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籽繁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彩陶是史前人类营造在陶器上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开端。彩陶图案的构图法则,彩陶色彩的用色原理,彩陶所构建的艺术体系,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葫芦纹与网纹相结合的复合纹饰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典型纹饰,馆藏葫芦网纹彩陶构图生动,非常精美。
  关键词:葫芦网纹;精品彩陶;赏析
  优美绚丽的中国彩陶,在古代文化宝库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它所反映的精湛的艺术成就、极其珍贵的文化价值,在世界远古时期的彩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是彩陶的故乡,最早的彩陶诞生在甘肃,彩陶文化最灿烂的高峰期也在甘肃产生。马家窑文化彩陶是会宁县博物馆的特色藏品,该馆馆藏新石器时代文物2000余件,其中彩陶300多件,以马家窑文化类型为主。彩陶器型规整,胎体打磨光滑,彩绘纹饰繁缛,绘制手法精美,极具地方特色,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代表。下面对馆藏的几件葫芦网纹彩陶馆进行介绍和赏鉴。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柳叶纹双耳彩陶罐(图1、图2),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中期作品,屬国家一级文物,1975年出土于头寨子镇窼粒台遗址。器高30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29.5厘米,底径11厘米。侈口,口沿外翻,直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饰对称桥形双耳,口沿饰对称两小鸡冠鋬。
  该彩陶为泥质橙黄陶,陶质细腻,器表光滑。陶罐口内外均施彩,罐口内最下层一圈黑彩水波纹,水波纹上绘一圈黑红彩条带纹,最上层黑彩绘一圈锯齿纹。罐口外最上层绘一圈黑彩条带纹,再下为网格纹,中间一圈黑彩锯齿纹,锯齿向上,齿距较大,留白出橙黄陶体,犹如下垂的叶片。颈肩部结合处绘一圈锯齿纹,锯齿向上,较小。肩部至腹部,红彩条带勾绘出葫芦形状,葫芦下部圆润饱满,上部较小,已变体为罐形。葫芦内用黑彩细条带交叉斜绘成棱形网络纹,葫芦间用黑彩条带纹留白出柳叶纹,红彩葫芦与黑彩条带间点出黑色小锯齿,使葫芦更为明晰。最下一圈黑彩条带纹,耳部以下罐体三分之一部分未施彩,为橙黄陶体。因为原始社会的陶器通常是放在地面上使用的,尖底或像这种小平底大腹陶器一般应该置于地面挖出的浅坑中,以免倾斜歪倒,人们是从上方或斜上方的角度看陶器的。因此,智慧的彩陶先民也懂得惜墨如金,在接近器底的下腹部一般不需要施彩。而匠工构图布局,更着意于器体的上部和中部,努力追求俯视和斜平视的美感效果。
  平视该彩陶,硕大的葫芦两边是自然下垂的柳枝,静止的葫芦与飘摇的柳叶相互辉映,十分美观。俯视彩陶,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色彩更为艳丽。平视和俯视虽然摄取图案的神韵不同,但均美轮美奂。彩绘纹饰采用红、黑二彩相互配置,注意在繁艳的图案留出柳叶、棱格等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地,在不施笔处也能引发美感,以实显虚,密中求疏,极富艺术装饰效果。黑、红二彩与橘黄色陶底色相互映衬,三色交织,画面斑斓,绚丽多姿。图案设计严谨规范,笔触细致,一丝不苟,构图稳定却又蕴含流畅,动中有静,以静衬动。陶体造型似球体,硕圆饱满,气韵生动。饱满的器型与华美的纹饰结合得浑然一体,无懈可击。该彩陶庄重大方,雍容大气,气场非凡,如同一个贵妇人,衣着华丽而不娇艳,举止大度而不轻薄。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3),器残高14厘米,残口径6.2厘米,腹径18.5厘米,底6.5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罐口部已残,不知形状,残余为黑色条带纹。颈部与腹部结合部用黑彩绘四条圈条带纹,肩部与腹部罐体由六个葫芦分隔。红彩宽带勾绘葫芦轮廓,葫芦内添黑彩网络纹,纹线笔直,纤细流畅,这样在陶地上形成极其规整的黄色棱形方块。葫芦轮廓外为竖型黑色锯齿纹,中间一两边带齿黑色锯齿纹,三条锯齿相互交错留白出两条黄色折线纹。最下一层黑色宽带纹。腹部饰对称环形耳。该彩陶陶质非常细腻,器形小巧玲珑,笔触十分精细,是葫芦纹中少见的精品。如果说前面介绍的那件彩陶罐是大家闺秀的话,这件六扇屏的葫产网纹彩陶罐就是小家碧玉。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4),器高28厘米,口径14.5厘米,腹径30.5厘米,底径10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敞口口沿内有彩,最下一层黑色点纹,犹如正在游走的小蝌蚪,再上一圈黑彩条带纹,上沿点出锯齿。外口沿一圈折线纹,颈肩结合处一圈黑色条带纹与肩部锯齿纹相结,葫芦纹也用红彩勾出轮廓,内填网纹,网纹至中腹部呈孤线形,外左右两侧为黑彩锯齿纹,锯齿朝向葫芦。两葫芦剩余的空白处用黑彩锯齿纹填充,短齿向上,留白出六层橘黄色叶片纹。最下一层为黑彩宽带纹。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5),器高28厘米,口径14厘米,腹径31.5厘米,底12.3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泥质橙黄陶,侈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饰对称双耳,施黑红彩。口沿内外均饰一圈垂弧纹,颈腹结合处为红彩条带纹,再下为黑彩条带纹,黑色带纹向上突出锯齿,与红色条带纹分隔。腹部红彩勾勒出4个半椭圆形葫芦形状,葫芦内黑彩向外挑出锯齿,与红彩分割,内部减地出橙黄色五片三层柳叶纹,其余部分均由斜线网格纹填充。下腹部绘一圈黑彩宽带纹,宽带纹下以一圈黑彩垂弧纹结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网格纹双耳彩陶罐(图6),器残高24.5厘米,残口径12厘米,底12厘米,会宁县头寨子镇牛门洞遗址出土。泥质红陶,肩以上缺失,溜肩,鼓腹,小平底。腹部饰对称双环耳,施黑红彩。腹部葫芦变为近似圆形,红彩勾绘出葫芦形状,内绘网格纹,葫芦外施黑彩,锯齿四大圆圈纹,圈内填绘细线网格纹。
  葫芦壳是最早被先民作为盛水和食物的容器使用的植物壳之一。葫芦的长期使用直接影响到后来陶器的产生,最初陶器的造型也大多以葫芦为主要形象。因此,甲骨文中的“壶”字酷似葫芦的造型。从人类的始祖开始,人们便怀抱着生存繁衍的本能理想来到这个世界,他们认为生殖繁衍神秘而神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生存竞争中,人类希望自己的氏族能繁殖兴旺,虔诚地崇拜生育之神,生殖崇拜作为人类的普遍信仰被保留下来。葫芦生长茂盛,成熟的葫芦里籽粒众多,葫芦壳能盛装水和食物,原始先民在精神上敬畏那种具备多种本领的种物,于是他们就模仿它、崇拜它,希望获得与它一样的能力,这样,原始先民既在精神上有了战胜灾难的勇气,又满足本氏族子孙如葫芦籽粒众多、吉祥顺畅的愿望。于是他们把葫芦作为精神寄托,艺术化地描绘在彩陶上,表达他们祈求多子多孙的愿望。先民在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绘制中,广泛使用葫芦纹,并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典型纹饰之一。葫芦纹一般和网格纹,柳叶纹、棱格纹相互配合使用,一般由四组或六组葫芦组成,相互对称,葫芦口一般向上,个别的向下。葫芦网纹大多数用黑、红复彩绘制,葫芦之间用锯齿纹或其他几何纹分隔。早期的葫芦形束腰不明显,中间两侧微内收,到中期葫芦形的下半部逐渐变大,晚期的葫芦形束腰明显,下部的圆形变得更大。
  在新石器时代,先民把常见的动植物艺术化、抽象化,表现出先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更表达出他们精神层面上的信仰、崇拜,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体现。像这几件彩陶,首先在陶器圆形表面一周构成一条封闭的纹饰带,在一个纹饰带中使用一个葫芦纹饰或一个葫芦纹和柳叶纹等其他纹饰结合的基本图案,进行平均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二方连续图案,循环往复,无首无尾,无始无终。原始先民把圆形陶器作为他们展示艺术才华的主要天地,他们在有限的空间表述一种无限的理念。彩陶的各种纹饰以及这种轮回和永续不断旋构图形式,无不表达着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更表达着对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一件件彩陶,是我们的祖先对自然人生的留恋和思考,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追求。一件件彩陶,都潜藏着难以言表的风雨沧桑,蕴含着人类生命延续中的智慧和创造。彩陶无论是题材上象形寓意,还是造型上谋篇布局,对后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美学艺术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10月15日下午,全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座谈会在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指示要求为指导,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科技强军和‘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等方面内容,大力加强国防文化和军事文化氛围营造,着力提升我省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品质,推动新时代江苏全民国防教育創新发展,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10月7日发布的声明,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10月2日下午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国際水域潜航时撞到一不明物体,造成潜艇颠簸,潜艇上人员受到擦伤,但并无严重伤情,潜艇的核动力装置也没有受到影响,仍在正常运行。  “康涅狄格”号(SSN-22)核潜艇于1997年下水,1998年开始服役。艇长107.6米,宽12.2米,水上排水量7568吨,水下排水量9142吨,潜深610米,水下
开展国防教育,建设强大国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更是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党委政府要“挂帅”。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纳入双拥模范城评选和文明城市创建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要把国防教育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党委书记要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要有专人负责。要把国防教育列为
“这几天一直下雨,路滑,不好骑三轮车去镇上买,眼看药吃完了,正在发愁,今天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小张就买好药并给我送来了,心里感觉暖暖的。”近日,雨过天晴,泗洪县龙集镇勒东村85岁的残疾军人陈进年在家门口和邻居聊天时兴奋地说。  泗洪县有重点优抚对象8000余人,其中高龄、重度残疾、空巢等特殊优抚对象接近5%,他们身体机能较弱、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针对夏季气温高、雷雨多、风力大、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实际情
作为海属地区红色革命的摇篮,连云港市海州区历来有着光荣的双拥历史。进入新时代,海州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继承发扬鱼水情深、相濡以沫的光荣传统,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党委统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精准发力”的双拥工作新格局,谱写了一部新时代双拥新曲。  党委统领、上下联动,把双拥工作摆到位
我认出了往昔。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错位,又像是一个巨大的断裂。因为《蓝牙》的故事明明是发生在以“艳遇”为代名词的丽江,关键词明明是当下最先进的无线连接设备“蓝牙”,所涉及的又是中年男女在陌生之地那一缕撩人的暧昧,我却偏偏读出了发生在上世纪末的诸多场景:盛大夏日里的青涩稚拙,暗黑隧道里的落泪摸索,莉香明亮的笑容给予了我们受益无穷的爱情教育,南方媒体帝国的高光时刻唤醒了我们的理想和豪情……所有这一切
《题字的父亲》是谈骁书写父亲的一篇散文,在文章的起笔,谈骁大致勾勒出父亲大半生的生活轨迹:高中文凭,当过民办教师,种过庄稼,在许多大城市打过工……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生经历,与新世纪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并没有过多的区别。在谈骁客观的陈述中,“长势好的庄稼总是在别人田里”,这句略带调侃意味的话传递出父子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尽管父亲的一生辗转多地谋生,但他始终带着几支毛笔,写字的习惯依旧没有放弃,写
对照而言,周瑟瑟“寓言”式的写作,至少那些带有栗山影像的“寓言”式写作,明显带着诗人的匠心。这些写作无疑有一种对肉体和精神进行安顿的意识,透露着诗人对于故乡的隐秘情怀。然而,从诗人的另一些表达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写作的另一种生成机制,那就是“悟”——顿悟,或曰妙悟。顿悟与妙悟,本是禅宗的法宝。这是人体验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需要个体自己亲身的感受和直观领会。这种感受和领会置身于日常生活之中,主要经由普
于怀岸,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被誉为“文学湘军五少将”之一。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民族文学》《花城》《上海文学》《江南》等众多文学期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近百部(篇)。曾获湖南青年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民族文学》年度奖等奖项。已出版长篇小说《巫师简史》等。小说集《一粒子弹有多重》《一座山有多高》《想去南方》《骨肉》《火车,火车
内容摘要:曹雪芹在他的鸿篇巨制《红楼梦》中书写了众多女性的悲剧命运,而红楼二尤则是组成这部大悲剧的一个小悲剧。曹翁对分写“二尤”思想性格的对垒,总写“二尤”短暂且悲惨的人生,向封建礼教社会发出强有力的控诉,而曹翁将时代的悲剧融入到个体当中,则更加凸显出其内在深刻的悲剧性。   关键词:《红楼梦》 尤氏姐妹 悲剧   尤氏姐妹在《红楼梦》中并不是主要人物,但是她俩的悲剧命运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与怜悯