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20年来,熊永兰从一个普通打工妹成长为五星级义工、深圳唯一的十八大基层代表,她的人生一如蝴蝶,完成了—次美丽蜕变,在发扬义工精神的领域掀起了一场蝴蝶效应般的完美风暴。
执著追求到完美蜕变
1992年8月,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不让弟弟和妹妹辍学,18岁的熊永兰放弃了高考,来到了深圳。对于之前从未出过远门的熊永兰来说,深圳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脚下的这座城市将承载她今后无数的艰辛与辉煌。
最初,熊永兰进了家港资厂干劲很大,希望能多挣些钱寄给弟弟妹妹读书。熊永兰至今清晰地记得,也许那时候年轻,似乎不知道疲倦,半年都没怎么休息,熟悉的就是车间、宿舍,还有工厂附近的小市场。半年唯一的休息是因为设备坏了,两个同事带她出去玩,她看见五六层的楼就觉得很高大漂亮。
1993年2月,熊永兰进入了宝恒集团(现中粮地产集团)下属的万宝电子厂工作,成为流水线上的普通女工。
刚进工厂时,熊永兰面对着陌生的机器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厂里用粤语进行交流,熊永兰当时只能听懂一些。由于语言不通,教她的师傅很辛苦。熊永兰紧紧跟着师傅,认真地记下每一个操作细节。师傅被她的求知欲打动了,主动拿出了多年珍藏的工作笔记本,对这个徒弟也格外上了心。工间休息十分钟,别人都停下来聊天,熊永兰就复习所学知识,上工之后再让师傅指正。一周以后,当一起进厂的工友对那些庞然大物还一知半解时,熊永兰已经能够独自操作机器了。第三周,她被破格提拔为车间质检员,成了厂里姐妹们夸赞的业务能手。
凭着对工作的热爱,熊永兰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1993年,她选择读夜校,学习电脑课程。为了上课不迟到,熊永兰常常在工友中途休息时拼命工作,只希望早点完成任务,能按时去上课。有时因为生产量多,必须加班才能完成,她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就往学校赶。几个月后,熊永兰顺利完成了电脑课程。
1994年6月,熊永兰加入了宝恒(现中粮地产)工人服务公司团委,并被社区青工推选为团支部书记,成为当时社区中第一批外来员工基层团干之一。她随后又积极地加入到义工组织中。
2004年3月,熊永兰进入中粮地产集团深圳大洋服务有限公司工作,负责工人住宿的后勤服务工作。由一名普通员工转变为一名管理者,熊永兰更加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年里,她通过了ISO内审员考试,完成了会计、OFFlCE办公系统以及文秘速记函授大专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物业管理部门经理的上岗证和中级职称。
从一个来深圳打工的海南偏僻落后山村的小姑娘,到公司管理者、“广东省劳动模范”,中粮地产(集团)深圳大洋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中心主任助理,熊永兰用15年执著的追求、默默的奉献,艰难地求学成长,不断挑战、突破和超越自我,破茧而出,美丽“化蝶”。
发场文工精神的蝴蝶效瞳
这么多年,熊永兰一如既往地用她那颗充满爱的心,默默奉献在义工领域。
1994年6月,熊永兰加入宝恒(现中粮地产)工人服务公司团委。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她,很快被身边的务工姐妹们一致推选为工人生活咨询会的代表,成为反映工人生活问题、向工人服务公司献计献策的“代言人”。在业余时间,她经常走访青工宿舍,和他(她)们谈生活、谈工作、谈人生,通过走访工人宿舍,及时地将工人急需解决的困难、信息反馈给服务公司,为服务公司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从1996年加入到公司的义工组织中至今,熊永兰多年如一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服务时间达2500余小时。在她的带动下,公司义工组织由最初的200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她所在团委及相关组织被宝安区评为“十大杰出义工组织”、被广东省团委评为“青年文明社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熊永兰对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她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安安分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自己的岗位,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多年真诚的付出,使她被宝安区评为“十大杰出义工”、“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成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对于熊永兰来说,深圳这座城市已经回报给她很多很多,虽然获誉无数,但她并不认为自己特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未来5年中,我将继续发扬义工精神,服务好在深劳务工。”她说,过去做义工,是简单的帮助他人,充实自己的生活。现在,她将用自己的能力,感召更多人加入义工队伍,参与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如果人人都有义务服务的精神,这个社会的运转会更高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熊永兰在发扬义工精神的领域掀起了一场蝴蝶效应般的完美风暴。
当选十八大代表传基层民声
“能够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见证历史性的时刻,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熊永兰说。熊永兰作为深圳l唯一一位来自基层岗位的十八大代表,肩负着为千万劳务工向组织传达心声的任务。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熊永兰开拓更多与基层劳务工沟通的渠道,尽可能地收集民意。她力主将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带进十八大,做好基层人民的“传声器”。她自己就是基层劳务工中的一员,每天都和工友们一同工作生活,更能体会和了解到他们的心声;同时,她不仅仅要替自己身边的工友传声,更要代表全宝安、全深圳l乃至全广东的劳务工说话,需要收集、提炼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过来的声音。而且,她积极向老党代表们学习如何将基层的声音形成高质量的提案或建议,更好地向组织反映基层劳务工的合理诉求,更好地为广大劳务工服务,履行好党代表的光荣职责。
与会期间,熊永兰一直保持着与深圳的联系,在深圳各大主流媒体上,每天都刊发有熊永蘭的参会日记。“因为我的参与,同事和义工朋友关注十八大的热情特别高,他们试图透过我的文字,了解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初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会议,熊永兰十分珍惜,她不仅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内容,还主动邀请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首日封上签名,作为送给会议服务人员的礼物。最让熊永兰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分组讨论十八大报告期间,主持讨论会的广东省领导特别强调要让基层代表先发言。“这是一个临时的安排,却反映了我们党对基层代表的尊重,他们希望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熊永兰说。
“我来自劳务工群体,自然要反映劳务工的心声。”讨论会上,熊永兰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提出了加强对劳务工关爱的一系列举措,“只有劳务工得到尊重了,一个城市才会发展得更好,劳务工也应该分享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熊永兰认识到,当党代表绝不是简单的开开会、举举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好十八大精神,与群众一起学习报告,一起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她将更加深入基层,贴近她所服务的劳务工群体。同时,她将通过调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基层劳务工的诉求,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编辑:青雨)
执著追求到完美蜕变
1992年8月,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不让弟弟和妹妹辍学,18岁的熊永兰放弃了高考,来到了深圳。对于之前从未出过远门的熊永兰来说,深圳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脚下的这座城市将承载她今后无数的艰辛与辉煌。
最初,熊永兰进了家港资厂干劲很大,希望能多挣些钱寄给弟弟妹妹读书。熊永兰至今清晰地记得,也许那时候年轻,似乎不知道疲倦,半年都没怎么休息,熟悉的就是车间、宿舍,还有工厂附近的小市场。半年唯一的休息是因为设备坏了,两个同事带她出去玩,她看见五六层的楼就觉得很高大漂亮。
1993年2月,熊永兰进入了宝恒集团(现中粮地产集团)下属的万宝电子厂工作,成为流水线上的普通女工。
刚进工厂时,熊永兰面对着陌生的机器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厂里用粤语进行交流,熊永兰当时只能听懂一些。由于语言不通,教她的师傅很辛苦。熊永兰紧紧跟着师傅,认真地记下每一个操作细节。师傅被她的求知欲打动了,主动拿出了多年珍藏的工作笔记本,对这个徒弟也格外上了心。工间休息十分钟,别人都停下来聊天,熊永兰就复习所学知识,上工之后再让师傅指正。一周以后,当一起进厂的工友对那些庞然大物还一知半解时,熊永兰已经能够独自操作机器了。第三周,她被破格提拔为车间质检员,成了厂里姐妹们夸赞的业务能手。
凭着对工作的热爱,熊永兰很快就适应了工作环境,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1993年,她选择读夜校,学习电脑课程。为了上课不迟到,熊永兰常常在工友中途休息时拼命工作,只希望早点完成任务,能按时去上课。有时因为生产量多,必须加班才能完成,她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就往学校赶。几个月后,熊永兰顺利完成了电脑课程。
1994年6月,熊永兰加入了宝恒(现中粮地产)工人服务公司团委,并被社区青工推选为团支部书记,成为当时社区中第一批外来员工基层团干之一。她随后又积极地加入到义工组织中。
2004年3月,熊永兰进入中粮地产集团深圳大洋服务有限公司工作,负责工人住宿的后勤服务工作。由一名普通员工转变为一名管理者,熊永兰更加感到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年里,她通过了ISO内审员考试,完成了会计、OFFlCE办公系统以及文秘速记函授大专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物业管理部门经理的上岗证和中级职称。
从一个来深圳打工的海南偏僻落后山村的小姑娘,到公司管理者、“广东省劳动模范”,中粮地产(集团)深圳大洋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中心主任助理,熊永兰用15年执著的追求、默默的奉献,艰难地求学成长,不断挑战、突破和超越自我,破茧而出,美丽“化蝶”。
发场文工精神的蝴蝶效瞳
这么多年,熊永兰一如既往地用她那颗充满爱的心,默默奉献在义工领域。
1994年6月,熊永兰加入宝恒(现中粮地产)工人服务公司团委。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她,很快被身边的务工姐妹们一致推选为工人生活咨询会的代表,成为反映工人生活问题、向工人服务公司献计献策的“代言人”。在业余时间,她经常走访青工宿舍,和他(她)们谈生活、谈工作、谈人生,通过走访工人宿舍,及时地将工人急需解决的困难、信息反馈给服务公司,为服务公司不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从1996年加入到公司的义工组织中至今,熊永兰多年如一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服务时间达2500余小时。在她的带动下,公司义工组织由最初的200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她所在团委及相关组织被宝安区评为“十大杰出义工组织”、被广东省团委评为“青年文明社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心”。
熊永兰对生活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她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安安分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自己的岗位,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多年真诚的付出,使她被宝安区评为“十大杰出义工”、“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成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对于熊永兰来说,深圳这座城市已经回报给她很多很多,虽然获誉无数,但她并不认为自己特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未来5年中,我将继续发扬义工精神,服务好在深劳务工。”她说,过去做义工,是简单的帮助他人,充实自己的生活。现在,她将用自己的能力,感召更多人加入义工队伍,参与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如果人人都有义务服务的精神,这个社会的运转会更高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熊永兰在发扬义工精神的领域掀起了一场蝴蝶效应般的完美风暴。
当选十八大代表传基层民声
“能够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见证历史性的时刻,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熊永兰说。熊永兰作为深圳l唯一一位来自基层岗位的十八大代表,肩负着为千万劳务工向组织传达心声的任务。
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后,熊永兰开拓更多与基层劳务工沟通的渠道,尽可能地收集民意。她力主将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带进十八大,做好基层人民的“传声器”。她自己就是基层劳务工中的一员,每天都和工友们一同工作生活,更能体会和了解到他们的心声;同时,她不仅仅要替自己身边的工友传声,更要代表全宝安、全深圳l乃至全广东的劳务工说话,需要收集、提炼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过来的声音。而且,她积极向老党代表们学习如何将基层的声音形成高质量的提案或建议,更好地向组织反映基层劳务工的合理诉求,更好地为广大劳务工服务,履行好党代表的光荣职责。
与会期间,熊永兰一直保持着与深圳的联系,在深圳各大主流媒体上,每天都刊发有熊永蘭的参会日记。“因为我的参与,同事和义工朋友关注十八大的热情特别高,他们试图透过我的文字,了解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初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会议,熊永兰十分珍惜,她不仅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内容,还主动邀请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首日封上签名,作为送给会议服务人员的礼物。最让熊永兰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分组讨论十八大报告期间,主持讨论会的广东省领导特别强调要让基层代表先发言。“这是一个临时的安排,却反映了我们党对基层代表的尊重,他们希望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熊永兰说。
“我来自劳务工群体,自然要反映劳务工的心声。”讨论会上,熊永兰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提出了加强对劳务工关爱的一系列举措,“只有劳务工得到尊重了,一个城市才会发展得更好,劳务工也应该分享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熊永兰认识到,当党代表绝不是简单的开开会、举举手,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好十八大精神,与群众一起学习报告,一起进步。在日常生活中,她将更加深入基层,贴近她所服务的劳务工群体。同时,她将通过调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基层劳务工的诉求,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编辑: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