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写“展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是作文课,我健步走进教室,还未站稳,只听“哧……哧……嘿……” 这分明是笑声,是忍不住的,哟,还有好多处。
  这就奇怪了,怎么回事?就在这时有十几只手举过了头,不容我喊名,“快炮”朱庆利“噌”地站了起来,发着笑腔说:“老师,上课前我们全班举办了一个展览。”“什么?展览?”“嗯,你看!”我来到近前一看,是翻开的语文书,再一看插图不对啊,穿着古代服装专心写《史记》的司马迁头部怎么变成“高尔基”了?“老师,这儿也有……”“老师,下面还有……”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笑开了,班上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怎么办?原计划的习作课怎么进行?眼下同学们的这种情绪恐怕一堂课也难以消失,如果陡然刹车有好效果吗?”我脑筋急速地转动着。好吧,看样子只有“将计就计”了!
  我示意同学们静下来,微笑着说:“刚才大家看‘展览’时一定很热闹吧?可惜老师没有亲眼看到,谁能跟老师说说?”“唰”地几十只手全举起来了。大家纷纷发言:“当朱庆利手里晃着书、嘴里喊着‘展览’时,我们便一窝蜂般拥上去,这时只听朱庆利厉声说道‘展览暂停’。大家问为什么?他说每人要坐到座位上……”“书中一幅插图上有个孩子,被戴上了眼镜,画上了胡子,像变魔法似的,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变成了一位老态龙钟的老者。”“我第一眼看到《长江之歌》插图上那位年轻阿姨的头部换成了一位七八十岁老奶奶的头像时,眼泪都笑出来了。”“扑通”,看,平日憨厚的何忠祥竟乐得忘乎所以,一下坐到地上,痛得直喊“哎哟”。大家一边谈一边笑,“展览”到哪里,哪里就一阵大笑,前后便是笑声一片。
  时机到了,于是我趁着间隙突然发问道:“那么,把语文书插图上原来的人物换成别的人物好不好?为什么?”这一问,让大家很快静了下来,可是一时间无人回答。“这样吧,可以互相探讨一下!”哗,同桌间、小组间,大家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太富有创造性了,简直是一件件艺术品……”一个同学马上反驳说:“这种做法很不礼貌,司马迁、高尔基都是伟大人物,怎么能这样对待他们呢?真不应该!”另一位同学不无责怪地说:“他损坏了语文书,语文书要是人的话肯定会觉得很疼的,图上的人要是活着,一定很生气……”同学们思维活跃,各抒己见!
  我见作文时机成熟了,便问大家:“同学们能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展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吗?”“能!”应声如雷。说写就写,就像变戏法似的,很快,同学们进入了作文角色,教室里发出了“沙沙”的书写声……
  从写好的习作来看,多数同学能把“展览”场面叙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神采灵动,让人身临其境。就连作文基础薄弱的同学也能把“展览”场面及各自认识比较具体、真切地写出来,习作内容显得充实,字里行间有真情实感,与以前相比大有长进。其中唐进同学还道出了一个小秘密:“……朱庆利捡到的语文书是我哥哥去年用过的,‘展览’时没好意思说出来……我回家要把‘展览’情况详细地告诉哥哥,他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和教育……”
  反思:这是一次很机智的“随机”习作教学。上课时同学们因课前的“展览”情趣高涨,因自己的“创意”忍俊不禁,致使上课还沉浸在课前的情景中不能自拔。试想,如果这堂习作课老师就抱着“预案”不放,那么下一步也只有要求(甚至喝令)学生安静下来,强硬地让学生放弃当时的思绪进入老师预定的课堂,这显然是一种“牵强”的改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还沉浸在原先的情境中,“展览”情景在头脑中一下子是不可能消的。硬拉回老师的预设课堂,多数学生肯定难以较快适应,即使表面上看似顺着老师的要求,但“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时的课堂将如同安在树上的枯枝——没有半点生气,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这样的话,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学效率的低下,会使学生觉得习作教学很无趣,觉得老师生硬甚至无能,老师也会感到困惑与无奈。其实“预案”在之后正常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而此次应时习作的机缘失去就不可能再来,如果失去了,学生便失去了一次情智敞亮、个性张扬、自由表达的机会。可见,老师在这方面要注意变通,习作预案在一定情况下,也要根据实际效果灵活变换。
  由此想到先后出现的这几个词:教案—课案—学案—预案,这也体现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可见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工作者心中是由隐到显、渐浮水面的。习作预案是教师课前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方案,按理是在吃透教材、吃透教法、吃透学生的“三透”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目标定向、明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它只是个“预备方案”,其隐含着教师的主观认识,难以准确把握实际课堂的偶发事件对预定教学目标的干扰,甚至是冲击——这种情况下课堂往往无法按原计划进行,原定的教学目标根本难以落实,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敏锐地设定新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达成新的教学目标。形成这种情形是由学生主体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的。这时候的孩子会因好奇、好动、顽皮、任性、异想天开、恶作剧等表现,影响(有时会突然影响或者在课前已经构成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可以说是防不胜防。按照常规来讲对教学不是好事,但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一个“特别”的教学机缘呢?此“弊”恰恰是“利”,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自然蕴含着强劲的“爆发力”和丰富的情智内涵,如同瀑奔江流,其中的能量就是学生的情趣和才智。教师对此要有清醒、正确的认识,不要抱着习作预案不放,要能在生本理念下敏捷生成诸如“将计就计”的策略才思,水到渠成般获得生动有效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近期,“克里斯汀·迪奧,梦之设计师”(Christian Dior,DesignerOf Dreams)展览于上海龙美术馆正式揭幕,这场融汇过去与现在、艺术与时尚的精彩之旅,让人们见证了Dior精神的隽永魅力。此次展览呈献了众多杰出作品,包含275件高级订制礼服、Rene Gruau和Christian Berard所绘的设计稿,以及来自八位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和艺术装置以全新的场景叙事,展现这座
四年前,我校承担了“关注差异,优化学生个性”的重点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运用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试图以“研究——体验——反思——提升”为途径,以“切口小、变量实、探究真”为抓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研兴教,以教促研,研究过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一、研究缘起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关注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不知不觉中我从教也已经有13个年头了,也担任了13年的班主任,下面将我从教以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生,以爱育人    对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成功的原动力,我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爱,滋润了孩子,成就了事业,也升华了我自己。正是这份挚爱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事迹。课文《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了题旨。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先通过描写12岁的南非儿童恩科西的去世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感叹点明题意,再叙述恩科西的身世遭遇及其与艾滋病顽强抗争的精神,最后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一、观察导入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
非凡新春  在中国新年即将到来之际,CHloé推出了以猪年为主题的限量系列,特邀艺术家Rithika Merchant创作了洋溢着新春喜悦气息的艺术图案,印制于品牌代表性的手袋、运动鞋、成衣等单品之上。简约的花卉动物印花与藤蔓图腾传递了品牌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随性自然的风格,栩栩如生的形象别具生机与活力,与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格外契合。  本系列于2019年1月15日起正式發售。说古论今  在2 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低年级开始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逐渐对写话产生兴趣。而课标也同时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提出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以此来达到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能力”。但基于低年级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有限,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写话产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弄清普罗米修斯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哪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
记者:王校长,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前埔南区小学的基本情况。  王跞: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从创办伊始就按照高规格、高标准来配置。学校占地面积25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7583平方米。尤其是2008年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近3000万建成的前埔南区小学分校,不仅解决了周边儿童的入学问题,也为东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学校“外塑形象、内重质量,博中求精、精中见雅”,以理想的教育实
韩式妆容作为亚洲一支独具特色的流派,2 019年将有什么新的变化?我们来到首尔时装周的后台,一边看秀一边采访了HERA首席彩妆师JASON LEE,请他告诉我们最新的彩妆趋势。  摄影:曹雪峰 编辑:孔令一 CAROLINE KONG  活力色彩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大秀场抢眼的亮丽色彩,饱和度颇高的眼影、发色,甚至亮眼的帽子非常吸引眼球。而当眼影、头发都用了一样饱和度很高的色彩,嘴唇则不再用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