叶、嫩稍及叶背等蚜虫喜栖的部位进行均匀细致的喷雾防治。可选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乳油2000倍液、0.5%藜芦成醇溶剂800倍液效果均较好。或选用80%敌敌畏乳油300-400 mL-掺适量锯末或草粉,分散放4~5堆,用暗火点燃熏杀;也可将药液吸附到卫生纸上,覆盖在正以暗火燃烧着的锯末或草粉上熏杀。
蓟马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瓜类、茄子、豆科等蔬菜,又叫瓜蓟马。一年发生15代左右,终年繁殖,世代重叠。多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危害,吸取嫩叶、嫩梢、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叶片呈灰白色,逐渐变黄干枯。被害嫩梢、花及幼瓜等呈黑褐色,变硬缩小,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培育无虫壮苗。定植前要清除田间杂草和上一代蔬菜作物的枯枝残叶,消灭越冬成虫和著虫,合理轮作。蓟马喜食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栽培这些作物时应避免连续种植,可与十字花科等厌食蔬菜植物轮作,促使蓟马若虫找不到适宜寄主而死亡,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物理防治 蓟马若虫有落土化蛹习性,用地膜覆盖地面,可减少蛹数量;利用蓟马成虫嗜蓝色和白色的习性,在棚室内按东西方向在高于作物顶部15-20 cm处,每667 m2悬挂3-5片30 cm×40 cm蓝色或白色的双面覆膜粘虫板诱杀。
◆化学防治
蓟马具有产卵于叶内组织和落土化蛹的习性,利用早晨或傍晚蓟马多活动于叶背的生活规律,采用具有内吸和触杀性能的药剂喷雾防治。常用药剂及使用浓度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7.5%蚜螨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0.3%绿晶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2.5%多杀菌素(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每5-7天喷防1次,连喷2-3次可基本控制危害。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每种药物连续使用最多不能超过2次。
根结线虫
发生与危害
主要危害黄瓜、苦瓜、番茄、茄子、菜豆等多种常见蔬菜,棚室蔬菜全年都能发生危害。以二龄幼虫侵入蔬菜的根部,使根部形成根瘤,尤以侧根和须根被害严重。受害轻者地上部症状表现不明显,重者植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时植株萎蔫似缺水,开始仅中午高温整株萎蔫,早晚还能恢复正常,后来植株萎蔫不能再恢复,最后致使枯萎死亡。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已成为当前蔬菜生产的一大障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择无虫土育苗;有水源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淹水2个月可使线虫大量死亡;或与葱蒜类蔬菜、玉米、棉花等粮油作物轮作,也可明显降低土壤线虫含量;线虫喜活跃于地表下3-10cm深处,作物收获后深翻地致其深埋,因土层越深透气性越差,可使线虫大量死亡:在棚室蔬菜定植前或定植后作物行间,种植一些易感线虫的绿叶速生蔬菜,如小白菜、菠菜等,30天左右即可收获,收获时连根刨出,地上部食用,将根部带出集中销毁,可降低土壤中线虫数量。
◆生物防治定植前每667 m2用1.8%爱福丁乳油450-500 mL拌20-25 kg细沙土,均匀撒施于地表后深耕10 cm,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约60天。
◆化学防治 每667 m2面积用3%氯唑磷(米乐尔)颗粒剂3~5 kg,或10%克线磷颗粒剂1.5 kg掺细干土30 kg撒施干定植沟(穴)内,但注意要与土壤混掺均匀后方可定(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