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思的究竟是什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观看了语文公开课《长相思·山一程》。客观地说,这节课整体不错,教师教态自然,循循善诱,学生的参与积极,发言踊跃,课堂比较圆满。但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课上教师对这首词的处理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这节课上,教师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是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会思念些什么呢?”按说,这个问题本无可厚非,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活跃一下气氛,进行适当的补白。但是从课堂现场来看,学生的思路打开之后,回答的基本差不多,无非是思念家乡的老父亲正在家里干活、母亲正在寒冬时纺线织布,还有的说思念家里的老婆再给他做衣服等,教师就点头表示肯定。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教师这样的引导对吗?或者说这个问题设计得好吗?作为教师应该知道,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他的家境会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吗?学生对他的认识是否符合他的身份?是否切合他当时的心境?由此可见,学生的发言就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发,完全忽略了纳兰性德的身份。我认为脱离了这个实际,去展开所谓的畅想体验是不严谨的,如果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纯粹是多余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导的嫌疑。教师如果真的想让学生体会纳兰性德当时的心情,就应该对纳兰的身份进行必要的介绍,才会更加符合作者的心境,不至于让学生一出发就跑偏了。
  课上,教师一直在围绕着“思乡”进行教学,而且,一直以来很多人也都认为这首词是单纯写思念家乡的词,就因为它是“长相思”,词中有“聒碎乡心梦不成”。于是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就极力挖掘思乡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也好,说也罢,都是在反复体会纳兰的思乡。
  依我个人来看,作者思乡的情绪或许有,但似乎不是主要的,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全面地理解这首词,从作者的身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
  众所周知,纳兰性德出身名门,其父亲纳兰明珠是当朝大学士,彼时已经权倾朝野,是康熙皇帝眼前的红人。纳兰性德也是皇帝的一等侍卫,是很多青年羡慕的对象。而且纳兰性德这次出山海关也不是出征打仗,而是陪伴康熙皇帝去奉天祭祖,去向其祖先汇报云南已经平定。此去没有生命危险不说,同时这也是多年难遇的美差,是可以光宗耀祖的,是可以家传的资历美谈。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词了:即使山再高,水再远(山一程,水一程),但陪驾出巡的心志不改,依然“身向榆关那畔行”,白天行军无暇观景,夜晚宿营才有时间体会“千帐灯”的辉煌行营。不管风多高,不管雪多大(风一更,雪一更),即使夜深难寐,但是这种亲历在家乡是体验不到的,是普通人体验不到的,所以才有“故园无此声”的自豪,这种经历,这种体验,这份荣光,才是讓人终生难忘的。里面或许也有纳兰性德陪驾出巡的光荣,或许有建功立业的梦想,比起离开家那短暂的几十天,几个月,这才是真正值得的“长相思”。
  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古诗词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诗词意思的理解也要秉承“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教师要适当地无为,适度地点拨,不要一味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2011年版《語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强调,教师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从而让学生有自信、愿意说、乐意写。可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他们写话的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写话的教学策略。  一、欣赏图画,激发写话之趣  低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我根据这一
一  我们用半生洁白的汗珠在海边买了一座房子,建造花园,切割一方属于自己的星空,孕育精灵一样在海滩奔跑的孩子。   几朵晚饭花点燃家人的夜宴,靠冰砖灯的荧光照亮彼此,母亲说出了一种在她的餐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水果的名字,菠萝蜜——像是母亲的世界里解禁的一个咒语。   一个母亲有很多海的样子,胸怀博大,历经咸苦,总是俯下身子生活。   昔日,晒海带的母亲拖着布匹样的海带和霞光走出海,那时的海
摘要:大型商场特殊的结构特点、空间布局特征以及人流分布特点等都加大了火灾救援难度。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型商场、市场火灾特点以及补救措施。  关键词:大型商场;火灾特点;扑救措施  众所周知,大型商场是城市核心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流聚集区,大型商场建筑物内部结构复杂、空间规划繁琐,且人员流动频繁,同时,各种货物拥堵堆砌,商场个别区域存在密封空间,这些特殊的建筑结构特征都使得火灾事故具有特殊的特点。
小小说  春花又谢了流水。墨痕未散  东风所过,吹开了你半生的底色  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  依然是破墙、寒风和冷雨  你在熟悉的情节里与故人相遇  剔开所有的繁花,剔除枝节  章节相似的天空下  只见一枝草走过流水  依然是带着不屑于辩释的马匹  依然在炊烟里,入戏或者抽身  所过光影,持续敲打  一截石竹的硬骨  句号  冷风强悍。刀法足够狠  直接从夏切到冬。枝叶、藤蔓  只在风中长着传说。开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各种新媒体欣欣向荣,同时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契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特别是在昭通等偏远山区,新媒体不仅赋能广大农户技术知识,同时为带领农户脱贫致富带来新希望。本文以昭通天麻产业发展为例,从新媒体助力昭通天麻产业发展中的应用角度入手,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乡村特色产业的作用与不足,进而基于该案例实践从人才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创新等方面进行策略探析,对促进新媒体进一步助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阅读理解和表达实践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勾连的重要板块,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统编本教材十分关注学生阅读之后的练笔,课后习题中就设置了较大比例的练笔题目,这些题目从文本内容和情景中延伸而出,扩展开去。指导学生完成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紧扣以下
摘要: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消防工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消防工作中火灾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通过全面开展火灾调查工作,可以显著提升消防的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火灾调查的工作效率,要重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各项火灾调查工作高效率进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火灾调查工作中应用意义,随后探讨了具体的应用技术,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现代
宁 静  七只天鹅毫不犹豫扑入池塘  惊得八只野鸭一片喧哗  水的涟漪载着白云荡漾  不断延伸夏天的温柔  七下的天鹅和八上的野鸭  相互游戏一惊一乍  他们的叫声  整个池塘无动于衷  一枚蜻蜓在微波上若有所思  内心的感觉  似乎和七只天鹅八只野鸭  没有什么区别  点亮星星  草地上漫過羊群  白云跟随一只飞鸟  穿过远处的一棵树,那寂静的远处  几声牧羊犬的呼喊,雪山颤动  春天来了  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