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更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作用,适时适度的转变自己的观念、角色。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当好领导人、引导入角色;当好老师、学生角色;当好朋友、心理医生角色,利用父母角色的互补性,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家庭教育;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93-01
1现代化家庭教育中父母转变角色的必要性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生活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1传统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1.1.1在传统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向孩子请教问题就会显得父母很无知,觉得很没面子。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懦弱、无能的。孩子的创造欲望也会受到限制。
1.1.2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父母是孩子的主宰。 这类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而要求孩子“你应该做什么”、“我要你怎么样”。这种关系容易使孩子失去正常的、积极地、自由发展的个性,容易造成孩子胆怯,不敢超越父母,局限孩子的思维,导致孩子没有灵气。
1.1.3在傳统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单向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未来期望过高,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分压力、过高要求。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会使家庭离心力加强,从而使家长的一些正面信息不能被孩子有效吸收,降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1.1.4在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很多家长或忙于事业或为生计奔波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 这种娇生惯养的做法不但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爱心,依赖性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任性,甚至霸道不讲理。同时,这种“特别的爱”会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这种无原则的百般迁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1.2时代发展的呼唤。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因素。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悦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2新时期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新角色
我认为,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承担以下角色:
2.1做孩子的领导人和引导人。 一是要庄重严肃。教育孩子,有必要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是要对孩子要求严厉。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父母提倡做的,什么事被禁止的。父母在领导孩子的同时,还应该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引路人。让孩子在面对多重复杂的选择时,可以从容应对。
2.2做孩子的老师和学生。 父母应该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角色里,了解子女的情况是胜任这一角色的前提。学会运用观察、谈话等方法,从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品性等方面去了解孩子。不但要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了如之掌,而且还应对孩子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对孩子的思想品行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需要父母来承担。己的行为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见到下雨,他们脑海中的经验和思维定势就会告诉他们:那是一种自然现象。再比如说《皇帝的新装》,孩子用其纯真明亮的眼睛,揭穿了成人可笑的谎言和无稽的荒唐。正是孩子的这种不带半点虚假的纯真成就了这篇不朽之作。所以,成人有必要像孩子一样,保持一份内心的纯净和宁静。孩子对父母对伙伴的信赖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孩子信赖你,可以把什么都告诉你,哪怕只是老师对他的一次无关重要的鼓励,他们也会毫无保留的讲给你听。
2.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医生。 很多家长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名牌赶潮流,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要,放松了对孩子必要的关心。而正是由于家庭中缺少对子女的精神投入,所以目前中小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多。那么,作为父母就应该当一当孩子的好朋友及心理医生。
2.4父教与母教的有机结合。 典型的“严父慈母”式的教育模式虽然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但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新形势、新观念,这种“严父慈母”型的教育也应随之转变。
(1)要有和谐良好的父母关系。 和谐的夫妻关系式父教与母教默契的基础。长期和谐、安定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形成一致的教育方式。(2)父母要充分发挥性别角色功能,在各司其职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性别示范作用。 女性教育的绵柔周密与男性教育的坚韧有力,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母亲的爱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安全。母爱的宽容和安慰让孩子坚强成长。在母爱的关怀下,孩子才愿意打开心扉和 和世界沟通,才会对外在世界充满无限向往。而父爱的陪伴,孩子将会是一个性格开放、渴望交流的活动家。 (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慈严结合。 父爱和母爱犹如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不能割裂。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观念以及角色的及时适当更新和转变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家庭教育;角色;转变【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93-01
1现代化家庭教育中父母转变角色的必要性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生活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1传统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1.1.1在传统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向孩子请教问题就会显得父母很无知,觉得很没面子。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懦弱、无能的。孩子的创造欲望也会受到限制。
1.1.2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父母是孩子的主宰。 这类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从而要求孩子“你应该做什么”、“我要你怎么样”。这种关系容易使孩子失去正常的、积极地、自由发展的个性,容易造成孩子胆怯,不敢超越父母,局限孩子的思维,导致孩子没有灵气。
1.1.3在傳统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单向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未来期望过高,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分压力、过高要求。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损伤,出现不良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会使家庭离心力加强,从而使家长的一些正面信息不能被孩子有效吸收,降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1.1.4在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很多家长或忙于事业或为生计奔波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 这种娇生惯养的做法不但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爱心,依赖性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私、任性,甚至霸道不讲理。同时,这种“特别的爱”会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缺乏责任感。这种无原则的百般迁就,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1.2时代发展的呼唤。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因素。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悦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2新时期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新角色
我认为,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承担以下角色:
2.1做孩子的领导人和引导人。 一是要庄重严肃。教育孩子,有必要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是要对孩子要求严厉。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父母提倡做的,什么事被禁止的。父母在领导孩子的同时,还应该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引路人。让孩子在面对多重复杂的选择时,可以从容应对。
2.2做孩子的老师和学生。 父母应该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角色里,了解子女的情况是胜任这一角色的前提。学会运用观察、谈话等方法,从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品性等方面去了解孩子。不但要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了如之掌,而且还应对孩子人际交往等有所了解。对孩子的思想品行等方面的素质教育还需要父母来承担。己的行为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见到下雨,他们脑海中的经验和思维定势就会告诉他们:那是一种自然现象。再比如说《皇帝的新装》,孩子用其纯真明亮的眼睛,揭穿了成人可笑的谎言和无稽的荒唐。正是孩子的这种不带半点虚假的纯真成就了这篇不朽之作。所以,成人有必要像孩子一样,保持一份内心的纯净和宁静。孩子对父母对伙伴的信赖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孩子信赖你,可以把什么都告诉你,哪怕只是老师对他的一次无关重要的鼓励,他们也会毫无保留的讲给你听。
2.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医生。 很多家长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名牌赶潮流,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要,放松了对孩子必要的关心。而正是由于家庭中缺少对子女的精神投入,所以目前中小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多。那么,作为父母就应该当一当孩子的好朋友及心理医生。
2.4父教与母教的有机结合。 典型的“严父慈母”式的教育模式虽然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但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新形势、新观念,这种“严父慈母”型的教育也应随之转变。
(1)要有和谐良好的父母关系。 和谐的夫妻关系式父教与母教默契的基础。长期和谐、安定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形成一致的教育方式。(2)父母要充分发挥性别角色功能,在各司其职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性别示范作用。 女性教育的绵柔周密与男性教育的坚韧有力,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母亲的爱能使孩子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安全。母爱的宽容和安慰让孩子坚强成长。在母爱的关怀下,孩子才愿意打开心扉和 和世界沟通,才会对外在世界充满无限向往。而父爱的陪伴,孩子将会是一个性格开放、渴望交流的活动家。 (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慈严结合。 父爱和母爱犹如硬币的两面,彼此依存,不能割裂。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观念以及角色的及时适当更新和转变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