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加迭默尔;哲学诠释学;成中英;本体诠释学;海德格尔;现象学;辩证法;本体诠释圆环
  摘要:加迭默尔和成中英均对本体论问题作了哲学探讨。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由此在追问存在,在解释学经验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存在的本真含义,是海德格尔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与黑格尔辨证法方法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由诠释本体转向本体诠释的趋向。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则兼采中西诠释传统之所长,而以中国哲学为本位。主张本体与方法的互动,力图形成一个一体多元的开放系统——本体诠释圆环。对二者的思考向度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展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对于本体论问题独特的思考进路,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哲学现代重建的根据与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0)01-0125-05
  
  “哲学诠释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其学说自产生至今,引发了世界哲学界的关注和探讨。成中英先生作为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之一,借鉴了西方海德格尔一加达默尔的诠释学传统,融会中国传统哲学的精义,创造性地提出了本体诠释学体系,试图在兼采中西方哲学优长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哲学,以推进基于中西互释的世界哲学的建立。出于高度的学术自信,成中英不止一次地提出,“本体诠释学是在对西方当代哲学的批评反省中提出来的”,“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是走向本体诠释学的一个必经之路”。本文即是在此意义上,选取本体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和比较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的思考向度,以进一步揭示中国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对西方诠释学所可能具有的启示和贡献,并促进中西哲学资源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一、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与加达默尔的哲学尝试
  
  本体论应当说是西方哲学最主要的哲学关注点之一,哲学诠释学对本体论问题的探讨继承了现代西方欧陆哲学的传统,它针对英美分析哲学家拒斥形而上学的主张,力图另辟蹊径探讨存在问题:胡塞尔力求在人的纯粹意识之中建立对事物本质的绝对确定的知识,从而开创了一条内省自我存在内涵的思考之路;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探寻本真的存在;加达默尔则将此原则进一步发扬光大,视理解为此在的存在方式,并从艺术、历史、语言等多方面展开分析。
  

  
  在加达默尔看来,人面对世界所进行的是一种理解活动,我们所具有的经验是一种诠释学经验;作为理解对象的世界的意义在理解中不断完成,同时使理解者获得并充实自身的此在。首先,加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对象—一文本自身的意义总是未完成的,总是在理解和解释者的理解实践中逐步发展而趋向于完成。在他看来,对象由于理解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诸多不同面向,这些面向构成了彼此独立存在的诸条件,又由于我们的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结合。这样,文本的意义便部分地由解释者的历史处境所决定,因而其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不会结束,文本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东西比作者想要表现的要多得多。其次,加达默尔认为理解是此在在世的方式,他指出:“理解……是此在,即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原始完成形式。在理解按照不同的实践的兴趣或理论的兴趣被区分之前,理解就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因为理解就是能存在和‘可能性’。”加达默尔赞同海德格尔对“释义学循环”的本体论转向,认为其指明了我们在世的基本的东西:“我们本质上是由理解构成,并是从事理解的在者。理解作为流传物和解释者的一种内在相互作用,是我们的前结构和事物本身的交谈、游戏、视域融合。”正是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学循环,使理解者得以理解对象,同时获得并充实自身的存在。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拒斥将研究对象客体化的自然科学方法,也反对在精神科学中引入逻辑实证或证伪方法,而主张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起来。笔者在这里结合加达默尔的文本展开进一步分析。
  首先来看肇端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海德格尔对本体论的探讨从“此在”(Dasein)切入问题,“此在”即提出存在问题的存在者,其作为尚待规定的在者,本身即是可能性,追问自己为什么在,提出在的意义问题,因而具有一种同“在”本体的关系,“在”的意义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得以揭示,这就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加达默尔在自己的哲学中借鉴了这种方法,并进一步加以发展。实际上,“现象学”一词由“现象”(Phenomenon)和“逻各斯”(Logos)两个部分组成。在希腊语源中,“现象”的意思乃是“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公开者”;而“逻各斯”的意思是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人看”,含有“言说”的意味。因此,“现象学”的原始意义可表述为“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东西那样来看它”。可见“现象学”就是一门“显示学”,把“自身显示者”如其所是的那样“显示”出来。此所谓“自身显示者”即是存在,“现象”被界定为存在者之存在和存在意义的显现。
  其次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方法。对于如何达至真理的问题,加达默尔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受益良多。黑格尔认同古希腊的传统看法,即让事情“自己显示自己”。在这方面,黑格尔继承了希腊人的衣钵。加达默尔指出:“就我们解释学理论试图表明事件和理解的相互联系来说,它把我们带回到黑格尔,也带回到巴门尼德。”理解对象是一个向理解者开放的意义结构,理解者则从时代特有的兴趣出发,对其意义加以理解。经此加工和扬弃,对象的意义结构就以新的形态保存下来,“事情本身”就是这样存在和发展的。并且,面对世界的我们的经验是在对自身的不断否定中发展的。理解者在他物中认识自身,通过否定自身已有的视域来增加新知识,加达默尔完全赞同黑格尔对经验的辩证描述。不过,不同于黑格尔的完成于意识和对象同一的绝对知识中的经验,加达默尔认为经验是个开放的过程,有经验的人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总是面对着自身的他物,随时准备向新经验开放,并从中学习。
  加达默尔借鉴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现象学方法,走的是一条由“此在”追问“在”的问题,从“此在”自身存在经验的不断扩充之中理解“存在”真谛,彰显“存在”意义的道路;其所采纳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方法与之相辅相成,通过经验的不断扩充和发展,展现出事情本身的规律和逻辑,从而使存在的意义得以显现。
  
  二、由“诠释本体”到“本体诠释”——本体诠释学视域中的哲学解释学
  
  对于加达默尔的哲学尝试,成中英曾作出高度评价,指出“哲学诠释学有逐渐从诠释性的本体走向本体性的诠释的趋向”,它“比以往任何一种西方哲学方法更与中国哲学有相通之处”。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成中英针对中西哲学传统而作出的“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的区分。此一区别的重点在于:对不同的哲学体系而言,本体既可以是诠释的源泉,也可以是诠释的对象。“本体诠释”是把本体当作诠释的源头,这主要体现 在中国哲学中。这种传统认为主体与客体间具有一定感应关系,感应关系之可能是因为主体与客体同属于一个本体之道,主体作为本体之道的自觉,自然能够知悉并达于客体。于是中国哲学往往以人为中心,诠释人所面临或经验到的现象,各学派达于本体的进路往往是先通过顿悟来体认本体,在对本体的把握中却疏于对方法进行分辨,而把对方法的思考消融于对本体的体认之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则往往在于“诠释本体”,也就是把本体当作诠释的对象,主客相互分裂并以客体作为本体的所在,对客观化的本体的追求就成了对真理与真实的追求,意在从对客体本体的认知中获得主体的安顿。与此相应,西方哲学视理性方法与规则为达致真理与真实之路,纳本体于方法追寻之中。
  在以上区分的基础上,成中英对于哲学诠释学探寻本体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继承了海德格尔从“本体诠释”的观点对“诠释本体”的批评,反对把本体视为外在对象进而向外逐物的探讨方式,而是以人为中心探讨本体论问题。加达默尔把人的思想意识知解活动主要视为理解及诠释活动,这些活动乃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是人记忆历史、参与活动、表达情感与思虑未来的存在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一方面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最终本体的真实意义。此外,人的真实感受可以透过语言转达给他人,语言不但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实现人的存在的可能性、创造性的媒体。在成中英看来,加达默尔比海德格尔更多地承认心灵理性的活动与其反映外在事物的能力,从而展现出与中国哲学的智慧精神更多的相近之处。
  通过对加达默尔所做工作的分析,成中英指出,哲学诠释学显示了由“诠释本体”向“本体诠释”的转向,有可能兼和两者完成一个本体诠释的圆圈,但却必须扩大其视野,进入到中西诠释传统与典范的比较方能克竟其功。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成中英认为哲学诠释学是走向本体诠释学的一条必经之路,它必须经由中西比较诠释学的研究与认识(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的双向认知来进入本体诠释学的堂奥。
  
  三、本体诠释学对本体论问题的探讨
  
  成中英在分析中西方本体论传统之优劣的基础上,建立起本体诠释学体系探讨本体论问题。他曾多次提到,本体诠释学的“本体”是根源、本原和整体的意思,它既指作为对象的客观实在,同时也包括“体验的存在”——指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感受性,在中国哲学中表现最为明显。
  本体诠释学理论的关键在于成中英所谓“本体诠释圆环”(Onto-hermeneutics Circle)。在本体诠释学看来,主体与客体、外在与内在之间有一种“诠释圆环”的作用,我们以自己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的展开与世界的客体性、世界意识之间相互循环、相互影响,以产生更完整的整体结构,并且这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永远处于趋向完善的进程之中,此即是本体论意义的“诠释圆环”。其中,在过程中有结论,这便是本体,此本体既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而方法则是达到系统结构的过程,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之中。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方法与本体是动和静的关系。本体相对于方法是静,方法相对于本体是动;方法是显,本体是隐。一显一隐,一动一静,过程和结构互融,部分和整体互动。这就是本体诠释学的方法,它不仅要解释已经存在的本体思想,还要开辟新的本体世界。这种诠释本身即是本体的活动,诠释的同时也把本体和方法、真理和方法统一起来;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真理呈现的过程。
  若以图示来说明,“诠释圆环”乃是从部分寻找、决定整体,又从整体寻找、决定部分。在此整体中,整体和部分相互定位,处于不断的循环中,逐步显现出更完整的结构,其间没有任何真正的起点。这种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P代表部分,T代表整体。P1与T1相互决定,P1可以作为起点,但T1也可以成为起点。这种相互决定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结构和过程都是相互决定的;结构和过程都相互完整化,结构带来过程,过程带来结构,无穷发展;过程都是辩证的,结构要否定自己以达到更精确的部分化和更完整的整体化,最后达到整体和部分动态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因为过程永远是开放的。当部分与整体达到一种相对于人的目标和需要的相对平衡时,就会适可而止。然而,达到这种相对平衡,并不意味着已实现了理论上的完整性,整体与部分还可以相互决定,从这一整体发展到另一整体,达到一个更完整的系统结构。
  以上就是本体诠释学对本体论问题所作的思考。正如成中英多次指出的那样,本体诠释学的看法根植于中国哲学观念之中,尤其是根植于强调整体作用的《易经》哲学之中。
  成中英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整体定位、机体灵活的哲学,其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相对定位并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的整体与机体系统,它从直观的整体和机体网络中去规范整体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易经》哲学通过早期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宇宙经验和文化经验来掌握宇宙人生和文化整体,它是对全体性知识和价值的直观。在这个哲学系统中,展现出位置不同的事物以及关联不同的宇宙的发展过程。《易经》哲学是一种明显的“本体诠释学”:从结构,也即空间的角度来说,它表现的是整体的宇宙图像;从动态过程,也即时间的角度来说,它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方式。《易经》是宇宙的发展过程在人的心灵层次上所显现出的图像和意义集合。《易经》本身就具有心与物、空间与时间两方面相互变义、相互补充的整体与机体意义;同时这两方面又相互决定、相互完成。
  
  四、结 语
  
  加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转向”,其主张“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前提与“通过此在的理解实践来彰显本体”的做法与中国哲学的“天命之谓性”故可“尽心、知性、知天”的进路不无相似之处。成中英正是在此共通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诠释学”系统,以此展开对西方哲学的批评;同时通过采纳西方式的理性分析、逻辑建构的方法,力图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重建。
  通过审视本体诠释学所做的工作,可以揭示这种基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哲学智慧对于西方哲学诠释学所具有的意义和启示。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自提出之日至今影响巨大,然而对它的回应大体上说有以下两种结果:一方面,科学至上主义者认定它为科学方法贯彻不彻底所引发的弊端并极力主张将科学方法贯彻到底;另一方面,相对主义者则在意义的无限延宕中放逐了真理,走向虚无主义。从为西方哲学“纠偏”的意义上讲,本体诠释学体现出如下优长之处:一是本体本身即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升进、变化、发展,不是与方法割裂为二,而是“即本体即方法”:二是整体定位的本体思考从一开始就从整体的本体出发,似有助于避免在无穷无尽的交谈、游戏过程中放逐真理而流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三是在整体本体的发展之中,结构与过程的辩证关系可以在一定适当的发展阶段及时地肯定结构,肯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构成发展过程中一个个较为稳定的“阶段性支架”,使下一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并实现层级式的升进、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所论本体诠释学所体现的诸种优长,是与其所植根的中国哲学传统思维方式分不开的。而这也正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国哲学现代重建的根据和合理性,并展现出中国哲学作为世界哲学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参与解决现代哲学问题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西南交通大学即将迎来113周年华诞。在这个春天里,我们的心情与以往相比有些不同,因为马上也要到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  去年5月12日的大地震,天地为之变色,它不仅震动了半个亚洲,也震惊了整个世界。灾难面前,大爱无疆,宁静的校园不再宁静了。在抗震自救的同时,西南交大人没有忘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学校党政领导在震后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
期刊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工作动机;心理需求;社会情景;组织行为;组织绩效  摘要: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的高低程度视作一个连续体,指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的健康发展。这一理论在教育、保健、体育领域内已广受关注。国外的学者开始将该理论引入到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之中,研究发现:自主支持比受控的工作环境和领导方式更能促进组织公民行为,提高
期刊
关键词: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路径依赖;制度创新;村民自治制度  摘要: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农民政治参与受历史背景、初始制度选择、思想观念、既得利益集团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在参政权利、参政范围、参政渠道、参政制度等方面皆存在路径依赖,其发展明显滞后。推动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举措是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制度创新。即要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环境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学生正在教室朗朗读书,工人正在岗位争分夺秒,农民正在田野辛勤耕耘,一场空前的灾难不期而至。房倒屋毁,桥断路绝,许多人刹那间生命停止了延续,伤者更是不计其数……草木皆悲,天地共愁,举国同殇。  这次大地震的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波及之广,营救之难,在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面对灾难,中华儿女共同选择了坚强、团结、真情与博爱。一年来,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风雨兼程的千里大
期刊
关键词:体裁分析;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体裁结构;常见句式  摘要:近年来体裁分析被大量地应用于学术论文研究,而对论文摘要的研究却一直被忽视。利用体裁分析理论对国内外多种知名语言期刊随机选取的40篇英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宏观体裁结构比国内期刊论文摘要的宏观体裁结构更复杂,表现为引言一方法一结果一讨论(IMRD)的完整结构,各语步具有鲜明的常见句式;国内期刊的摘要语篇则倾向省略方法
期刊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诸子小说;小说文体;刘勰;桓谭  摘要:先秦至西汉时期,“说”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内涵复杂的概念,它的愉悦义与言说义两个义项影响了人们对《汉志》“小说家”的理解。《汉志》“诸子略”中的诸子十家作品,唯有小说作品多以“说”命名。《汉志》以“小说家”来概括这部分作品,采用的主要是“说”的“学说义”。对书籍文体特征的认识,使《汉志》中“小说家”的“说”义成为了文体概念,小
期刊
关键词:蒋捷;《竹山词》;本色当行;豪放词;姜夔;吴文莫  摘要:在蒋捷词的研究中,其词派归属和艺术风格历来是众说纷纭的焦点。从语言层面对蒋捷词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后,不难发现蒋捷坚持的是“本色当行”的词法,抒发的是泛着冷光的寂寞情怀,追求的是幽深婉曲的艺术效果。他与姜夔和吴文英有着较深的艺术渊源关系,所以其词从总体上讲并非所谓“豪放词”之余韵。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关键词:空间广告媒体;传统广告媒体;空间资源;注意力资源;蓝海  摘要:当前,传统广告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并催生出一种新的广告媒体——空间广告媒体。它多以灯箱路牌广告、车身广告以及处于发展态势的液晶显示屏广告等形式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人类活动空间资源和注意力资源,关注于不同类型的发布渠道,以唤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而拓宽了广告信息的发布空间,但是也面临着难以平衡与其生存相关的各公共关系、发布
期刊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人物志》;《颜氏家训》;杂家;名家;道家;儒家;法家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定儒学为一尊的思想禁锢被突破,思想界儒、道、名、法诸种学说互相渗透,形成彼此会通的复杂面貌。《人物志》与《颜氏家训》“不专为一家之言”,是魏晋南北朝思想领域中涉及人才问题的两部极有特色的著作,其人才思想中均具有较浓的杂家色彩。但总体而言,《人物志》兼儒、名、法、道,儒为其道德指导原则,至于思想方
期刊
关键词:危机事件;政府舆论;舆论引导方式;细节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日常机制  摘要:从近期政府对于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来看,政府对于危机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日渐重视,舆论引导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欠发迭地区政府与发达地区政府、县(区)级政府与市级政府相比,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舆论引导中细节处理还不到位。政府处理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危机事件时,特别需要注重舆论的引导方式、事件发生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