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听力障碍学生上体育课的愿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阳今年上一年级,他有重度听力障碍,必须借助助听器才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因为是先天性疾病,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都比同龄的学生要差一些。
  1.初“识”印象。开学初,小阳身上的助听器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助听器一边连接耳朵,一边固定在衣服上,长长的线,像极了一个“定时炸弹”,感觉这根线随时会被某个“熊孩子”扯掉。
  2.都是助听器惹的“祸”。新学期第一节体育课,我开始给学生们在走廊排队。我按颜色把全班分成了4个小组,并用相应颜色在每个学生的手上标记了序号。训练了几次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这个特殊的学生—-小阳。害怕损坏小阳身上的助听器,我决定让小阳回教室坐着。后来,小阳就再也没有出来上过体育课……
  3.“投诉”短信。周三午托时间,我突然收到两条短信。第一条短信:“魏老师,您好!我是小阳的爸爸,小阳生下来就是这样,孩子妈妈也走了。孩子身体有缺陷,肯定会给您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对此,我向您表示歉意,但是他作为一名学生,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权益。”我能看出,这是一条“投诉”短信。
  4.“我”的愿望。第二条短信:“魏老师,昨天小阳过生日,他告诉我:每次上体育课,都是我一个人在教室,我很无聊,也很害怕,我能隐约听到窗外操场上老师的哨子声,同学们的口号声和开心的笑声。我踮起脚,想看大家上体育课,可是,窗台太高,我看不到……爸爸,我想许个生日愿望,我希望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上体育课……”小阳爸爸的“投诉”短信,不仅是在向我讲述小阳的一些遭遇,也是在向我委婉地控诉孩子在体育课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为一名小学生,他应该享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而我作为他的体育老师,打着安全的“旗号”,把一个极度渴望上体育课、极度想和班上其他同学一起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拒之门外。于是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决定每一节体育课都带着小阳。在接下来一学期的体育课中,我对小阳能够区别对待,给他设定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教学目标,特地创编了适合于他的一些体育游戏,做到量体裁衣。还广泛开展与小阳“手牵手”“心连心”“小小保护伞”等系列体育教学活动,带领全班学生共同用爱心浇灌这朵待开的花。
  听力障碍的学生是有特殊需求的,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关爱的特殊群体。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保护残疾學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更多地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案例研析》栏目以“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团身滚动”为案例展开话题研讨,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擔任主持嘉宾,带领一线教师围绕“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展开讨论。在研讨过程中,参与话题研讨的教师结合案例与研讨,对“技术动作的认知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期呈现了有效实现学生自身身体性认知的教学方式等内容,以期引导体育教师掌握认知“知识”与“方法”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在进
一、刘飞的《提升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能力的“三大法宝”》文章中,通过自我体验法、同伴互助法、游戏娱乐法组织学生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和肩袖、腰腹肌肉力量,采用方法新颖、趣味的器械运动,不断提升学生练习的兴趣,刘老师的“三大法宝”映射出他的智慧结晶,折射出刘老师的教育功底,也投射出他的拳拳爱心,智慧集聚有一套,体育教学花满天。  引体向上是当今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是一部分男生的拦路虎,学生的上肢力量和综合素质
秋天到了,街上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出租车司机松井看到一个年轻男人站在林道桥上招手,就停车了。  “请问到什么地方去?”  “请照我说的开。”  咔,松井竖起计时器,驾着天蓝色的车子跑起来。  “过了那个邮筒往左转。”  “接下来,右。”  “再往左。”  “过了烟店往左。过了花店往右。”  照乘客说的,松井一会儿往左转,一会儿往右转,渐渐地,连自己都不知道开到什么地方了。  前面出现了一条细细的小路
在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尝试小学、初中、高中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单元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学、练、赛、用”合理地安排到每个学段中,为学生学习、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设计理念  中小学乒乓球专项课一体化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小学、初中、高中乒乓球教学一体化。不仅能够实现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对接,还能为学生乒乓球的综合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其基本理
模拟上课作为一种通用教研手段,从最开始的“试课”到后来的“试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30年的应用历史。模拟上课是指教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模拟课堂教学的过程。它是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由于模拟上课具有突出的教学实践性和典型的学理预设性,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师评职评优和各级各类教研交流活动中。模拟上课根据活动目的可分为研究性模拟上课、评价性模拟上课和评比
2019年3月2日—12日,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约600所高校超过3000名选手参加了第29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共派出84名运动员参加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冰球等8个大项、37个小项的比赛。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冬会开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来祝贺视频,希望参加大冬会的运动员们能够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大冬会举办期间的3月5日—7日,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办了第29届大冬会国
实施精准帮扶,可采用“双分”“双扶”“双评”策略,通过“A生”帮扶“B生”和“C生”、“B生”帮扶“C生”,来达到不同能力水平层次学生都能“吃饱”的目的。“A生”即能力较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生;“B生”即能力一般、能主动参与的学生;“C生”即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的学生。  一、双分:“ 近似分”与“差异分”,打造团队促合作  “双分”,即根据学生能力及项目特征的近似分组和差异分组。在实施“双分”帮
“叫停”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暂时停止学生学练的教学行为。“叫停”后及时进行指导、教育、展评、总结、警示等,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一、德育渗透“叫停”  体育除了育体的基本功能外,还要注重育人。当教学中教师发现德育的良机,要抓住时机“叫停”,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引起学生共鸣。如:比赛中,没有遵守比赛规则和要求而取胜,教师“叫停”,指出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现,取消所得名次,进行规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多项改革措施。《意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完善青少年體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等等。国家层面《意见》的出台,将会破
初冬时节,沐着暖暖冬阳,为进一步办好本刊“一线话题”栏目的“阳光操场”板块,为全国各校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栏目调研采访组(以下简称:调研组)在合肥经济开发区进行了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下简称:大课间)的专题调研。一路走来,调研组感受到了该区浓厚的大课间文化氛围,更感受到大课间在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调研过程中,随访了1位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1位省体育特级教师、9位学校校长、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