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制度的高中化学实验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作为偏理科一类,在教学中就必然避免不了实验。同时在高中化学中通过实验来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是很有帮助。因此相比传统教学书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倡导下的实验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潜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考制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117-01
  
   化学中的很多原理都是离不开实验的,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把化学教好,那么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实验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化学的相关原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同时,在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重,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化学学科的本位论。
  1.目前高中化学的现状
   虽然新课标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大多数高级中学在具体落实时都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压力下,许多高中化学教师都往往只会注重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往往更多的是忽视。其实大多数教师不愿让学生进行太多的实验操作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就是实验室操作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一不小心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很多教师基于这一方面的原因,往往一个学期只允许学生去实验室一两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读书生涯中的关键期,所以在目前我们应试为重的背景下,对于耗时费力的化学实验当然很难得到全面基本落实。加上很多高中学校实验室设备落后,所以在高考制度下提倡高中化学实验是很难达到理想目标的。
  2.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加强实验室建设
   高中学校应该要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相关仪器配备,从而才能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因为如果实验室设施不齐全,既不利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也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那么长此以往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将不会得到锻炼。化学教师就算把实验的结果告诉了学生,学生也只是知道这样一个答案,至于其中的原理学生如果没有真正去进行实验,那么学生是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的。这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学校应该要有一个长远的目光,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应该积极的建设完备的实验室。同时,并尽可能多的开放实验室,从而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会在实验室中对不懂的知识进行探索。那么学生在这样一个政策的引导下就能够很好的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能力,对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是受益无穷的。
   (2)加强实际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果化学教学离开了实验,那么这样的化学是没有灵魂的。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理论,那么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聊的,慢慢的学生对这些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也就缺乏了兴趣,甚至会讨厌化学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学与做中体会化学学习的奥妙,领悟其中的乐趣。从而让他们知道原来化学的学习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深奥抽象。因为很多知识原理,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个结论,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相反通过实验那么学生就可以自己弄懂它,明白原来其中是这样一个道理。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就不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化,反而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3)引导学生观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不能仅仅把每一次的实验当做任务来完成。而应该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不能过于随意,也不要很容易的就把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严格引导学生去观察、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去体会其中的原理,体会通过自己认真努力的观察获得答案的乐趣。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综合能力。
   (4)加强化学教学的实际操作性
   高中学校目前虽然普遍都倡导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很难真正把握整体的教学。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把先进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因此在很多时候就疏忽了對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要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并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并通过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进行化学的实践性操作时应该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作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具有趣味性的元素。这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培养。
  3.总结
   在不断改革的高考制度下,高中化学的实验也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提倡。因此,教师要注重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性,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同时,作为主体的学校也应该逐步完善学校实验设施,从而全面发展学生,体现学校教学寓教于乐的追求,从而让高中化学跳出传统模式的固化而换发出新的生机,以此更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佳佳,刘世巍.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以2018年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为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2]包海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探析[J].中国高新区,2018(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隨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适应时代的进步,要切实的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是需要在重视美术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就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做出研究讨论。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41-01  美术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美的感
摘 要:针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活动对其语言表达能力、识字写字能力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小学生专注力不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思想抛锚的现象,教师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有效应用绘本,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能够提高课程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绘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
摘要:“儿童绘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所以我们另辟蹊径,将其带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创造美与鉴赏美的能力,本文以“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应用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儿童绘本;应用策略  【中圖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164-0
摘 要:新课改环境下,各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做好阅读课设计能够有效保证阅读教学质量,因此,在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教师还需要将学习共同体与阅读课设计充分融合起来,保证阅读课设计效果。本文首先对学习共同体进行概述,然后探究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课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初中语文;阅读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语文属于所有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开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应用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引导。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从做中学"”,并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实践的副产品,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就要给学生增加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促使在经验中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行动导向法的内涵,既而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可以展开的先决条件,并探究了其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行动导向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STN基因在2、3、4月龄和12月龄海南黑山羊腿肌、腰肌和背肌组织中mRNA表达发育性变换规律,为揭示MsT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质的
为解决南方冬—春季牧草缺乏及能够合理利用南方稻草资源,对燕麦秸—稻草混合青贮样品设置了4个处理.结果表明,1号处理pH、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青贮饲料(P<0.05),4
论文以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为实例,通过制定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学校-基地-产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