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实施数学活动的意义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活动;有效性
  一、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A=20°,∠B=60°,AB=3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一个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夹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角边角”公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二、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多种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住教师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性质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全面清晰且牢固。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mm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mm,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会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地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得来的,而是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的,整个教学活动表现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三、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论证中,提高主动参与的机会,以便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启迪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了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把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
  如在进行“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我设置了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轻轻松松的学到了知识。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学生亲自参加实践,亲临其境地感受生活,要比教师重复讲解理解得更深刻,也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在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做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不仅可以听、说,而且可以看、做、想,眼、耳、口、手、脑都被调动起来,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受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的信息,更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快地上升理性认识;学生参加数学活动既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逐步渗透和培养他们“实践第一” 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毫不夸张地说,导课时的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大事。教者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而挖空心思地去创造出迷人的教学情境,然而,细细品味一些精心设计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是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设计研究院,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设计
结合《魏书》和《吊比干碑》碑文的相关记载进行分析,《吊比干碑》碑文撰写时间在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立碑时间应在陆琇担任司州大中正任上,不会晚于太和十九年分定姓族推
说明:温州博物馆编《温州博物馆建馆40周年纪念:文物与考古论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88年)、《温州研究集刊:温州文物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先后编辑有《温州
要做一个学生喜欢、学生崇拜的语文教师并不难。只要我们对语文、对学生怀着一颗热爱之心,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善于运用教学智慧,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智
8月29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了按照营业收入排名的2009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前500家榜单。“十一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大批民营大企业快速成长, On August 29, th
摘 要:相较于过去,高中生的文学名著阅读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家、校双方真正从行动上支持学生进行阅读了,文学名著阅读由以往松散无序的状态上升到了整齐规范的教学层面,学生的阅读点也已由粗浅的故事拓展深入到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思想内涵等诸多艺术层面。然而,在我们为这些积极变化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学生阅读能力“异化”的尴尬。  关键词:文学名著;阅读能力;异化  伴着新课改的春风,依托江苏新高考的引
三国时代是群雄荟萃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能从一介布衣到驰骋天下的英雄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作用不小。一、拜名师刻苦学艺,树立庞大的同学网。诸葛亮8岁丧母,11
遵照谯城区教研室《关于举办初中语文“同课异构”片区教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全区分八个片区利用4月13日、4月14日两天时间,同时进行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笔者作为
《简牍学研究》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第一辑出版于1997年,已公开出版五辑。现设有“简牍整理与考释”、“简牍语言文字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