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心灵深处的沙盘游戏疗法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格以及卡尔夫,都对中国文化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其心理学体系的最重要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沙盘游戏疗法,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中国人。由于中国人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倾向于内向和不善表达内心感受,这些人格特征使得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沙盘游戏这种非语言的治疗方式,含蓄地借助于沙盘游戏表达内心体验,为治疗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新途径。”
  在初读此段话时,作为《沙盘在青少年学生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中实用性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我很不理解,也很不以为然。它果真有着这样的治愈作用吗?带着些许疑惑,我又阅读了关于沙盘游戏疗法的理论著述,我对沙盘游戏疗法又有了深入一些的了解。
  沙盘游戏疗法是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尤其是他的无意识理论和他发明的积极想象技术。在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灵性与自性化的)发展。
  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近期,我一向健康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被我们送到了北京治疗。我的初始沙盘就是我去医院陪床回来没几天完成的。在这之前,看层目睹了一名沙盘制作者,当她在完成作品后与询师交流过程中,几度哽咽,甚至泪流满面。我,很是不太理解。沙盘真的像书中所说,能够撼动人的心灵吗?这样,我又有了一种愿望,我要做一个沙盘。
  我的初始沙盘制作:
  久久凝视着小小沙箱内平铺着的沙子,我的心中似乎有了一种愿望:高高的沙山下,有一条河流,那不就是我童年的记忆吗。主意一拿定,我立刻动手,毫不犹豫的用了大量的沙子堆出一座高高的沙丘,沙丘旁边开挖出一条湛蓝的河道。我的感觉很惬意。
  这一个多月来,因为在医院陪父亲,看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白色,白色那么刺痛我的心。我的目光在沙架上浏览着,啊!树,我要摆放上生机勃勃的大树,我毫不犹豫的把所有的大树、绿树都拿在手中。第一个摆上去的是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只可惜这样的绿树沙架上只有这两棵,我的心中略有遗憾,真想再现小时候经常去玩耍的那一片树林。那只好把手中的其他树木以这两棵大树为中心,摆放在周边。
  最近,总是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的种种趣事。大树下、小河边,有我和小伙伴们……于是,我又寻找到两个坐着交谈的人物,并将这两个人物放在小河边的沙坡上,他们肩并着肩,好似在窃窃私语……忽然间,我心中一片恍然,难过这就是“潜意识”中的自我吗?一时间,各种思绪涌上心头。是啊,我多么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自父亲生病以来,容不得我有一丝喘息,我还没有重新整理好自己的心态,进入工作和生活状态。看着沙盘上就这两个人物,似乎感觉他们太孤单了,我又拿起两个穿着暖色衣服的人物,把他们放在大树的下面,他们分别都面向在河边交谈的那两个中心人物。沙盘摆在这儿,我蓦然明白了,这几个月以来,我脱离了朋友、同事,不断往返于医院和家庭之间,我迷失了自己的生活。
  我凝视着亲自摆放的沙盘,总感觉这一条河把画面给隔成两部分了。我不喜欢,这让我无法忍受。我需要把这两部分连接在一起,考虑再三,我选择了一座桥。我认真的把桥摆放好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寻着童年的生活足迹,我摆放了一队骆驼和几只蜥蜴,还有一些灌木、植被。儿时的我啊,沙漠、驼队,甚至还有蜥蜴,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朋友。
  望着我的作品,一种强烈的眷恋之情,还有逝去的和即将失去的那种感受一起涌上心头。在向咨询师讲述我摆放的那两棵大树时,我一度哽咽了。我在忽然之间明白了,那是生命的象征,是寄予父亲身体康复的希望。在谈论到堆积这么大的沙丘的时候,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我最近也是“压力山大”呀!咨询师让我给沙盘作品起个名字,此时的沙盘展现的已不再是我摆沙盘时的初衷了,它不再是我童年的回忆,我最终给沙盘的命名是《心灵深处》。
  正如咨询师所讲,有的来访者做完第一次沙盘,得释缓一下情绪,得过一段时间,才能来做第二次沙盘。我就是这样,虽然我是作为研究者进入沙盘游戏室的,在无意识中慢慢的体验着自由和安全,内向和不善表达内心感受的我发觉自己原来是如此脆弱:害怕亲人的逝去、有强烈的孤独感﹑渴望理解与沟通。
  打开心灵的世界是需要勇气的,我不想再有内心被撕碎的感觉,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再没有走进沙盘游戏室。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再次看望了在病床上的父亲,并主动电话联系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同事、同学,当接通电话时,所有人无不例外的说:你父亲怎么样了?最近你一点消息也没有,我很担心你……
  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我的心灵深处是如此渴望被关爱、渴望被理解。
  我顿悟:原来在沙盘游戏治疗中,无意识的呈现是需要我用无意识来感受和体验,自性化的过程是需要自己慢慢感受的。
  我明白了荣格和卡尔夫说的那句话:由于中国人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倾向于内向和不善表达内心感受,这些人格特征使得中国人更易于接受沙盘游戏这种非语言的治疗方式,含蓄地借助于沙盘游戏表达内心体验。
  沙盘游戏感动着我,让我学会了感受,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慢慢的体验和感受,生活的多元性,无意识的丰富多彩,梦的放飞,现实中的包容无为,沙盘游戏的启迪,让我慢慢的体验了一点点。
  谢谢荣格、卡尔夫,谢谢我的辅导老师!
其他文献
利用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贴近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
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 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
创新思维是人脑运用与众不同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新联系,形成新结论,是对求知事物进行有创见的思索过程,是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核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指通过自己的智能去探究、发现和掌握他前所未知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中学教学中,通过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发展的空间。  1.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近几年随着生本课堂的推行,一部分教师本着“让学生占领讲台,教师退居幕后”的原则,打着“以生为本”的旗号,为自己的不作为找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去年,听了四川师范大学刘永康教授
摘要:原地正面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是河北省保定市连续五年体育中考自选项目之一。原地正面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技术总体上讲属于综合速度和力量的投掷项目。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要正确、快速地掌握原地正面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下面是我在多年的体育课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学习此项技术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的一些总结,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实心球 教学 方法 易犯错误  一、指导思想与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的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的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就说明了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性,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学习。那么,高中英语英语教学应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这样,作业就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写作业呢?  一、设计分层作业  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作业,供学生
摘要: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显得特别讲究艺术。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体现“互动”为音乐课堂所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摘 要:情感是教育的基石,离开了情感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注人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等,应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者关注的问题。只有培养学生丰富的积极情感并自觉克服消极心理,才能使学生充满热情地不辞劳苦,不畏困难地去攀登数学知识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