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二线关”,它见证了深圳发展的沧桑,为保护边防的稳定、促进特区、香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线关”之前的经事
“二线关”建成之前,是由一支身着橄榄绿的守卫部队筑成的“二线关”。这支部队是广东省独立师三团。
时任广东省边防总队第七支队副参谋长王翰杰向记者讲述深圳二线关建成之前的往事:
王翰杰是1980年中旬调任广东省独立师三团二机炮连连长,他清楚记得,他到任的第一次出巡执勤,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巡至现在的二线关布心段,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讶:非法越境人员丢下的手电筒、雨具、衣服铺满了整个山丘。一天他们连队就截获100多越境者,这些偷渡越境者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坐车到东莞樟木头,然后翻山越岭越境至深圳,再偷渡到香港。
“每天都截获这么多的越境者,怎么办?我们只好用绳子一个一个绑起来,押送至红岭路拘留所,球场站满了上千名偷渡越境者,此时我心情沉重,深感我们所肩负守卫特区二线关的重任。”
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一次执行巡逻时,遇到一名女偷渡者,此时偷渡者借方便霎间,把衣裤脱光,并紧抱着这位战士,“你放了我,你想做什么都依你。”此时战士傻了,但很快这位战士冷静下来,机灵的让偷渡者穿好衣服,把她押送到连部。这可是一名血气方刚的18岁战士,没有一定的意志,肯定顶不住这样的诱惑。后来这位战士立了三等功。
“二线关”成了蛇头难以翻越的屏障
“二线关”建成后,越境偷渡现象得到了遏制。往日在公路来往的遣送越境偷渡者汽车,已经被川流不息的货车所代替。一群群越境偷渡者被“二线关”挡在关外。
“带你过关”,在当时成了蛇头的“热门生意”。南头关附近的电线柱、围墙上、同乐关周旁的街灯柱都张贴“带你过关”的小广告。而在人群之中“买关买关”,“买关过,30元1人”两种声音犬牙交错。“二线关”
。
“因为我们这里的官兵,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深圳南头边检站郭主任回答这一疑问。
2009年5月22日13时20分,入伍两年的女战士张瑜愉在一次性验放通道执勤时,发现一名男子神情十分可疑。当即对其身份证进行了细致核查。当她发现该男子的证件与一名涉嫌洗钱28亿元在逃犯的资料完全吻合时,她即连通现场值班室警报的按钮。该男子感觉不妙准备逃跑时,官兵们迅速将其抓获。至此,轰动全国的特大洗钱案4名犯罪团伙成员全部落网。正是这个平凡的女兵,在短短的两年里,在检查台上其查获涉及绑架、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多种类型的在逃人员26名。
截至2012年12月12日,深圳特区检查站官兵查获企图非法进入特区“二线”关的涉案人员达900人。查获各类在逃人员3000多名。查获企图带入特区“二线”关或企图经深圳转入香港的毒品海洛因4000多克。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头关,这些叫喊声消失了,连接铁丝网的石栏杆上早已找不到办“通行证”的小广告。
与“边防证”结下情结的高致贤
1985年起,前往深圳的内地人须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居民身份证,在当时拿着“边防证”去特区公差,探亲成为内地人比较羡慕的事情。
近日记者采访了与“边防证”结下情结的高致贤。
已经是76岁的高老,面色红润,身体硬朗。他原是贵州毕节县的文联副主席,是当地有名的杂文家。
90年代末,他的两个女儿分别来深圳打拼。每年他都会来往深圳特区好几次探望女儿。
1997年高老的女儿在紧挨着南头检查站关外的中南花园买了套商品房,退休的高老就一直在此居住至今。在关外定居不久,南山区老人院邀请他协办“夕阳红”内部刊物,从此他每天都多次进出南山边检站,十多年“邊防证”与他就分离不开。
高老拿出当年的“边防证”介绍说:当时“边防证”是由户籍所在地县级公安局办理,一人一证,可带一个小孩,每张证最长有效期为一年。“我于1995年9月18日开始办入境证,在县里办了多少次我记不清了,每证4元成本费,押金10元,若到期10天内不交回证件,押金就要不回来。我们远离家乡,哪能如期退证?所以花几十元押金换得了今日之纪念品。”
直到2003年3月10日关口才松绑:在深圳南头关口交2元钱办一张与身份证同用的“入境证”,限期3个月。不久政策更为宽松,内地公民直接凭居民身份证就可以进入特区。2010年底,“二线关”17个检查站关口逐步不再凭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进入深圳关口,可自由出入。
“二线关”之前的经事
“二线关”建成之前,是由一支身着橄榄绿的守卫部队筑成的“二线关”。这支部队是广东省独立师三团。
时任广东省边防总队第七支队副参谋长王翰杰向记者讲述深圳二线关建成之前的往事:
王翰杰是1980年中旬调任广东省独立师三团二机炮连连长,他清楚记得,他到任的第一次出巡执勤,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巡至现在的二线关布心段,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讶:非法越境人员丢下的手电筒、雨具、衣服铺满了整个山丘。一天他们连队就截获100多越境者,这些偷渡越境者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坐车到东莞樟木头,然后翻山越岭越境至深圳,再偷渡到香港。
“每天都截获这么多的越境者,怎么办?我们只好用绳子一个一个绑起来,押送至红岭路拘留所,球场站满了上千名偷渡越境者,此时我心情沉重,深感我们所肩负守卫特区二线关的重任。”
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一次执行巡逻时,遇到一名女偷渡者,此时偷渡者借方便霎间,把衣裤脱光,并紧抱着这位战士,“你放了我,你想做什么都依你。”此时战士傻了,但很快这位战士冷静下来,机灵的让偷渡者穿好衣服,把她押送到连部。这可是一名血气方刚的18岁战士,没有一定的意志,肯定顶不住这样的诱惑。后来这位战士立了三等功。
“二线关”成了蛇头难以翻越的屏障
“二线关”建成后,越境偷渡现象得到了遏制。往日在公路来往的遣送越境偷渡者汽车,已经被川流不息的货车所代替。一群群越境偷渡者被“二线关”挡在关外。
“带你过关”,在当时成了蛇头的“热门生意”。南头关附近的电线柱、围墙上、同乐关周旁的街灯柱都张贴“带你过关”的小广告。而在人群之中“买关买关”,“买关过,30元1人”两种声音犬牙交错。“二线关”
。
“因为我们这里的官兵,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深圳南头边检站郭主任回答这一疑问。
2009年5月22日13时20分,入伍两年的女战士张瑜愉在一次性验放通道执勤时,发现一名男子神情十分可疑。当即对其身份证进行了细致核查。当她发现该男子的证件与一名涉嫌洗钱28亿元在逃犯的资料完全吻合时,她即连通现场值班室警报的按钮。该男子感觉不妙准备逃跑时,官兵们迅速将其抓获。至此,轰动全国的特大洗钱案4名犯罪团伙成员全部落网。正是这个平凡的女兵,在短短的两年里,在检查台上其查获涉及绑架、诈骗、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多种类型的在逃人员26名。
截至2012年12月12日,深圳特区检查站官兵查获企图非法进入特区“二线”关的涉案人员达900人。查获各类在逃人员3000多名。查获企图带入特区“二线”关或企图经深圳转入香港的毒品海洛因4000多克。
时过境迁,如今的南头关,这些叫喊声消失了,连接铁丝网的石栏杆上早已找不到办“通行证”的小广告。
与“边防证”结下情结的高致贤
1985年起,前往深圳的内地人须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居民身份证,在当时拿着“边防证”去特区公差,探亲成为内地人比较羡慕的事情。
近日记者采访了与“边防证”结下情结的高致贤。
已经是76岁的高老,面色红润,身体硬朗。他原是贵州毕节县的文联副主席,是当地有名的杂文家。
90年代末,他的两个女儿分别来深圳打拼。每年他都会来往深圳特区好几次探望女儿。
1997年高老的女儿在紧挨着南头检查站关外的中南花园买了套商品房,退休的高老就一直在此居住至今。在关外定居不久,南山区老人院邀请他协办“夕阳红”内部刊物,从此他每天都多次进出南山边检站,十多年“邊防证”与他就分离不开。
高老拿出当年的“边防证”介绍说:当时“边防证”是由户籍所在地县级公安局办理,一人一证,可带一个小孩,每张证最长有效期为一年。“我于1995年9月18日开始办入境证,在县里办了多少次我记不清了,每证4元成本费,押金10元,若到期10天内不交回证件,押金就要不回来。我们远离家乡,哪能如期退证?所以花几十元押金换得了今日之纪念品。”
直到2003年3月10日关口才松绑:在深圳南头关口交2元钱办一张与身份证同用的“入境证”,限期3个月。不久政策更为宽松,内地公民直接凭居民身份证就可以进入特区。2010年底,“二线关”17个检查站关口逐步不再凭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进入深圳关口,可自由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