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的乐园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孙小青,1962年生,本科学历,南京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小语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总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1991年担任镇中心校校长,1996年兼任初中校长,现任南京市高淳县实验小学校长。1997年,年轻的孙小青担任高淳县城区小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翌年,学校高分通过了省级实验小学的验收,更名为高淳县实验小学。2010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命名为“江苏省名校俱乐部会员学校”。他个人先后荣获南京市先进督学、南京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优秀校长、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行知奖”、南京市名校长、江苏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先进个人、 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长、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高淳县实验小学所在地是高淳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这里有山有水,山曰学山,水名畔池。1498年,应天府丞冀绮率高淳知县刘杰在此建孔庙,设学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办学历史。走进高淳县实验小学的校园,就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梦境:参天大树和树下静卧的贔屃给人古朴厚重的感觉,崭新的综合大楼和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又显示出现代气息。
  校长孙小青带领记者走进了会议室。会议室四周陈列着许多铜牌和奖杯,趁着孙校长泡茶的当儿,记者浏览了一下,不觉惊讶于这所学校的累累硕果: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第五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先进学校、南京市模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读书育人先进学校、全国体育科研明星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南京市优秀教科研基地学校、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这些铜牌和奖杯见证了这所学校的成长,也证实了它的名校称号并非浪得虚名。我们的访问,就从名校的话题开始。
  记者:孙校长,您十多年的坚守,将高淳县实验小学打造成了一所名校,刚才我也看到了你们取得的辉煌成果。现在回首,您对打造名校有什么经验或体会?
  孙小青:名校的称号我们受之有愧,和其他知名学校比起来,我们还差得很远。这些年,学校取得了一点成绩,这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至于打造名校,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只是觉得,名校至少应该有五个要素: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优秀的教师团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特色建设。
  记者:那么,高淳县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什么?你们是如何确立这一理念的?
  孙小青:回顾学校过去的历史,审视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智慧”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本质需求。教育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育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塑造品质,二是启迪智慧。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从培养“知识人”向塑造“智慧人”转变。智慧并非与生俱有,它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生成与生长的,它需要我们用管理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去精心培育,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达成目标的有效载体。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确立了“通过智慧管理,建设智慧校园,培养智慧教师,创设智慧课堂,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智慧发展”理念。
  记者:你们有五十多个教学班,一百八十多位教师,这样大规模的学校管理起来很不容易,您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孙小青:我觉得,要让学校管理工作精细而富有实效,就必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管理成本,实行权力下放,提高管理效能。为此,我们强化了年级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的学校管理模式,让“大年级”成为“小学校”。各年级组长由教务处、德育处和教科室的副主任兼任,由他们按照学校的工作计划,安排本年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负责本年级的评选和考核工作,并听取师生的意见和要求,做好反馈工作。为避免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与年级组之间管理的脱节,我们还建立了学校领导、部门主任、各年级组长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互相交流信息,分析总结前期工作情况,探讨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步骤。这一管理模式使年级组成为学校基层管理的核心,大量具体工作由年级组承担起来,对教师业务的规范与监督、对教师的评价与调动的力度得以增强,学校的管理决策通过年级组得以迅速落实,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出学校管理系统的整体功效。
  记者:刚才您谈到名校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你们的“智慧发展”理念也包括教师的智慧发展,而培养智慧型教师的首要途径是校本研训,你们在教师校本研训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孙小青:在校本研训工作中,我们有一个“四化”方针:一是坚持需求自主化,给予教师智慧发展的自由空间。通过制订《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规划》、填写《教师参与培训意向表》和执行校本研训网上自由申报制度等措施,激发了教师参与研训的热情,真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是坚持培训常规化,搭建教师智慧发展的多元平台。通过编制《智慧教师发展手册》,落实听评课活动、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与名师名校开展交流活动等常规措施,规范教师的研训行为,培养教师的研训习惯。三是坚持研究实践化,生成教师智慧发展的驱动力。以学校的龙头课题为引领,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性问题进行筛选、提炼,使之上升为课题,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真正做到问题到课堂中去寻找,课题到课程中去研究,成果到实践中去推广,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同时还建立了全员参与的教学反思机制,每周三下午集体备课时间首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反思机制的建立,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螺旋式上升,使教师智慧得到了阶梯式发展。四是坚持形式多样化,营造教师智慧发展的共生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学习交流活动,如全体教师参与的教育叙事活动,以“学校名、特、优教师中心组”成员及各课题组成员为主、其他教师参与的科研沙龙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学科发展中心成员为骨干的“学山读书吧”活动等,让教师们在一起谈理想、说理念、论教法,在充分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记者:一所名校很大程度上是靠文化精神站立的。听说高淳县实验小学将多年的文化碎片加以整理,上升为文化的整体并积淀成为文化底蕴,进而锻造出一种独特的学校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
  孙小青:我们这里已有五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历史的传承,逐渐铸就了我校独特的办学文化,我们称之为学山文化,它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前进方向。学山文化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刚健有为、仁智统一、有容乃大和务本尚实。《江苏教育》2011年第一期已对我校的学山文化作了详细介绍,所以在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记者:高淳县实验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特色活动方面声名远播,谈谈你们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就?
  孙小青: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以“运动、律动、灵动”为目标,形成了“一部二院三团”的特色活动体系。“一部”即“学山少儿体育俱乐部”,包括武术、 羽毛球、田径、乒乓球等多个项目分部。“学山少儿体育俱乐部”通过抓校本教材、抓普及活动、抓特长训练,在教学、群体、竞赛中经常开展且形成制度化,彰显了学校以武术为龙头的体育活动特色。一大批体育精英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武术长拳金牌获得者吴鲲、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女子组冠军陈晓玲、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冠军李昱、美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邢璐……在南京市自编操竞赛中,学校武术操获得第一名;学校还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二院”即“学山少儿书画院”和“学山少儿科学院”。“二院”遵循“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平等、人人能发展”的原则,立足“普及型活动”“技能训练型活动”及“特长强化型活动”,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系统的科学和书画艺术教育体系,实现了科学和书画艺术教育的立体化。“少儿科学院”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少儿科学院”,而无线电测向多次获得华东赛区团体第一名,多名学生在省航模竞赛和市科学论文、科学发明竞赛中获奖;一百多位学生获得书画考级证书,许多学生的书画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多位学生的书画作品到国外参展。“三团”即“学山少儿舞蹈团”“学山少儿合唱团”“学山少儿器乐团”。“三团”依托我校设备齐全的音乐教室和舞蹈房,立足于平时科学的常规训练,以普及为基础,以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和各种竞赛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稳步发展。 “三团”团员活跃在同学之中,成为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三团”有一百多人次获器乐类考级证书,多名学生在省市各类艺术竞赛活动中获奖。在南京市校园集体舞评比中,学校获得一等奖……
  采访结束时,孙小青校长带领记者参观了学校正在兴建的新教学大楼。孙校长指着它问记者:“您看这幢建筑的整体外形像什么?”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它就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当记者说出答案后,孙校长连连点头:“是钥匙,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当记者离开时,听到音乐室里传出悠扬的歌声:“来来来,来到畔池,来到学山,来到智慧的乐园……”听着这优美的歌声,联想起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记者突然感到:高淳县实验小学不就是一座开启智慧的乐园吗?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课文《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了题旨。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先通过描写12岁的南非儿童恩科西的去世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点明题意,再叙述恩科西的身世遭遇及其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精神,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一、观察导入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
非凡新春  在中国新年即将到来之际,CHloé推出了以猪年为主题的限量系列,特邀艺术家Rithika Merchant创作了洋溢着新春喜悦气息的艺术图案,印制于品牌代表性的手袋、运动鞋、成衣等单品之上。简约的花卉动物印花与藤蔓图腾传递了品牌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随性自然的风格,栩栩如生的形象别具生机与活力,与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格外契合。  本系列于2019年1月15日起正式發售。说古论今  在2 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低年级开始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对写话产生兴趣。而课标也同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提出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以此来达到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能力”。但基于低年级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写话产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
记者:王校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前埔南区小学的基本情况。  王跞: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从创办伊始就按照高规格、高标准来配置。学校占地面积25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7583平方米。尤其是2008年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近3000万建成的前埔南区小学分校,不仅解决了周边儿童的入学问题,也为东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学校“外塑形象、内重质量,博中求精、精中见雅”,以理想的教育实
韩式妆容作为亚洲一支独具特色的流派,2 019年将有什么新的变化?我们来到首尔时装周的后台,一边看秀一边采访了HERA首席彩妆师JASON LEE,请他告诉我们最新的彩妆趋势。  摄影:曹雪峰 编辑:孔令一 CAROLINE KONG  活力色彩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大秀场抢眼的亮丽色彩,饱和度颇高的眼影、发色,甚至亮眼的帽子非常吸引眼球。而当眼影、头发都用了一样饱和度很高的色彩,嘴唇则不再用抢戏
下午是作文课,我健步走进教室,还未站稳,只听“哧……哧……嘿……” 这分明是笑声,是忍不住的,哟,还有好多处。  这就奇怪了,怎么回事?就在这时有十几只手举过了头,不容我喊名,“快炮”朱庆利“噌”地站了起来,发着笑腔说:“老师,上课前我们全班举办了一个展览。”“什么?展览?”“嗯,你看!”我来到近前一看,是翻开的语文书,再一看插图不对啊,穿着古代服装专心写《史记》的司马迁头部怎么变成“高尔基”了?
当今中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孩子进入学校是个问号,出了学校是个句号”的问题,这怎能不让人们抓心的反思——中国学校的教育怎么啦?作为当代的教育人,我们为何不能再次审视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对扼杀学生创造的过失何在?  一、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写照  1.课堂上抱臂坐正,两眼看黑板,两耳听老师讲  这是当今无数学校的课堂写生画,做到了这点,可能被称为课堂纪律好,班风好,组织教学得力;没做到的,多半是在努力追求之中
接龙故事,顾名思义就是把故事以续的方式上下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制地向下延伸。它像一个无限的舞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主角。趣味接龙故事,即在愉悦的编接龙故事过程中力争让每个学生以提升学习力为目标体验幸福,收获能力,培养意志力。  学习力,简单理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它是将来学生迎接挑战,面对生活最根本的竞争力。它包括学习动力(内驱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