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堂缺失了什么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ysica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听了一些教师的常态课,心里憋了很多话想说。虽然我们不能拿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常态课,可是不少教师的常态课表现相比于公开课来讲,的确缺失了很多东西。
  一、缺少了激情
  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曾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只有有激情的教师才能营造有激情的课堂,只有有激情的课堂才能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课堂时时闪耀灵动的光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少教师的常态课堂,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平平淡淡,毫无生气,学生学得机械沉闷,索然无味。也许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让我们渐渐失去了爱的热情;也许是繁重的工作压力,让我们的心中渐生焦虑与疲惫,进而萌生了倦怠情绪;也许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我们的工作状态变得愈来愈简单与功利……的确,有激情的教师,他的每一席话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富含着育人的智慧,都充满着真爱的力量。缺少了激情,我们的课堂就失去了灵魂与魅力;缺少了激情,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和谐共生也就无从谈起。
  二、缺少了耐性
  听教师的常态课,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课堂上由于教师对教材解读和学情了解不深,学生思维一“节外生枝”,教师就手忙脚乱;为了节省时间或者避免意外,教师课堂上除了讲就是问和练,学生该思考的没有时间,该动手的没有机会;课堂上学生出现的一些闪光点,教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只顾自己……如此种种,都是教师缺乏教学耐性的表现。缺失了耐性,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简单而粗糙,学生的学习就会流于表面而无法走向深入,学生只能“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缺失了耐性,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教师的急功近利所束缚或者控制,而无法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缺失了耐性,我们就失去了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思考问题的心思,我们就无法从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中汲取快乐的源泉和成长的动力。
  三、缺少了创新
  不久前听的几位数学教师的常态课,创新意识缺失的现象就非常明显。教师A完全遵照了教材上的顺序进行设计:呈现例题———讨论讲解———练习巩固,虽然师生也很投入,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总是感觉课堂缺少新意;教师B讲的是一节复习课,整节课下来忙忙碌碌,完全成了一节练习课,既没有拓展,也没有引导学生构架知识体系;教师C虽对教学流程进行一些改进,但是很明显的是,模仿和搬套了名师的一些做法,根本不切合学生的实际。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循环性、重复性甚至有时具有单一性,如何在相对重复的教学工作情况之下不断提升与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名师张齐华两次执教“圆的认识”的情景:第一次执教“圆的认识”,张老师用精美的课堂画面和丰厚的数学文化生动诠释了美丽的“圆的世界”;第二次执教时,张老师则通过简单的追问和适时的引领,让学生通过深刻的数学思考,进而领悟了圆的本质和内涵。不同的创意,同样的震撼。创新也是一种积淀,脱离了常态,创新也就失去了根源。
  四、缺少了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源泉和催化剂,是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日复一日近乎机械与重复工作中,既疏于阅读,也懒于思考(即使有几篇“反思”,也是无病呻吟,应付了事),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大都被归咎于学生、归咎于环境,很少有人从自身找原因,谋求改进。其实,常态教学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问题的眼睛。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进而形成有意义的经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备营养,缺少了它,我们就会营养不良,更谈不上茁壮成长。
  文末,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一位有着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说的一句话:“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这感人至深、引人深思的一句话,真的很值得引起我们广大教师对自己常态课堂教学状态的审视与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都开始利用光缆对旧电缆网进行改造。在改造和维护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了解一些出现在链路、链路末端或折断处的部位(距离)、
这是一次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周一次的例会。  轮到政教处黄主任发言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问题:马上就要大休了,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要全部回家去。过去曾经有家长反映,说学校每次大休都收费,一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其实,这根本就不是学校布置的收费任务,是因为学生四周回家一次,需要带的生活费比较多,而有些学生平时花钱控制不住自己,经常超支,为了避免断炊,就跟家长谎称说学校要收费,以便尽量多
笔者在从事有线电视暗线设计期间,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目的是使有线电视的暗线设计更加规范、合理,从而优化网络资源并节约资金.
期刊
校园文化不是靠某某领导有意安排而成的,也不是靠某某校长刻意打造而成的,而是学校多年的积淀和传承,在引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而显现的,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在认真弄清并回答“学校已经有些什么?”“学校需要什么?”“学校缺少什么?”“学校该怎么做?”四个问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已有文化资源,采取“理解分析基本情况——确立学校文化理念系统——打造学校校园景观——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构建心灵家
新时代下的图书馆从原来的传统图书馆逐步开始向数字图书馆转型,服务要顺应大潮流的转变,正所谓有创新才有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思路方法。
提出军事题材专题片纪录真实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即如何表现过程和怎样平视客观。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阐述,论述了如何增强电视专题片的感染力。
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无疑是全世界最具激情的体育赛事之一。作为它的球迷,在欣赏它的精彩、感受它的激情之余,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NBA球员如此拼命、让教练如此卖力、让比赛如此活力四射、让这个民间的体育联盟如此久盛不衰?它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有何启示?下面我试着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谈谈对向NBA学习借鉴的认识。  一、强化团队构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2006年,球鞋业巨子阿迪达斯为NBA球星蒂
音乐创作这一人类高级精神活动,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即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与成熟。音乐创作中,到底有多少基本形态以构成其总体形态的全部?一般约定俗成的观念是:和声、复调
【摘要】合唱过程中,学生感到低声部旋律性不强,比较难唱时,教师可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他们。先以手弹旋律声部,唱低声部这种和谐的范唱方式吸引学生,让他们觉得好听,觉得教师一个人都能唱自己应该也能唱,克服畏难情绪;再以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唤醒学生,使其自觉服从集体的需要去唱低声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粗听;精听;合唱教学;情境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音乐
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了21年,担任中心小学校长也有11个年头了。回顾这11年的校长工作,笔者认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工作要重在“实”字,学校管理要突出“活”字。  一、“实”在何处  1 工作制度要实。笔者担任校长后,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根据乡镇实际,初拟了《教师目标考评细则》《村级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村小校长考评办法》《教师考勤细则》《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评估奖惩办法》《教师常规要求》等,印发给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